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区居家养老住宅改造

2018-06-07张洁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老龄化

张洁

摘 要:我国已经趋于老年化发展,并且正在以规模化的进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化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家庭成员内部结构在年龄高层化等。特别是进入到当前新时代,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老年人各方面需求。许多建筑商对小区进行养老住宅改造,以满足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性和独立性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居家养老住宅改造的趋势,对居家养老住宅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家养老型住宅的现状,以及居家养老型住宅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多层住宅适老性改造设计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住房改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SJD760092]

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家庭的结构逐渐在发生着变化,子女和老年人对于养老模式都在寻求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是现代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老人在自己的家里居住,在小区当中会提供相应的机构,比如说康复中心、医疗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这些机构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于生活的需求。新型养老模式使许多老年人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充分利用家里的资源来进行养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子女的负担。

一、居家养老住宅改造的趋势

大多数老年人在居住地方的活动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对居住环境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对小区居家养老住宅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住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老年人会过度依赖于自己的子女,对居住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对插座的高度进行合理设置,地面整体要铺设防滑地板,提高老年人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对小区居住养老住宅进行改造时,一定要注重老年人对于独立性的要求,保障社区各个服务机构的健全,为老年人建设锻炼身体的场所,确保老年人可以安全使用这些健身器材。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在逐渐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小区居家养老住宅的改造,一定要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住房的舒适性要求。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证实,在色彩明亮的环境中生活可以减缓人在社会当中的压力,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色彩明亮的居住环境可以减少他们对于生活的孤独感觉。

二、居家养老住宅改造的必要性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住宅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考虑孩子未来的上学需求以及自身的上班地点,很少以长远的眼光来考虑所购买的房子是否适合自身未来居住。社会呈现老年化发展,现有消费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或者是由老年人的家庭,他们的购房需求融入了老年人的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对现有小区居家养老住宅进行整体改造,同时这也是住宅需要改造的必然趋势。以往的消费者大多数都不会考虑住宅是否带电梯,也不会仔细地去区分坐式马桶和蹲式便池的区别,因为年轻人和老年人所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是现在的消费者大多数都会考虑这些问题。国外许多国家都先于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些国家对住宅会提前进行相应的设计,以长远的眼光去考虑居住者在不同年龄的各种需求,将这些需求在建设之初就进行了完善。小区居家养老住宅会适应不同年纪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这种模式的养老住宅也是满足居家养老的条件之一,在新型养老住宅模式的居住环境当中,老年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独立的生活。小区当中会提供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可以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社区服务当中还会有一些志愿者服务,经常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帮助。小区应该建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为一些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服务,对于能够正常自立生活的老年人不需要包办相关的服务,否则对老年人的身体各个机能有一定的影响。对小区居家养老住宅进行改造时,选择适合的面积进行整体改造,提高老年人在自己生活时独立自主的能力。安全度和舒适度高的住房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这也是对现有住宅进行养老住宅改造的必要性。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家养老型住宅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快速向前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人口结构当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比较大,并且這种趋势在逐年递增。对老年人的住房意愿进行分析,居家养老是政府大力所倡导的一种养老方式,与此同时也是大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性政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财政的支出,以往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老年人相关的养老机构或者是项目上,在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上面临着非常大的财政压力。倡导居家养老模式,既能够让老年人按照自身的生活习惯,居住在原来的生活空间当中,同时也降低了政府在养老财政当中的财政支出。

四、居家养老型住宅存在的问题

对居家养老住宅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老年人各方面需求设置的比较丰富甚至是过度设置,提高了居家养老型住宅整体的成本,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真实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小区当中设置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相关服务体系进行了完善和设计,设置健身场馆以及小区棋牌室,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是这些所有的设计没有从老年人的实际收入出发,提高了养老型住宅整体的房屋成本,最终导致老年人住宅市场整体需求比较冷淡。分析居家养老住宅整个市场的实践数据,发现许多开发商在对住宅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老年人的一些需求进行了延伸,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居家养老住宅的建设成本。许多开发商会在地段极佳的位置建设高档的老年人花园洋房,完全满足不了老年群体对于晚年生活的需求,过于奢华的设备以及住宅给老年人带来不了舒适的感觉。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来改善市场机制当中一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导投资商开发中低档老年群体的住宅,使各个收入阶段的老年人都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

五、多层住宅的适老改造设计

多层住宅适老改造可以说是我国所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国外一些相对发达国家已经较早地进入到老年化社会,因此,设计家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居家养老的必要需求。在住宅建筑设计之中,只有使老年人能够自由自在地独立生活,才是理想的住宅设计。

(一)与社区服务网络相配合型

居家养老型住宅应该和社区服务网络相配合,设置老年人专属活动中心,老年人可以在其中跳舞,绘画,练习书法,做手工。同时社区服务机构也可以组建跳舞等业余爱好兴趣活动,团队之间可以进行比赛对抗,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娱乐的需求。社区服务当中设置医疗保健中心,为老年人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服务机构当中设置上门服务中心,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设置心理疏导咨询师,解决老年人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二)功能型设计

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居家养老住宅方面的建筑材料一定要伤害性低的材料,确保老年人在居住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老年人居家时间比较长,用电以及用水量会增加,老年人普遍比较精打细算,建筑商可以引用国外先进的节能设计。太阳电池模板安装在房顶,和当地的公共电网进行连接,发电方式和太阳能进行结合,安装蓄水池收集雨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之后可以用来冲厕所。住宅内可以安装紧急报警系统,当老年人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即报警,社区的服务机构会派出相应的人员。在住宅周围应该有药店、洗衣店、商场、公园、图书馆和超市,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各种需求,充分地感受到居家养老住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三)住宅设备设计

传统老式的楼房六层以下没有安装电梯,小区居家养老住宅应该安装电梯,许多老人腿脚不方便需要借助轮椅进行移动,所以养老住宅必须安装电梯。即使是可以自由移动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在走动的过程当中多有不便,电梯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再加之现有小区大多数所建楼层比较高,更需要安装电梯方便老年人活动。在单元门口安装坡道方便轮椅通行,加宽单元的大门以及房间门的宽度,方便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活动,降低门的把手以及猫眼的高度,方便乘坐轮椅的老年人。对于卫生间的地板应该设置防滑地板,防止老年人在沐浴之后滑倒,养老住宅最好采用坐式马桶,并且在马桶旁边增设扶手,便于老年人起身或者是坐下。对于厨房的设置也应该安装防滑地板,对洗涤池的高度进行适当的降低,设置乘坐轮椅老年人方便做饭的地方。

(四)应急呼叫装置

养老住宅在浴室或者是厕所设置应急呼叫中心,便于老年人在危险的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防止老年人在居住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对于卧室颜色的设置,最好是选择色彩明快的颜色,可以带给老年人心情愉悦的感受,考虑老年人孤独感的消极心理。对小区居家养老住宅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选择隔音效果比较好的材料,人喜欢清静并且睡眠质量比较差,休息的时候不希望被人打扰,在电梯内可以放置折叠的椅子,便于老年人在乘坐电梯时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

六、结语

我国已经趋于老年化發展,许多家庭的结构逐渐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充分利用家里的资源来进行养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子女的负担。对小区居住养老住宅进行改造时,要充分地满足老年人对住房的舒适性要求,以长远的眼光去考虑居住者在不同年龄的各种需求。对居家养老住宅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当中,考虑到老年人真实的经济承受能力,对相关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和设计,大幅度降低居家养老住宅的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庆顺,付琳琳.居家养老型住宅改造与设计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02).

[2]袁彦鹏.从单位到社区:城镇退休职工养老模式的历史变迁[J].中国社会保障,2004,(12).

[3]张永忠,李翌萱.浅析农民工流动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4]王洪宇.江苏农村已经逐渐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C].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2011.

[5]何雨.社区居家养老:潜力巨大的养老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居家养老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