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芨生肌膏对肛肠病术后创面HSP70基因表达的临床观察

2018-06-06杨斌

当代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肌膏肛肠病白芨

杨斌

肛肠直肠病是指肛门直肠有关的一系列疾病[1],常见的有痔、肛裂、肛瘘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但由于术野易受粪便污染,故手术创面完全开放,以二期愈合的方式愈合。手术创面部位比较特殊,创面愈合难度较大,愈合时间较普通手术切口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目前,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是一种理论的推断,缺乏有力的研究证据。部分学者研究发现[2]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创面愈合密切相关。HSP70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以绑定抗原肽和转运到抗原递呈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方式,形成了免疫应答,进而激发创面皮肤愈合。本院肛肠科白芨生肌膏纱条换药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但缺乏有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术后创面组织HSP70表达量的观察,客观评价白芨生肌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主要来源于本院术后的住院患者,共收集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54.2±3.7)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2.6±4.8)个月。痔瘘类型:混合痔6例、肛瘘4例、外痔4例、内痔3例、血栓痔2例、肛裂1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56.2±4.1)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3.7±3.6)个月。痔瘘类型:混合痔5例、肛瘘5例、外痔3例、内痔4例、血栓痔2例、肛裂1例。所有患者参照[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得到确诊。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①手术切口分类属于III类(污染)切口;②近5 d内未用过相关外用药物;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研究治疗方案。排除以下患者:①伴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贫血、尿毒症、黄疸及微量元素缺乏症;②不能坚持治疗者,不能判断疗效者;③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1.2.1 白芨生肌膏的制作 按方(白芨50 g、生黄芪30 g、川芎10 g、生地榆30 g、五倍子30 g、丹参30 g、血竭10 g)将各药均匀混合研成细粉。药粉经过100目筛筛选1次,浸泡在1 000 g芝麻油里放置3 d。将芝麻油用文火加热,使药粉呈棕褐色,双层纱布过滤去除渣质;待油温降至50~60℃时,掺入蜂胶,全部搅拌均匀,完成白芨生肌膏的制作过程。

1.2.2 治疗组 手术后第1天大便后使用白芨生肌膏创面换药,每次换药前均常规消毒,用白芨生肌膏制成的纱条填塞创面基底部,每天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

1.2.3 对照组 手术后第1天大便后使用马应龙龙珠软膏制成的纱条填塞创面基底,每天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

1.3 疗效指标检测

1.3.1 取材及病理学观察 选取术后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的创面组织标本。取患者术后治疗前第1天、术后第3、7天创面口组织,盛入病理学检测专用epp管中,迅速放入液氮罐内以保持组织DNA内的HSP70的性质,供基因表达量检测之用。

1.3.2 创面局部HSP70含量和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SP70编码基因的表达,HSP70及内参(β-action)所用的引物序列由大连宝生物科技公司设计合成,HSP70上游引物:5’-CGC GAA TTC GAG GTG AAA GAC GTT CTG CTG C-3’;HSP70下游引物:5’-TAG TCG ACT CAA ATG CCG TTG GCG TCG-3’;从液氮中取出已准备好的标本,根据RT-PCR试剂盒、总RNA提取试剂盒说明提取组织中mRNA,然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扩增HSP70。

1.3.3 临床症状评价 对两组术后创缘水肿消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集的各项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HSP70定量结果作为计量资料内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因相对定量表达 采用Δ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来比较目的基因。HSP70目的基因Ct值由实时荧光PCR反应曲线得到,见图1。

图1 实时荧光PCR反应曲线Figure 1 Real time fluorescence PCR reaction curve

2.2 两组患者创面组织HSP70 mRNA表达量比较 肛肠病术后后患者第1天创面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第3天患者创面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手术后第7天创面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肛肠疾病手术属于污染切口,一般主张创面二期愈合,术后创面愈合的时间长短不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术前的准备,手术中的操作,手术方式,术后的护理等都可以影响肛门创面愈合的时间[4-5]。由于肛门区处于躯体最低位,粪便通过的出口,肛周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具有弹性,术后创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愈合,而且疼痛感明显。创面愈合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非常复杂,按愈合的时间段分为炎症期、纤维增生期、重塑期。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研究者发现创面愈合与HSP呈正相关性,HSP是一种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保护性蛋白,在细胞内具有抗氧化的生物活性,可以增强细胞对损害的耐受程度,帮助线粒体恢复损伤,增加内源性抗氧化剂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创面愈合[6]。所以,我们应该规范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尽量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同时提高创面组织对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油膏剂作为中医的传统药膏剂型,能直接作用于创面,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尤其适合创面愈合的治疗[7]。

从本研究结果表明本方白芨生肌膏能明显提高创面组织HSP70的表达,对术后创面进行白芨生肌膏局部换药,检测治疗组第3、7天创面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证实白芨生肌膏创面换药能诱导机体合成HSP70,促进术后创面组织愈合。白芨生肌膏方中白芨、生地榆、五倍子具有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丹参、龙血竭具有活血化瘀,加之川芎、生黄芪能促进机体在创伤后合成热休克蛋白,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收敛生肌之功,同时油膏制剂对创面保护,创造湿润环境,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诱导创面组织合成HSP70,加快创面修复时间,从而使创面又好、又快地愈合[8]。

综上所述,白芨生肌膏具有活血化瘀、收敛生肌功效,能增强术后创面组织HSP70表达,加速肛肠疾病手术后创面的愈合。同时该方法安全有效、制作简单、容易操作、药简价廉,在临床中能更好地推广。

[1] 陆德铭,陆金根.实用中医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0.

[2] Li W,Li Y,Guan S,et al.Extracellular heat shock protein-90alpha:linking hypoxia to skin cell motility and wound healing[J].EMB0 J,2007,26(5):1221-1233.

[3] 丁志辉.热休克蛋白70的胃肠黏膜分子伴侣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36-13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133.

[5] 汤毅珊,王宁生.雄黄及雄黄复方对应激蛋白HSP和H0-1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2008,24(3):48-51.

[6] 杨娥,张恒术.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DNA甲基化初步研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3):219-223.

[7] 张晓芬,孙桂芳,陈亚峰,等.活血化瘀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5(8):1816-1820.

[8] 赵前思,王雄,吴金虎.外用中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6):3003-3005.

猜你喜欢

生肌膏肛肠病白芨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冬季,如何防治肛肠病?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生肌膏联合泡沫敷料对臁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及术后护理方法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谈谈提高肛肠病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