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分析

2018-06-06孙丽

科技资讯 2018年3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市场需求人才需求

孙丽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家迎来了发展时机,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中职物流专业主要是为物流公司培养专业的物理管理人才,在市场需求背景下,只有对物流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才能促使中职院校培养出更加全面的物流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同时阐述了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最后总结了市场需求导向下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市场需求 中职 物流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现状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177-02

在市场需求背景下,中职院校必须要对变物流专业教学实施改革,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创新型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物流专业教学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着物流专业教学质量。

1 当前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从事物流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当前的物流企业中,其人才结构主要划分为三类,包括上、中、下。上层工作人员的要求最高,不仅要求其掌握熟练地物流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物流经营水平,能够熟悉物流规划、物流设计、物流管理工作,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层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运作管理。下层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运输,这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

同西方国家相比较,由于我国的物流也发展较晚,导致中层、高层中国人员的物流人才供应不足。例如,报检工作人员、代办工作人员、进口操作工作人员等,同时对客服人员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2 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现状

2.1 课程结构松散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比较晚,物流专业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结构还不够完善。虽说开设了物流基础学、成本管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采购等课程,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无法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

2.2 教学方式单一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能熟練掌握物流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虽说大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方式。由于物流本身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中职院校应该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具备物流管理工作能力。

2.3 师资队伍薄弱

物流作为新兴的学科,教师对物流专业的各项课程还不够熟悉,未能明确重难点知识,进而无法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从事物流专业的教师均是应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中职院校开展工作,虽说这些毕业生态度端正,恪尽职守,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低迷。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加强物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而全面提升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

3 市场需求导向下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困境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市场需求导向下,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教学方式、实践操作、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改革措施主要如下。

3.1 编制合理的课程

由于中职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导致教学与实际需求脱离轨道,这也是影响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中职院校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编排物理专业课程,以物理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实现各项物流知识的融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当前的时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物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上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还应该结合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及时关注市场人才需求模式、素质要求等,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增加实践课程与综合课程数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3.2 制定多样化学习方式

随着信息化社会、知识竞争的不断加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改革,首先应该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教学。通过改革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坚持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强化物流管理专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将单一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创造性、合作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合理应用所学的知识,掌握物流的基本包装方式、运输技能等,及时了解国外先进的物流经营方式、管理方式、运作方式。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巩固自身的知识结构,开展物流规划设计工作。掌握运转物流服务贸易活动,借助计算机落实物流企业的预算成本,结合市场的需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扩展物流经营项目。

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自身的物流知识结构,掌握物流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物流管理意识。中职院校还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效果,强化教师的国际贸易交流意识,设立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稳定开展。

3.3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平台,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掌握适时原则、适质原则、适量原则、适价原则、适地原则。其中适时原则指的是在物质运输的到货时间,如果到货时间过早将会延长储存时间、增加库存费用、为物流企业造成隐形成本,若是到货时间晚,将会增加运输成本。适质原则是将物质管理服务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整体上考虑成本因素、促使你综合成本打造最优化。适量原则指的是物流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管理与经营项目之间的矛盾体。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熟悉物流经营与决策工作,了解物流贸易管理工作,进而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英语水平与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进而确保在工作中能够借助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权益。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职物流教育工作中,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够全面提升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以物流专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专职教师培养计划,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进而更好地开展中职物流专业教育工作。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只有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才能够提升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中职物流专业更好的开展教学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华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6,10(36):325-326.

[2] 冯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8(9):106-107.

[3] 叶丽青.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职业,2013,11(14):113-114.

[4] 王东波.论中职物流专业职业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1,30(9):221-224.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市场需求人才需求
A Private Practice
数读
2018年一季度中国理财市场需求潜力地区排名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面向市场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