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2018-06-06张英娟齐佳杉

当代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红素

张英娟,齐佳杉

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人们患了肝胆疾病之后,机体中的胆红素含量会明显升高,进而患者的皮肤、黏膜、巩膜表现为黄色。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肝区疼痛、无食欲、厌油以及腹痛等,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效的对黄疸疾病做出鉴别是治疗的关键[1-2]。本研究为了辩论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特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黄疸疾病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黄疸疾病患者,选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男39例,占55.7%(39/70),女31例,占44.3%(31/70),病程6~41个月,平均病程(23.52±17.1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小便发黄、皮肤黄色、上腹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研究前,家属、患者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予以签字。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前8小时告知患者禁食水,协助患者采取直立位、半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 MHz,对患者的肝脏、胰腺、胆囊以及胆道等进行斜切面、横切面、纵切面的检查,所获得的图像由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影像学医师做出最终诊断,有异议的地方,要进行讨论,统一结果[3-4]。

1.3 评价指标 分析70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诊断结果。70例患者经过腹部超声诊断后,发现36例无胆道扩张,占51.4%(36/70)、34例胆道扩张,占48.6%(34/70)。胆道扩张组以及无胆道扩张组的诊断确诊率远高于不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4例胆道扩张患者中有2例是胰头局限性炎症,占5.9%(2/34)、3例是壶腹症,占8.9%(3/34)、8例是胰头症,占23.5%(8/34)、14例是胆总管结石,占41.1%(14/34)、7例是胆管癌,占20.6%(7/34)。36例无胆道扩张的患者中,8例是肝硬化伴腹水,占22.2%(8/36)、18例是急性肝炎,占50%(18/36)、5例是肝硬化伴肝癌,占13.9%(5/36)、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3%(3/36)。

表1 分析诊断结果Table 1 Analysis of diagnostic results

3 讨论

黄疸是由多种疾病引发的一种临床病症,患者主要的特点是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以及含量显著升高,造成患者的黏膜、巩膜、皮肤等均发生了黄染。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在17.1 μmol/L以下,直接胆红素的浓度在3.4 μumol/L以下,如果患者的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浓度均在正常值以上,则会发生黄染现象[5]。黄疸疾病的患者一般是胆囊处、血液以及肝脏部位发生了病变,患者除了黄疸症状之外还伴有发热、尿黄如茶、恶心、疲惫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6]。临床中一般将黄疸分为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根据治疗手段以及途径又可分为外科性黄疸、内科性黄疸,鉴别黄疸的类型是当前临床对于黄疸疾病诊断的重点,以往临床中对黄疸的诊断、鉴别一般采用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指标在梗阻性黄疸以及肝细胞性黄疸方面极易产生重叠现象,很难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所以具有在诊断黄疸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7]。

超声具有无痛、无创伤、简单方便等一系列有点,可对患者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详细了解血清中胆红素的具体情况,掌握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的青睐和喜爱。超声价格低廉,可进行重复性的检查,患者的接受度更高。超声可对患者的黄疸性质做出快速的诊断,及时的鉴别出黄疸的性质[8]。超声诊断下急性肝炎的患者肝内回声会出现弥漫性的减低,肝内的门静脉压会显著增高,出现袖套样改变,同时可见门静脉脾大、增宽,急性肝炎的患者在早期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胆囊壁增厚、胆囊空虚,并呈现出分层状,出现此现象认为是肝脏炎症或者患者的肝细胞胆汁分泌不足所致。慢性肝炎的患者肝脏常常表现出边缘钝,肝脏发生弥漫性的改变,肝脏的内回声变得粗糙、增强,细光条以及光点较多[9-10]。肝硬化的患者肝脏组织会发生弥漫性的改变,门静脉会出现增宽现象,发生腹水、脾大,胆囊壁出现非特异性的增厚,副脐静脉开放明显。肝硬化伴肝癌的患者,除了存在肝硬化的表现之外,肝内会多出至少一个肿物,表现为混合回声、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的团块,周围伴有结中结、典型牛眼征、晕圈等特异性改变。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中将近15%的患者会伴随胰腺炎、胆管炎、并发症黄疸等,梗阻性的胆囊炎,在超声下可清楚的观察到胆囊的形状、大小,胆囊壁的具体情况以及胆囊中蛔虫、肿瘤以及结石的异常情况,对肝内外的扩张情况做出清晰的显示,判断肝管内是否存在血凝块、积气、蛔虫、肿瘤以及结石等,对胰腺的大小做出有效的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病灶处局部的病变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肿瘤或者炎症,并对肿瘤周围情况及其大小做出有效的诊断,判断肝管内是否存在扩张,同时可明显的诊断因为胰头癌所引发的黄疸[11-12]。腹部超声科有效的对黄疸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可将误诊率、漏诊率降至最低,并且超声诊断价格低廉,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值得推广于基层医院,造福于更多的黄疸患者。本研究证实了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黄疸疾病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可有效的鉴别出黄疸的类型,有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推广。

[1] 肖仁喜.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2):4566-4567.

[2] 王焕侠,刘锐洪,何瑞琦,等.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97-99.

[3] 蒋卓晋,陆常春,郭鹏.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126-127.

[4] 余保平,曹满菊,丁祥武.超声内镜在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2):213-216.

[5] 马丽伟,白中亮.腹部超声对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J].世界临医学,2016,10(13):222-223.

[6] 王玮玖,姜爽爽,李士星.超声鉴别诊断小儿常见病理性黄疸性疾病[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1):1712-1715.

[7] 张蓉.腹部超声对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93-94.

[8] 张敏,王依宁,邓丽丽,等.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13):311.

[9] 王玮玖,姜爽爽,李士星.超声鉴别诊断小儿常见病理性黄疸性疾病[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11):1712-1715.

[10]刘俊哲.分析腹部超声在黄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3):85-86.

[11]樊静,章建全,蒋晓春,等.双重超声造影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评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10):860-864.

[12]王义,崔旭.超声内镜在常规影像检查不能确诊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4):59-60.

猜你喜欢

梗阻性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