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理念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6-06罗淑萍

当代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急诊科柔性理念

罗淑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及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一点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尤为突出。急诊科患者一般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属情绪较为激动,急诊科护理管理较为复杂[1]。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遵循被管理者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非强制性地将组织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2]。本院急诊科自2016年8月实施柔性管理并展开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急诊科自2016年8月起实施柔性管理,选取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节点区分为实施前及实施后,实施前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实施后采取柔性管理模式。17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7.45±3.18)岁,工作年限3年~18年,平均年限(7.35±2.23)年,文化程度:本科2人、大专12人、中专3人,护理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及护士9名,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无变动,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排岗制定、检查监督、转运患者、药物补给、遵循医嘱及急诊科内务工作管理制度等;

(2)实施后采取柔性管理:①建立柔性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小组执行组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小组督查员,其余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②学习柔性管理理念:柔性管理护理小组每周组织一次会议,主要普及柔性管理理念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管理优势等,使所有成员充分理解柔性管理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度及凝聚力;③关注尊重护理人员:急诊科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处理危重患者时往往需要相当的默契度,这样才能提高病患抢救的成功率[3]。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组织聚会、郊游等,缓解护理人员平日工作压力,增强科室人员凝聚力;排班时注重新老护理人员之间的搭配,实现以老带新,注重轮换,确保每名护理人员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最好的精神状态面临护理工作;④构建柔性管理氛围:在柔性管理模式下,被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平等相处,在上级向下级提出管理方案后,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可提出建议,协同优化管理方案,增强管理方案的可实施性;⑤柔性管理理念的实施:柔性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氛围发挥到管理中,不将护理人员视为工作机器,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根据每个护理人员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实际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及柔性干预;⑥改革奖惩制度:在柔性管理模式下,以表扬为主,建立更多的奖励机制以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护理工作展开较差或服务态度问题较大的人,给予口头批评并要求整改,对于危急患者生命安全的事故,应酌情扣发绩效。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考核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评价标准 ①护理综合考核评分:采取本院自制的专业理论及技能知识考核,总分为100分,由同一个上级医生进行改卷并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平均得分;②SDS及SAS评分量表[5]:采取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症状越严重,SDS量表以50分为抑郁标准得分,SAS量表以53分为焦虑标准得分;③护理满意得分采取自制问卷调查,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设有5个选项,分别对应1~5分,满分100分,本次两组分别发放20份问卷,分别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得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考核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SDS得分及SAS得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具有工作强度大、患者病情复杂等特点,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刚性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在面对高强度工作的压力下,往往存在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护理工作中也容易畏手畏脚。刚性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与上级医生及病患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6]。

表1 两组患者管理效果比较(x±s)

急诊科护理管理采取柔性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时刻体现人文主义,能有效解决教条式的制度带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将柔性管理理念与急诊科护理工作充分融合,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制度,有效缓解了日常工作带给护理人员的压力及疲倦[7]。有研究表明,柔性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能够较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升,确保了护理质量[8]。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柔性管理后,护理工作人员护理综合考核评分达到(95.14±4.28)分,患者护理满意得分(95.34±3.13)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说明实施柔性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岗位认同感,提高护理工作能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SDS(40.56±2.67)分及SAS(36.11±2.12)分,得分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说明柔性管理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舒缓急诊科护理工作带给护理人员的紧张程度。同时在柔性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对待上级医生、病患及其家属服务态度上明显提高,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实施柔性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1] 胡德英,刘义兰,许娟,等.护士对医院护理柔性管理评价的实证研究[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23(1):16-18.

[2] 陈玉杰,陈伟连.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新中医,2017,49(6):135-137.

[3] 潘桂柏.柔性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6):857-858.

[4] 王芝,姜梅.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13-314.

[5] 胡莉娟.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86-187.

[6] 杨文娟,王群.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6(8):117-118.

[7] 徐小燕,陈岚,郑寒,等.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67-68.

[8] 梁雅玲.柔性管理理念对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3(33):3394-3396.

猜你喜欢

急诊科柔性理念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