APP下载

含章蕴藻,简古清奇(评论)

2018-06-08储劲松

安徽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简文字文本

储劲松

窗前一盆石菖蒲,风貌萧疏,叶奇香,含章蕴藻,有简古清奇之姿。人间碌碌,石菖蒲或可寄意;人间碌碌,读好文章如对可意人。菖蒲是嘉草,竹峰的《竹简精神》是佳文,朝夕有此二物相伴,得岩烟岫云供养,自以为衣貌行止如散仙。

竹峰的文章,读得很早,也读得很多,这是我和他的缘分,也是我的福气。在竹秀于林之前,竹叶初展竹箨尚鲜之时,我即知其文章前程不可限量。因他敬畏文章如祭山川鬼神,虔诚读书写作如信徒转山朝圣,年轻,勤苦,又极颖悟,我见青山多妩媚,文曲星自然不负之。史传评人,常言某某“年少岐嶷”,克岐克嶷,竹峰之谓也。

与竹峰过从十余年,我山居乡野徒然老大,少年意气消磨尽,唯有一点文心痴痴未改。竹峰目览群书脚走天涯,吐纳英华文采俊发,文章精进若白虹吸水,眉宇胸次文字间渐有方家气象。五年前他出版《衣饭书》,我在一篇评论中这样写道:“竹峰的散文,七年前读,娇嫩如初花;三年前读,枝叶已葳蕤;今日再读,铜绿斑斑也。”我长竹峰十岁,竹峰文章长我十岁,有二十年落差,我愿以师友之礼事之。

十余年情谊淡如一杯茶,所谈无非文章,无非文章之道。竹峰写中国文章,对中国文章之道颇有见地。数年前他初谈中国文章时,我并不以为然,以为是侈谈浮谈,中国文人哪个不是写中国文章,稍有成就者哪个不懂一点文章之道?及至他捧出《空杯集》《衣饭书》《墨团花册》《豆绿与美人霁》《民国的腔调》《不知味集》《旧味》《闲饮茶》诸种有鲜明中国味道、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著作,俨然文阵雄师,方知竹峰胸臆层次历历如丘山,早慧早悟。

竹峰的文章,已经形成独特的文本。这种文本,我以为可以用“含章蕴藻,简古清奇”八字概之。其文字简练古雅,骨相清奇,得中国文章也即所谓的中国古典文学滋养甚多,有自主强烈的文本意识。其文章质地、腠理、思致、风神则如水墨山水画册,藻思翩然,风流蕴藉,含章可贞。两年前他获第三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授奖辞为:“胡竹峰的散文大题小作,古雅成趣,文脉纯正,笔墨简练。浸淫于古却不泥古,洞明世事亦不佯狂。写人记物灵动洒脱,谈文论艺明心见性。看似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实则一唱三叹,意在言外,字里行间透出一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逍遥与高妙。中国文章呼唤中国精神,胡竹峰以他的文字,秉承了这一精神。”这一评价可谓知言。我还以为,竹峰身居闹市,作的却是高士文章;身在当代,心却与古人同游。

《竹简精神》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文本风格。读其文,行行复行行,如在秋山秋水中,心間旷达放逸,无尘,无俗念,无烟火气,但有真气、元气、南华秋水气。这一系列文章竹峰陆续写了好几年,我也依次读了一半以上。一片石,一峰山,一角寺,一瞬意念,一通碑版,一卷冰雪文,都是人生逆旅中,不经意拾起来记下来的。零碎看,有妙语而已,有性情而已,有味道而已。收拢一起,则有编珠缀玉之效,微小芥子容纳须弥之山,如万岳朝宗,归向文本,以竹简的至古至简精神,以散淡的水墨字迹,写就胡氏特色的中国文章。其风雅玲珑如此。

所谓竹简精神,竹峰是这样阐述的:“文章写太长,铺张过度,未免浪费,浪费文字。有人说文字是肉做的,那写作更要减肥,以瘦为荣,见到肌肉为美,现出骨相为美。该写的少写点,不该写的不写,差不多就是竹简精神。好的文字如刀刻,快刃而下,锋力自如。好的作家如刀客,心狠手辣,绝不废话。”心狠手辣,绝不废话,其果毅决绝又如此。

在与竹峰的一次闲谈中,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一座山峰,上面种着一片萧竹,上空一块古月朗照,月下一湾河水泠泠而淌,这是胡竹峰的家乡,也是胡竹峰的文章。写中国文章,无非得经子史集之肉、骨、神,竹峰已得肉得骨,神也有几分相肖了,假以时日,当竹叶苍苍。

壮岁之后,知道人生如朝露,去日何其多,不欲再在阅读上浪费时光,所读的书,多是秦汉魏晋,越古越妙,今人的书和文章,除非名篇力作,除非友人佳作,很少再读。竹峰的文章,我则篇篇爱读的,既有知己情谊在,更因为他敬文字如神灵,他的写作是生命的交换,字字是命。虽然不可能篇篇是雄文佳作,至少也是至情至性。偶有不佳之处,取弟子不必不如师之义,我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我写的文章,大多也在第一时间发给他批评,对于平庸之文破绽之处,他的指摘是锋利的,偶有得意者,他也不吝嘉美之辞。他是清高的,直率的,可爱的,也是谦逊的。写作之路蜀道难,人生之旅大风歌,得良友如此,是上天的赐予和奖赏,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竹峰有才,有气象,有板桥竹之风神。我愿与竹峰兄相携,竹杖芒鞋,披星戴月,兀兀穷年不管老之将至,同游版图上以及书籍中的中国山水,同写有中国风格中国味道中国精神的中国文章。

猜你喜欢

竹简文字文本
竹简和毛笔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竹简倒水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竹简十八罗汉图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