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书载道 披文入情
——浅说书法与高中语文教学之生发关系

2018-06-06陈晓彦

江苏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行书书法

/陈晓彦

一、且翻新阕:书法教育在当代的价值

书法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它能起到正确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并在行云流水的点画间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功能。“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书法之美,既有一撇一捺间的点画井然,又有章法烂熟于胸以抒己志的泼墨洒脱。

然而在当代中国,书法的诸多功能都被弱化。由于科技的发展,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键盘鼠标的出现、各种字库的建立、激光印刷的发明、多媒体功能的发展等,冲击着书法的实用功能。数字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实现,无形中又把社会往重效率、近功利的方向推进了一步。人的物化,或者说异化让社会反思,如何才能使人脱离异化的危机?传统文化给了我们一个回归的方式。

我国教育很看重这样的回归,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逐年递增。科技的发展终究是为人服务,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很好的体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其中,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语文的课标是最为突出的。对于书法教育也有了明确的指令,要求美术课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理论学习,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书法和文学都是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书法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也有许多交集。在教学中,存在着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可能性,这使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得以更好地阐发。

二、披文入情:书法课程与语文课程的交融

书法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情绪的载体。这种情感的抒发,与文学交融,产生了书法与语文课程统一的可能性。

高中语文教学,除了知识点的落实,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等任务。语文教材中铅字印刷的课文,可以结合插页中对应的书法作品来分析,将文字转化为书法艺术,使字词解释与书法意气相结合,借直观的墨色浓淡枯湿、笔画奔雷转石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书法与语文存在着彼此生发的关系,语文课程的很多环节都与书法相得益彰。以三大行书为例,从篇目来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图1),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以下教材皆指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课文,全篇被纳入高考默写范围。“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图2)字字血泪,不失为一篇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同时可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对照学习。“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图3)作于黄州,作者苏轼。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经历,其文学杰作很多都创作于此期,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赤壁赋》、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从教学来看,书法与语文其实也是彼此生发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山阴兰亭雅集时为众人诗作所作的序文手稿,既写山水之美、宴集之乐,又思人生俯仰、死生大事。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读《兰亭集序》除了字词的掌握外,更重要的是对文中王羲之情感的体会。我们除了从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角度理解外,从书法的角度切入,也能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图1《兰亭集序》 王羲之

图2《祭侄季明文稿》 颜真卿

将书法代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可体察作者写作的思路和情感。右军落笔“永和九年”,起承转合,笔画隽秀,至前三行都齐整秀美,正如其文,如例行公文般叙述此次集会的人、地、事,而后笔画略显跳脱活泼,正如当时风景与作者心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作者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游目骋怀”四字,结体舒展,应和了作者愉游之乐时心境的旷达。而在观天高地迥、宇宙无穷之后,羲之不由生出人生渺小之叹。从“夫人之相与”开始,这篇行书的字与作品开头比有了较大区别,它结体更加自由,笔画更加恣意,仿佛看到作品背景下那个因意识到沧海一粟而转向不同人生追求的小我。再往后写,用笔更加放肆,涂抹渐多,情绪也更加激烈。结合高中语文课中对作者背景的介绍,东晋文人对人世宇宙生死的思考与观照,让酒酣的羲之泼墨挥毫写下当时与会的人与事,留待后之览者,这是他的当做之事,也是他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情绪的传达,从铅字排版的书页难以淋漓展现,非读法帖不可尽悟。观其后篇笔法恣睢,披文入情,让学生从书法走进语文课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懂他的《兰亭集序》。

《祭十二郎文》与《祭侄季明文稿》都是悼念亡侄,情感沉痛。两文虽因由不同,但感情相类,悲不可言。在讲解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时,一般会提到赵与时《宾退录》中这样一句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而《祭十二郎文》,正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课文。观《祭侄季明文稿》,何尝没有此感?全篇圈点涂抹,都是真性情,“呜呼哀哉”四字与《祭十二郎文》中十个“呜呼”,岂非当世同悲?“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最后几个字连为一体,几不可分,它们与“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又岂非万古同愁?

更有《黄州寒食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用墨浓重,情绪饱满,正与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诸多作品相和。是书法,也是文学。书法承载了创作者的情感,同时承载了当时那个时代的遗音,一直延续到今日的高中语文课堂之中。

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书法教师与语文教师不可得兼。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不一定懂书法。有会鉴赏而不会写者,有会写而不能鉴赏者,更多的则是两者均无。这样精彩的语文课文,这样同时体现了书法艺术与文学审美的语文课文,本可以共同达到高峰,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即使是懂书法的语文教师,也不一定在课堂上呈现出书法与语文双美的盛筵。这里面存在一种无奈。其一可能是备课时间少、课时安排紧而导致无法进行;其二,更可能是高考指挥棒下的无奈放弃。

图3《黄州寒食帖》 苏 轼

三、以书载道:书法与社会大课堂的综合性学习

书法课程与文学课程关联紧密,书法与社会大课堂同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古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必修,融汇于一身。今之学科也可综合设计。如同上文所说《兰亭集序》的教学,是书法与语文的结合,同样,它也可以设计成一个社会大课堂。从书法出发,延展到文学和传统文化。由第一行书说起,学生可以学着写飘逸不群的行书风流,可以有引以为曲水流觞的诗酒传杯,也可以亲身体会一种人与自然亲密互动的文化习俗。这种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理想,而是已经在探索中实践,是未来学习的趋势。走在教改前沿的北京,已推出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活动——北京市教委公布了一大批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这些单位的资源都可以整合成课程。其中“小轩窗综合性学习工作室”就对社会大课堂活动设计、开发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里面很多都与书法相关。博物馆课程包括“活字排版”“雕版印刷”“线装书”“篆刻”等,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从馆藏介绍到定制的讲解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立体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多层面的学习体验。如有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课程设计,展品众多,讲授内容丰富,教具包括折扇、团扇和古法花笺宣传册页和空白日历,学习任务包括亲自用毛笔感受翰墨,进行书法绘画的临摹和创作。还有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人文通识课”,讲解“中医”“耳穴”“五谷”等课程,授课环节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文字追溯。如“五谷”中讲到年,就展示出“年”字的原型(图4),就是摹人背负成熟的禾之貌。“人文通识课”中还有专门的书法主题“说文解字”和“纸墨情缘”,涉及书法艺术的教育,其中“甲骨文”最受学生欢迎。篆书走进课堂,使得传统文化更加鲜活;书法走进生活,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图4

对于书法教学,以及诸多学科的教学来说,应该有一个社会大课堂的观念存在。很多教学资源,就是因为大家把校内校外分得太清楚,导致不能很好地整合。教育教学,不必拘泥于教室,教室的墙可以打通,禁锢思维的围墙也可以拆掉,不管是博物馆还是教室,不管是名胜古迹还是名人故居,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设计好了在哪儿都能教书法课,在哪儿都能讲艺术。

书法,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来不是孤独地闪耀着寂寞的光辉,而是依托于文本与文学,用它的一勾一画、一波一磔,抒发着书写者的情感,惜往事、念当时、追来者。它的艺术价值,是具体笔墨与抽象情感的统一,是现实功能与多重审美的复合。书法不能仅仅停留在书写功能和文化符号上,而应以书载道,披文入情,发挥它的多重功能,使课程鲜活起来,也使书法活在当下。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行书书法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脚踏实地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书法欣赏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