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800型PVC树脂的开发及加工应用

2018-06-06刘容德李静刘浩张桦王晓敏

聚氯乙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片材硬质白度

刘容德,李静,刘浩,张桦,王晓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400)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筑业以及塑料加工业对PVC消费的强劲拉动,我国PVC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西部电石法PVC树脂企业借助成本优势,不断上马新的装置,对乙烯法PVC树脂企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目前电石法PVC树脂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在大部分PVC加工领域,特别是在硬制品加工领域(如管材、板材、型材等),已取代乙烯法PVC树脂,但由于电石法PVC树脂在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乙烯法PVC树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高档PVC透明制品市场仍然以乙烯法PVC树脂为主。

平均聚合度为800的PVC树脂(即800型树脂)主要用于生产高档PVC透明片、彩色片、磨砂片等,用于高档衬衫塑盖,无折痕高透明折盒,五金工具、文具、玩具、工艺品的吸塑包装材料,标牌、塑料扑克、饰品、磁卡、信用卡等产品的烫金、印刷基材,应用前景较为广阔。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开发了800型树脂(牌号为S-800),以满足市场需求。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材料及助剂

试验原材料及助剂见表1。

表1 试验原材料及助剂

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试验仪器及设备见表2。

表2 试验仪器及设备

1.3 制样流程

(1)配混料:高速混合温度为110 ℃,混合时间为8~10 min,然后低速混合冷却至物料40~50 ℃时出料。

(2)双辊开炼:双辊温度为180~185 ℃,均匀塑化4 min后开片,片材厚度约为2 mm。

(3)压片:模压温度为190 ℃,预热5 min,压力为20 MPa,保压5 min后冷却至室温取片,片材厚度为1 mm。

1.4 性能测试

(1)白度:按照GB/T 15595—2008《聚氯乙烯树脂 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白度法》测试,原始白度由样品直接测得,老化白度为样品在160 ℃加热10 min后测得。

(2)拉伸性能:按GB/T 1040.2—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测试,采用I型试样,拉伸速度为10 mm/min。

(3)塑化性能:采用转矩流变仪测试,温度为180 ℃,转子转速为60 r/min,加料量为58 g。

(4)流变性能: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毛细管直径为1 mm,长径比为20∶1,温度为190 ℃。

(5)光学性能:透光率和雾度按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检测,黄色指数按HG/T 3862—2006《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检测。

(6)100 g树脂增塑剂吸收量:按照GB/T 3400—2002《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测试。

(7)“鱼眼”数:按照GB/T 4611—2008《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的测定方法》测试。

(8)动态热稳定时间:采用转矩流变仪测试,温度为200 ℃,转子转速为60 r/min,加料量为58 g。

(12)冲击性能:按照GB/T 1043—2008《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测试。

(9)平均聚合度:按照GB/T 5761—2006《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附录A)测试。

(10)表观密度:按照GB/T 20022—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表观密度的测定》测试。

(11)树脂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按照GB/T 16631—2008《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试,凝胶渗透色谱柱为2支PLgel MIXED-B柱串联,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分子质量校准标样为聚苯乙烯。

(12)干流性:按照GB/T 21060—2007《塑料 流动性的测定》(方法B)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性能指标的确定

S-800的性能指标以引进的23万t/a PVC装置技术附件中的技术要求为依据,以其他PVC企业800型树脂的性能指标为参考而制定,见表3。

表3 S-800的性能指标

由于S-800主要用于硬质PVC透明片材的生产,所以参考GB/T 15267—19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国内高档硬质PVC透明片材的性能指标及其实测值,制定了采用S-800生产的高档透明片材的性能指标,见表4。

注:测试光学性能时片材厚度为1 mm。

2.2 试验初期S-800的基本性能

2.2.1 基本性能

测试了试验初期S-800的基本性能,并与市场上反映较好的800型树脂(进口树脂1、进口树脂2、国产树脂)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5。

从表5可看出:与对比树脂相比,S-800的平均聚合度偏高,表观密度和原始白度相差不大,老化白度偏低,流动性较差;S-800的“鱼眼”数和杂质粒子数与国产树脂基本一致,高于进口树脂1和进口树脂2;S-800的增塑剂吸收量高于国产树脂,但低于进口树脂1和进口树脂2。

表5 4种800型树脂的基本性能

2.2.2 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PVC树脂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是影响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使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树脂的分子质量越大,加工性能越差,但力学性能越好。总的来说,PVC树脂的分子质量分布越窄越好,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加工性能和制品性能的均匀性,而且还因为双键等异常结构大多集中在低分子质量的部分。

4种800型树脂的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见图1,数据统计结果见表6。从图1、表6可知:4种800型树脂的分子质量分布基本一致;S-800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明显高于对比树脂,这与S-800的平均聚合度较高有关。因此,S-800的加工温度应略高于对比树脂。

图1 4种800型树脂的分子质量分布曲线Fig.1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urves of 4 kinds of PVC 800

800型树脂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指数S-80035 39572 2902.04国产树脂33 90068 9642.04进口树脂134 39168 5502.00进口树脂233 46068 2902.04

2.3 S-800的性能改进

针对试验初期S-800性能较差的问题,在分散剂、引发剂的用量及配比等方面进行了适当微量调整及优化,具体过程如下。

(1)保持聚合体系的水油比和温度控制不变,调整复合分散剂的用量及配比,减少了分散剂IC(羟甲基纤维素)用量,增加了分散剂IB(聚乙烯醇)用量,可提高树脂的表观密度,调节树脂的颗粒形态及分布,提高树脂的老化白度。

(2)采用环保的过氧化物引发剂替代毒性较大的偶氮类引发剂,并增加高活性引发剂LB(过氧化物类)用量,减少低活性引发剂用量,从而加快聚合反应进程;同时,由于低活性引发剂的用量减少,相应地树脂中残留的引发剂量就减少,有利于提高树脂的老化白度。

(3)采用复合终止剂替代原来的普通终止剂,可快速终止聚合反应,减少聚合物支链及低分子质量聚合物的产生,同时能够饱和PVC大分子末端的1-氯乙烯基的双键结构,从而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

改进后S-800的基本性能见表7。

表7 改进后S-800的基本性能

从表7可以看出:S-800的基本性能达到了表3的技术指标要求。改进后,S-800的平均聚合度、表观密度、增塑剂吸收量没有明显变化,“鱼眼”数有所降低,干流性变好,老化白度提高了2~3百分点。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S-800、国产树脂、进口树脂1、进口树脂2的颗粒形态,测试了其粒度分布,见表8和图1。

表8 4种800型树脂的粒径及粒度分布

(a)S-800的扫描电镜照片

(b)S-800的粒度分布

(c)国产树脂的扫描电镜照片

(d)国产树脂粒度分布

(e)进口树脂1的扫描电镜照片

(f)进口树脂1粒度分布

(g)进口树脂2的扫描电镜照片

(h)进口树脂2粒度分布图2 4种800型树脂的颗粒形态及粒度分布Fig.2 Particle morphologie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4 kinds of PVC 800

从表8和图2可以看出:S-800的颗粒规整性较好,粒度分布均匀度适中,与国产树脂基本一致。此外,进口树脂2的颗粒规整性最好,粒度分布最窄。

2.4 S-800应用配方的研究

由于S-800主要应用于硬质或半硬质PVC透明片材的生产,所以S-800应用配方的研究以硬质PVC透明片材配方为主。

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并参考加工厂家的实际生产配方,初步确定的S-800硬质透明片材基础研究配方为:S-800,100份;有机锡稳定剂,变量;亚磷酸三壬基苯酯,0.5份;硬脂酸钙,0.5份;ACR,0.5份;内润滑剂,0.8份;外润滑剂,0.8份;MBS,变量。在该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有机锡稳定剂和MBS对硬质PVC透明片材性能的影响。

2.4.1 有机锡稳定剂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PVC受光、热、氧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降解,需要靠稳定剂来抑制降解,延缓其老化进程。稳定剂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保证PVC的加工稳定性,而且能提高PVC制品的老化性能。目前,国内的PVC透明片材大多采用有机锡稳定剂。

一般情况下,硬质PVC透明片材的挤出压延经过如下的热历程:物料先经星形挤出机挤出,再经五辊压延机压延成型;从物料加入星形挤出机熔融(温度约190 ℃)到挤出片材大约需要5 min,挤出的片材在200 ℃高温压延辊上停留的时间大约为3 min,然后自然冷却,整个热历程大约10 min。从生产角度考虑,物料的热稳定时间≥10 min即可满足生产加工要求。

笔者考察了有机锡稳定剂用量分别为1.2、1.6、2.0、2.4、2.8份时,其对硬质PVC透明片材动态热稳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9。

表9 有机锡稳定剂用量对硬质PVC透明片材

由表9可知:随着有机锡稳定剂用量的增加,硬质PVC透明片材的热稳定时间逐步延长。当有机锡稳定剂用量为2.0份时,硬质PVC透明片材的热稳定时间为10 min,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2.4.2 冲击改性剂

MBS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其外层的PMMA溶解度参数为18.6~20.2(J/cm3)1/2,与PVC树脂的溶解度参数19.2~22.0(J/cm3)1/2相近[1],因而MBS与PVC有着较好的相容性,并且PVC与MBS界面之间具有较好的黏合力,MBS以粒子形态分布于PVC连续相中形成海岛结构。MBS具有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因而可以提高PVC的冲击性能。MBS以微小的粒子形式存在于PVC连续相中,其粒子的直径在100~150 nm,远小于可见光波长(320~700 nm),光线透过时不易产生衍射,从而保持PVC的透明性。

当MBS用量为6份时,不同牌号的MBS(B-22、B-513)对硬质PVC透明片材光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10。

表10 MBS牌号对硬质PVC透明片材性能的影响

从表10可以看出:B-513的光学性能优于B-22,而两者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所以选用B-513来做进一步的试验。

B-513的用量对硬质PVC透明片材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11。从表11可看出:随着B-513用量的增加,硬质PVC透明片材的透光率降低,雾度和黄色指数增大,拉伸强度降低,冲击性能提高。综合考虑,笔者认为B-513用量为6份较合适。

表11 B-513用量对硬质PVC透明片材性能的影响

2.4.3 S-800硬质透明片材配方的确定及性能研究

(1)配方。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确定S-800硬质透明片材的配方(以下简称实验室配方)为:S-800,100份;有机锡稳定剂,2.0份;亚磷酸三壬基苯酯,0.5份;内润滑剂,0.8份;外润滑剂,0.8份;硬脂酸钙,0.5份;ACR,0.5份;MBS B-513,6份。

(2)塑化性能。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采用实验室配方制得干混料,考察了4种800型树脂的塑化性能,结果见图3。

图3 4种800型树脂的塑化曲线
Fig.3 Plasticization curves of 4 kinds of PVC 800

从图3可以看出:4种800型树脂的塑化时间基本一致,S-800的塑化扭矩和平衡扭矩均高于对比树脂,这与S-800分子质量较高有关。

(3)流变性能。

除用于硬质透明片材之外,S-800也常用于管件、阀门等注塑制品,因此有必要对其流变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实验室配方制得干混料,对4种800型树脂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见图4和图5。由图4和图5可知:剪切速率对4种800型树脂剪切黏度和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完全相同。在剪切速率相同时,S-800的剪切黏度和剪切应力与对比树脂相比相差不大,说明S-800的流变性能良好。

图4 剪切速率对剪切黏度的影响Fig.4 Effect of shear rate on shear viscosity

图5 剪切速率对剪切应力的影响Fig.5 Effect of shear rate on shear stress

(4)光学性能。

由于S-800主要应用于透明片材、包装硬膜等,因此产品的光学性能为重要的指标之一。采用实验室配方,经混料、双辊开炼、模压制片制得厚1 mm的透明片材,4种800型树脂的光学性能见表12。

表12 4种800型树脂的光学性能

从表12可看出:S-800的透光率、雾度、黄色指数均优于国产树脂,与进口树脂1和进口树脂2相差不大。

(5)力学性能。

采用实验室配方制得厚4 mm的试样,4种800型树脂的力学性能见表13。从表13可看出:S-800的力学性能较好,优于对比树脂。

表13 4种800型树脂的力学性能

(6)小结。

S-800硬质透明片材的性能与指标的对比见表14。从表14可看出:S-800硬质透明片材的各项性能均到达了指标要求。

表14 S-800硬质透明片材的性能与指标的对比

3 S-800的工业化加工应用试验

PVC制品的性能受配方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较大,所以实验室测试的结果与实际生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还需要对实验室配方进行工业化加工应用试验。针对S-800的性能特点,分别进行了硬质薄膜、卡基片材的加工应用试验。

3.1 吹膜试验

采用实验室配方,先混料,再采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最后在单螺杆吹膜机上吹塑薄膜。

造粒工艺温度:一区,100 ℃;二区,125 ℃;三区,130 ℃;四区,140 ℃;五区,145 ℃;六区,150 ℃;七区,148 ℃;机头,140 ℃。造粒时喂料转速为15 r/min,主机转速为25 r/min。

吹膜工艺温度:一段,180 ℃;二段,190 ℃;三段,200 ℃;四段,205 ℃;五段,208 ℃;六段,210 ℃;七段,208 ℃;八段,206 ℃;机头,200 ℃。吹膜时喂料转速为48 r/min,主机电流为14~15 A。

试验现象及结果:吹塑的薄膜透明性好,吹膜过程顺利,只有2个“鱼眼”(20 cm×20 cm)。

3.2 卡基片材加工试验

在江西某公司进行了卡基片材加工试验,采用该公司的生产配方:S-800,100份;硬脂酸钙,0.4份;硬脂酸,0.5份;有机锡稳定剂,1.5份;超细活性碳酸钙,15份;MBS,7份;DOP,2份;ACR,1.5份。

采用五辊压延工艺,温度设定为:5号辊,198 ℃;4号辊,200 ℃;3号辊,195 ℃;2号辊,195 ℃;1号辊,196 ℃;缓冷辊,90 ℃;剥离辊,105 ℃;剥离辊速度为22.5 m/min。

试验结果:S-800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生产的卡基片材力学性能好,表面光滑,杂质较少,性能满足厂家生产要求。

4 结论

(1)通过优化聚合配方,开发了平均聚合度为800的新牌号S-800,其颗粒规整,具有较高的老化白度,综合性能优于国产树脂。

(2)采用S-800制备的透明片材具有良好的塑化性能、流变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得出的硬质透明片材配方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3)工业化加工应用试验表明:S-800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优异的光学性能,制品性能满足厂家生产要求。

猜你喜欢

片材硬质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50号硬质沥青在海南省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研究现状与评述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圆盘锯超硬质耐磨被覆层下方防磨损措施
硬质道路石油沥青产品开发
本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混合模压后保险杠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
挤出发泡片材褶皱分析及模拟计算
高密度聚乙烯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