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空空域及其管理规划

2018-06-05杨晓康林君晓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杨晓康 林君晓

摘要:目前,我国在空域管理上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空域资源利用率不高,难以满足国内民用航空需求的增长。国外对于空域管理的研究比较早,较为发达的航空系统还提供了一个更详细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基础,许多国家由以前的政府管理模式逐渐变为多元化管理模式,更加趋于商业化。相反,我国的空域管理研究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空域系统的组成的一部分,我国低空空域资源正有待开发。低空空域是通航飞行作业的主要区域,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对通用航空的需求量大增,这就需要大量的低空空域资源。本文对低空空域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以及就如何科学规划低空空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低空空域;空域开放;空域科学规划;空域的有效管理

1引言

要谈及低空空域的规划和管理,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空域资源的现状。以美国为对比,美国山地和荒漠等不可航区不足其全国总面积的20%。而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新疆、甘肃、内蒙古沙漠、戈壁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左右,这些区域要么海拔过高、要么地面无法提供相应保障,属于低空不可航区域。可见,我国可利用低空空域比率之小。此外,自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的运输航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客周转量、飞机保有量以及机场数量都在保持高速增长,而通用航空发展却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通用航空运行方面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难以规范低空空域各类飞行活动;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审批程序复杂,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体现通用航空灵活机动的优势。

航空业的发展离不开低空空域管理的支持,就目前我国航空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而言,应继续推动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充分有效的组合低空空域资源,从而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2低空空域的概念及其开放

低空空域是指1000米以下的飞行区域。2009年,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研讨会上,有关方面提出将3000米以下的空域分为3类:管制空域、监视空域、报告空域。从2013年起,航空管制放松,低空空域开放在全国铺开,湖北等中南地区5省37片空域相继开放。2014年11月23日闭幕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确定真高一千米以下空域实行分类管理有序放开。

低空空域的开放,将促使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航产业带动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以及整个产业链的10年黄金期。通用航空产业在未来十年将迎来持续高速增长,将有可能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必须突破现有的政策壁垒和产业发展的其他瓶颈,深化低空空域开放管理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完善国家配套政策,培养低空专业人才。

3低空空域的管理规划

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工作刚刚起步,5年多来,先后实施了“两区一岛”改革试点和“两大区、七小区“扩大试点,范围涉及全国14个省区直辖市,约33%的低空空域由过去的全程管制调整为按照管制、监视、报告三类不同屬性实施分类管理使用。当前,国家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国家建设和空防安全,着眼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管理,坚持军民融合,坚持综合配套体系发展,逐步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安全顺畅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低空空域改革提供支撑。因此,我们要做到:

一、明确标准,精细化管理空域资源。

总的想法是“管住该管的,放开该放的”,一是明确空域划设标准,管制、监视、报告空域怎么划设、范围大小如何确定等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视情视地灵活划设;二要明确空域准入标准,低空用户要使用管制、监视、报告不同类型的空域,其准入条件要有明确区分。三要明确申报时限,针对不同情况,对飞行计划的申请或报备时限有所区分,空域管制程度越低,申报使用的时间越短。

二、简政放权,提高空管运行效率。

在受理途径上,推行归口办理,低空用户只需军民航一家申请或报备飞行计划;在申请程序上,涉及管制空域的飞行活动,须飞行计划和空中交通管制许可申请与批复,长期飞行计划只做一次性申请,只涉及监视、报告空域的飞行计划,报备后即可实施;在审批权限上,使用或涉及使用管制空域的飞行计划,由军航管制部门审批,仅需民航提供空管服务的,由民航空管部门按级审批,并通报相应的军航空管部门,杜绝以“报备之名行使审批之实”现象;在空域灵活使用上,实行重点保障、动态管理,优先保障军航战备训练,可临时调整三种类型空域,适度放宽低空空域使用权限。

三、多措并举,维护好空中飞行秩序。

以“黑飞”为典型的违法违规飞行对空地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必须采取强力措施严加整治。一要综合施策、形成合力,由民航、公关、海关、工商、体育和军队等单位分兵把守,各负其责,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作用,尽量将此类飞行“捂”在地面,防止将安全隐患带到空中;二要依靠科技,加强防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航空器实施管控,增强对航空器管控能力;三要防惩结合,加大处罚力度,根据违法违规飞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明确相应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结束语

发展低空空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制建设、机制改革、空域划设、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等,需要各部门各系统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总之,低空空域的发展是我国航空事业腾飞的基石,只要促进完善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相信我国的航空事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Annex11:Air Traffic Service,2001

[2]郑孝雍.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通用航空强国[J].中国民用航空,2010(10)

[3]杨勇,隋东.我国低空空域改革和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