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画龙虎图探义

2018-06-06魏崴

关键词:石棺龙虎西王母

□魏崴

龙是我国远古神话中的动物,《广雅·卷十·释鱼》说:“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龙能高能下,能小能巨,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渊深是藏,敷和其光。”虎是现实中的动物,虎性凶猛,虎皮斑斓华美,威严有态而令人难以接近。因此神话中,虎是与神灵交织在一起的,如《山海经·西山经》曰“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另有“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后及五残”,此是利用虎身的华美和其威严来塑造神话中的形象。龙虎图在墓葬中最早见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时期墓葬,该墓葬中的蚌塑龙虎,被分别塑在墓主人身体两侧[1],表明先人们认为这两种动物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汉代,白虎被认为是神物,汉宣帝时,“南郡获白虎,献其皮、牙、爪,上为立祠 ”[2]。龙虎图在汉画中更为多见。四川汉画中龙虎图的构图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龙虎为主题构图,如覆盖整个画面的龙虎戏璧图;另一种是龙虎仅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如汉画西王母中的龙虎。总的来看,汉画龙虎图主要蕴含着以下几种意义:

图一 龙虎戏璧图

一、祥瑞辟邪

1.龙虎戏璧图。这一类题材在四川汉画像石棺上较为多见,如郫县竹瓦铺东汉砖室墓石棺前档的龙虎戏璧图(图一),新津县城郊砖室墓石棺一侧的龙虎衔璧图,富顺县邓关镇化工厂崖墓二号石棺一侧的青龙白虎戏璧图,富顺县邓关镇化工厂崖墓三号石棺盖上的龙虎戏璧图等。这一类龙虎图以龙虎为主体,画面大同小异,如新津县城郊砖室墓石棺一侧的龙虎衔璧图,画面上为左白虎右青龙,中为一块有绶带的玉璧,身上长翼的龙虎正口衔绶带、爪握绶带嬉戏。祥瑞辟邪的意味在这种以龙虎为主题构图的画面中尤强。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曰:“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据此白虎是长寿的象征,也就是说,白虎能给墓主带来长生不老和祥瑞。汉朝人常在门上画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此外,古人认为在门上画虎,可庇荫子孙后代做官。

“璧”,在古代是一种瑞器,也是用于祭礼的礼器,还可佩戴,起辟邪作用。《周礼·春官》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是“六瑞”之一,在古代还是财富的象征。上述四川汉代石棺上的龙虎戏璧图,有的是在棺盖上,有的是在棺身一侧,以龙虎辟邪,以璧迎瑞,龙虎这两个极其威猛的动物在璧和绸带的连接下,整个画面突然显得祥和,甚至带有一点喜庆的意味,用在墓葬中,说明墓主希望趋吉避凶。

图二 柿蒂·白虎图

2.龙虎+瑞饰图。龙虎与汉代的祥瑞符号柿蒂纹、玉璧纹等的组合在汉画中较为常见。先人们看到柿蒂大而厚实,托护着成熟的果实,不仅形态美丽,而且有坚固结实之意,寓意家族兴旺稳固,古人取其意用其形,将柿蒂作为装饰纹样,在战国时期出土的诸多文物中就有柿蒂纹,简洁大方的线条流畅明快,极具装饰意味。龙虎与柿蒂纹在画像砖上的组合,一动一静,一文一武,给人以祥和的美感。在四川南溪县长顺坡出土石棺的一侧,画分三格。中间格内雕刻的是带翼的白虎,左格为两个相绞的菱形纹饰,右格为一变形的柿蒂纹,上方则是玉璧和菱形相间的纹饰带。从画面观察,白虎呈卧姿,一爪抬起,身侧长翼扬起,尾极长,呈卷曲形,神态安详平和。右格的柿蒂纹变形较明显,蒂瓣几乎呈菱形了,但仍具柿蒂的基本形态,画面上部边框是玉璧和菱形纹。泸州出土石棺盖上有柿蒂·白虎图,画面分为两格。左格是上下对称的两只白虎(注:高书上写为龙虎,但据笔者仔细观察,应都是白虎),右格为变形的柿蒂纹。两格之间有星云纹和菱形纹作为隔断。上述两幅画像石棺的画面在构图上都讲究对称,玉璧、菱形纹、星云纹的装饰性强,呈现出整幅画面的祥瑞效果。(图二)另外,四川汉画中还有龙鹿图,如新津出土崖棺上的龙鹿图,鹿谐音“禄”,也是取祥瑞之意。

3.龙虎拉鼎图。四川汉画中的龙虎拉鼎图多与汉代流行的秦始皇泗水捞鼎的传说有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宝鼎沉于水中,能够找到并拉鼎出水是吉祥之事,汉画中就有许多反映此事的,如四川省宜宾市弓子山崖墓石棺上的龙虎拉鼎图(图三),石棺一侧的画面正中是一宝鼎,左右两侧的龙虎口衔系鼎的绳索,正在用力拉鼎,其鼎上还有象征祥瑞的璧;四川省泸州大驿坝2号墓石棺上的虎凤拉鼎图,虎凤用力拉鼎的动作十分明显,虎凤均口衔绳索,尾朝宝鼎,头朝前正使劲拉拽。虎凤周围饰有胜纹、柿蒂纹,柿蒂纹象征着吉瑞,胜纹是优越、美好之意,西王母就戴“胜”。胜纹是由左右两个菱形,中间一圆形组成的图案,有同心、昌盛之意,也是古人常用的吉祥符,这些都证实了龙虎拉鼎图的祥瑞之意。

4.龙虎方位图。东汉人王充 《论衡·龙虚篇》曰:“天有仓龙、白虎、朱鸟、玄武之象也,地亦有龙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三辅黄图》卷三载:“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灵也就成了四方的保护神,意在镇压邪恶、辟除不祥。在四川汉画中反映方位的龙虎图有泸州洞宾亭崖墓石棺左右侧的青龙白虎图,该棺前档为西王母、东王公图,其上方有朱雀(凤),此画面除辟邪之意外,还有方位之意。又有合江县白米乡崖墓石棺上的观龙、观虎图,泸州二中石棺侧的翼龙虎图,芦山王晖石棺左右侧的螭虎、虬龙图。螭虎是虎头螭身的合体,是古人想象中的神灵动物,是神武和力量的象征,因此也有保护、捍卫之意。

图三 龙虎拉鼎图

图四 龙虎方位图

合江县虎头乡出土石棺上的青龙、白虎,富顺城郊汉墓石棺上的白虎、青龙,画面都较为简单,一左一右分列在石棺两侧,左青龙右白虎,有表示东、西方位之意。尤其是王晖石棺上的虬龙、螭虎分别位于石棺两侧,一左一右,除护卫含义外,还有很明显的表示东、西方位之意。(图四)

稍复杂一些的是简阳鬼头山崖墓石棺,其左侧是仙人、日月神及龙图,龙在画面的右下角。石棺右侧是天门、太仓、白虎图,白虎在画面的左侧。这两幅图中的龙虎除了在画面中表示仙界外,还有指示方位的作用,左苍龙,右白虎,此棺后档有伏羲女娲及玄武图,玄武在下方。因此简阳鬼头山崖墓石棺的左右后都暗示了方位,同时也是保护神之意。

二、沟通仙俗二界

1.西王母与龙虎图。古人认为龙虎可以变幻身躯,游于天地之间。《周易》曰:“云从龙,虎从风。”龙虎成为可以搅动风云,在天地间来去自由的神物。所以汉画中的龙虎多是有翼的神物。神仙们则将龙虎作为坐骑,《淮南子·览冥训》称,女娲补天之后,“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汉武帝内传》言,西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焦氏易林》说:“驾龙骑虎,周遍天下,为人所使,西见王母,不忧不殆。”

四川出土了很多西王母画像砖,如新繁县清白乡出土、成都市新都区新农乡出土、什邡市收集的西王母画像砖(图五)。此外还有石棺上的画像,如郫县竹瓦铺出土石棺前档的西王母图,郫县竹瓦铺东汉砖室墓石棺一侧的西王母图,金堂杨柳乡步云村出土石棺上的西王母,等等,均是西王母正襟危坐,身左右侧为龙虎,画像砖上的龙虎让人较明显地感到西王母是坐在龙虎身上,但有些画像上龙虎的位置则明显地在西王母的腰上甚至肩上,如金堂杨柳乡步云村出土石棺上的西王母图像,龙虎就在其肩上。这引发了学界对西王母坐下龙虎的探讨,如李淞、王苏琦等人都对西王母图像中的龙虎进行了深入研究[3],甚至对龙虎在西王母身侧从高到低的位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现在学界对西王母画像中的龙虎基本有三种说法:龙虎座、龙虎胁侍、龙虎和西王母一体。笔者仔细观察了图中西王母和龙虎的位置,认为龙虎位置的变化可能与画面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如王苏琦在文中所说的第二类情形:“龙和虎虽然仍位于西王母两侧,但位置较高,大致居于西王母的腰部两侧,与主神底座的最低水平面有一定距离,给人以悬于半空的感觉。”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将西王母和龙虎整个抬到了一个高台之上,龙虎实际上仍是位于西王母座下。又如王苏琦在文中所说的第三类情形:“龙虎的位置进一步升高,居于主神肩部两侧。”笔者通过对王苏琦所引石棺侧壁画像仔细观察,发现金堂石棺刻工粗糙,构图也不精,导致龙虎被压挤到了西王母的肩部位置,限于石棺尺寸,龙虎的形体减小,与画面人物比例极不相称,这有可能是工匠在布局时的疏漏所致,所以应该是极个别的情形。王苏琦在文中也说仅有两例,没有代表性。因此龙虎在西王母图像中既不是长在西王母身体上的胁侍,也不是与西王母的合体,而确确实实是西王母通天地的坐骑,当然龙虎还衬托出了女尊的至尊性。

2.龙虎引人升天图。世俗之人对于神仙的仰慕、对仙界的向往使其希望能借助龙虎通天地的神力而到达仙界。即使生时不能,死后的灵魂也要到达仙界。

彭州义和乡收集的骖龙雷车画像砖,画面中三条龙拉一辆敞篷涡轮车,在五颗星的围绕下腾空飞驰。车上坐二人,前为御者,后为主人。这幅画的临空感尤强,表现墓主正在向天国奔驰而去。在彭州市义和乡收集的骖车过桥画像砖,桥上一骖车疾驰而过,向着画面右方的阙飞奔而去,车上坐二人,左为御者,右为主人,桥下浮雕青龙、白虎。这幅画看似一幅普通的车驾图,但仔细分析画面,却有不一般之处。更何况在青龙白虎间还有一些类似星辰的东西,显然是表现墓主在向天国之门奔驰的路上,那阙是天阙,即天门。由于人们认为龙虎有通天地的本领,所以这些画像砖上的龙虎是引导死者灵魂上天的。

图五 西王母龙虎图

三、生育繁衍的象征

在汉画中,有各种交尾图,如伏羲女娲交尾图、二龙交尾图、龙虎交尾图等,而尾部相交多隐喻生殖。有学者认为,龙戏璧图也有生殖的含义在里头,两龙相交,中间以圆环加以突出,是性的隐喻,象征天地交感,化育万物[4]。东汉人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曰:“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男女相胥,含土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又曰:“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咽,咀嚼相吞。”汉代道家将龙虎之交隐喻男女交媾。郫县竹瓦铺东汉砖室墓石棺前档的龙虎交尾戏璧图,龙虎相对,口衔联璧的绶带,图中的龙虎之尾相交。总体上看,四川汉画中类似此图表现龙虎交尾的画面并不多,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汉代众多的西王母画像上,西王母座下的龙虎均是尾部相对,使人联想到应是连体交尾,又联想到西王母是掌管百姓得子之神:“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嘉子。”[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王母汉画中的交尾龙虎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隐喻着生育繁衍,而这与家族人丁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龙虎并不仅仅是西王母的坐骑那么简单。

几千年来,中国的龙虎文化不断发展衍变,底蕴深厚,汉画中的龙虎图正是这种文化中的一项。

[1]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队.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9(12):1057-1066.

[2]班固.汉书:卷二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7:1249.

[3]a.王苏琦.四川汉代“龙虎座”西王母图像初步研究[J].四川文物,2005(2):62-69;b.李淞.汉代龙虎座图像的含义[J].西北美术,2000(1):12-14.

[4]朱存明.汉画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5-266.

[5]焦赣.焦氏易林: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猜你喜欢

石棺龙虎西王母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西王母信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泰国是拉差龙虎园宣布永久停业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章宏伟
蟋蟀争霸赛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土耳其食肉石棺之谜
龙虎天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