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8-06-05陈杰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新课程学科

陈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接受。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再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刻的理性。教师用丰富有感情的语言分析讲解课文,能够调动学生的感情,使之与教材、教师之间达到感情一致,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出来。

1.以小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开发教学内容。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的作用很大。因为兴趣和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关系密切,儿童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使其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占优势。在这条件下,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发现,培养强化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创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放式教学中,只要是学生有浓厚兴趣又有利于教学的,教师就可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语文汉语拼音和集中汉字两部分知识时,有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不高,原因是教材内容的安排形式单调了一些。于是,他们在每节语文课中为学生补充带拼音的诗词和小故事,有的在讲汉字时,还编排了含有这个字的成语或四字俗语。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丰富了词汇。运用了汉字,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心灵深处对语文的爱好。

2.课堂教学目标要具有整合性。

语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参范例中《万年牢》一文教学目标表达为:

(1)能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并画出作者对父亲的尊敬的句子。

(2)能说出课文中主要叙述了哪些事件,并说明哪些事情略写,哪些事情详写及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3)能围绕父亲做糖葫芦所讲的事情中感悟到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不难发现,现在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我们教者兼顾三个纬度,学生在找出句子,整理内容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作者记忆中的父亲的形象,已体验到了作者对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的敬重之情。

3.以语文学科为基点,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互补。

新课程改革提出:“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超学科、综合性的学习基础之上的。所谓学科的界限不应当是实线和直线,而应该是虚线和曲线。”在此目标下,现代语文教育应融入“大教育”的框架之中,既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基础和支撑,又将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视为语文学习的过程。以语文课为信息之源,纵横延伸,立体展开,引进与课文相关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认知框架,最后达到同化课文,改变并发展学生认识结构的目的。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4.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开发教学内容。

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还将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那将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要是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具有实效性且丰富多采。除了让小学生交流自然信息之外,还交流社会信息、生活信息、效果会更好。社会信息可以小到班级中发生的好人好事,大到国家、世界的新闻事件;生活信息可以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趣事与同学一起来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等等,以此将语文教学面向生活,同时开发教学内容。

5.教学方式的互动性、灵活性。

语文新课程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在课堂上,不管是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呈现的都是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着教学内容,获取着新的发现,最终达成共识、共享、共建,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主体上,既有教师讲,学生听;也有学生讲,师生听;既有小组合作探究,已有组间争辩对抗。在座位方式上,既有马蹄式,也有圆圈式;在學习空间上,既有室内封闭式课堂,也有室外开放式课堂。一切变化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而定。

6.课堂教学要有活动性。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重视陶冶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将小学生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新课程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