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护理管理在ICU患者差错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8-06-06李小珍

当代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差错事故发生率

李小珍

ICU患者是专门针对危重症患者,实现儿童康复的重要科室。鉴于ICU患者的基本特点,应用较为完整的护理理论和技术体系措施支持,落实治疗与基础护理并重6S护理管理示范工程,对ICU患者质量提高、事故率较少、护患关系协调、落实护理责任、满足患者基本需求、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为分析6S护理管理对儿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特选取本院60例ICU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ICU接收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医学》ICU重症标准,不同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状态。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0.00±1.2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40.00±1.2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增设6S护理管理方法,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差错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上的影响。

1.2.1 传统护理模 对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护理;病房环境卫生护理和定期的消毒护理;遵医嘱严格用药护理;静脉输液护理;常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护理等。

1.2.2 6S护理管理

(1)整理(Sort)。做好重症室物品管理工作,严禁探视和家属陪护。加强对手术室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和加强工作等,严格护理安全操作规范流程,实施健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加强夜间巡视。做好对探视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严格消毒隔离措施落实。

(2)整顿(Straighten)。做好物品的归置和工作环境的标示,严格器材位置管理。管控好相关物品的摆放,对麻醉患者的术后复苏护理,严格对不同手术患者的护理流程和业务操作规范,术后认真清点手术用具,避免任何细微差别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3)清扫(Sweep)。确保重症室无死角,做好必要的卫生和救治器械的养护工作。日常护理环节,避免医源性感染和病原菌感染加重患者病情,确保护理工作时效性。即刻解决护理中存在的任何问题。严格的空气净化和护理操作规范。

(4)清洁(Sanitary)。制度化场景创设,责任制落实到人。护士作为协同医生手术的关键人物,细致细心的工作,是确保重症室护理操作安全的主要部分,提高护理等级的直接体现。

(5)素养(Sentiment)。医务人员的工作素养。医务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加强,有赖于通过联动工作实现。定期的培训和技能培养以及训练加强,对重视患者生存系数,实现患者病症稳定,具有积极的影响。形成以护士长监控→护理组长检查→护士自控三级手术室质量控制体系。为确保重症室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减少“医闹”等,是医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

(6)安全(Safety)。确保抢救安全、避免事故差错[2]。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标准,使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护士在分级质控的质量反馈、持续改进和跟踪效果评价中,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主动配合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各项护理质量目标达标。

1.3 疗效评定标准 将护理质量等级划分为非常满意、很满意、不满意、差错事故发生四部分。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很满意,依从性高、护患关系融洽;很满意:患者对护理工作很满意,协同治疗的主动性高;无效: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甚至产生极端心理和行为。差错事故发:发生事故差错。总有效率=(非常满意+很满意)×100%[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基础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成效情况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0%(21/30)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28/30),对照组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错事故发生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指标情况比较 从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来讲,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指数、生理健康达标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成效情况Table 1 Clinical nursing effectivenes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指标情况比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3 讨论

ICU病房的设立,主要针对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救助。ICU抢救性气管插管作为缓解患者痛苦的重要基地,应用不同镇静、镇痛药物的支持通气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临床上对拯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和延续,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等发挥了积极的效能。

研究结果表明,将6S管理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中,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6S教育培训、日常保养、差错事故发生率、消毒隔离、环境秩序、药品管理安全等指标均的改善效果明显,且通过6S护理管理后,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也得到的显著规避[4]。6S开展的活动,提高了ICU护士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差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5]。该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实施,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6]。

本研究对ICU病房的6S管理护理,为患者营造了舒适和满意的护理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护理实践过程中,对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治疗配合度以及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6S管理模式在中心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绩卓越,对提高ICU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环境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及早恢复患者精神状态,确保患者生理健康达标,实践科学化护理防控质量提高。从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来讲,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指数、生理健康达标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6S管理模式,将明确的业务技能和流程深入到具体的护理实践中,对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生存率,细化安全管理和质量条例,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通过正视疾病安全知识,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并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6S护理管理,实现了对ICU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降低了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实施。

[1] 刘爱平.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用于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153-155.

[2] 周玉华,王丽娟,靖素华,等.6S管理模式在中心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9):169-170.

[3] 张晶,刘雪晶,杜长丽,等.6S管理模式在中心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4):506-507.

[4] 黄英.ICU护理安全管理中6S管理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25):14-15.

[5] 陈爱如.6S管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4(9):132-133.

[6] 洪梅.6S管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4(4):43-44.

猜你喜欢

差错事故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学中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