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彩风景画中光的主观性表达

2018-06-05崔方楚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观性

崔方楚

摘要:水彩之美美于其水、色、光三者相融共生。水之韵,色之象,光之魂所呈现出来的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赋予我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感悟。光是画中的灵魂,它在水彩风景画中的实际需要,构成需要和情感表达需要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观的运用光进行水彩画创作已经成为了画家们的重要绘画手法之一。画中的光远不是客观物象的光,而是艺术家通过真挚情感与丰沛想象创造的高于真实的“心灵之光”。在以透纳为代表的水彩风景画中,主观的处理光,使画面呈现出活泼自由的画面意象以及微妙至深的情感蕴味,发人深省。

关键词:水彩风景画;光;主观性;精神性表达

“在黑暗中开黎明”[1],有了光,便有了形状、空间、结构、体积、色彩......它使万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生命。“绘画之光”是艺术家将哲学思想中的“理念之光”和科学范畴的“自然之光”具体化、观念化和美学化,并运用于作品之中的精神产物,“绘画之光”兼具视觉再现和精神隐喻两种属性,统领造型、色彩、质感等,并用以表现画家观念和情感的艺术直觉。光、色、形等等作为绘画重要的组成要素,即需要绘画者按需分配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自己的个性语言,进而达到准确表达物象的内在精神和绘画者的主观情感之意图。

一、光在水彩风景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光在某些传统水彩风景画中的造型功能

既言之“造型”便早已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写。作为造型要素的“空间、形状、结构”是一幅水彩风景画中重要的表达要素,必须通过光得以实现。在传统的水彩风景画中,画家们注重用光表现物体的具体轮廓,实现再现真实物象的形状、比例和透视关系。

在水彩风景画的造型观念中,对光的如实描绘是再现三维空间特征的必要条件。画家通过明暗、透视和色彩规律来描绘光的节奏,以此来表现水彩风景画中的空间感,注重光对空间形象的塑造,强调水彩风景画中空间视觉的真实。光的这种作用较多的体现在传统写实水彩风景画当中,其中17世纪的荷兰风景画十分具有代表性,如作品《士巴女王的出航》,整幅画面造型严谨,有很强烈的真实感。

(二)构图与光

在一幅画里作为造型要素的光至关重要,而其形式美是其后期打造的基础。艺术家创作时依据题材或主题的需要适当的安排画面形象,包括形、色在内所有因素的位置经营,即光落在画面上时的方圆、侧正以及由此衍生的强弱、疏密等关系的经营。

(三)色与光

牛顿早已告诉我们有光才有色,色彩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光的变化。我们必须知道一般情况时,光线照耀下物体颜色的呈现,这是认识自然规律,进而运用规律甚至加以改造规律,使光的主观运用合乎画理。光与色的变化是水彩风景画写生和创作的重要表现内容,它不仅可以描述自然界的色相,更可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或夸张或联想或反其道而行之,升华出水彩画“彩”之境。

二、光在水彩风景画中意境的营造

(一)光源色对画面意境的营造

光源色几乎决定着画面整体的色调,因此,我们既可以利用自然光线进行水彩写生,同样可以主观运用光源色进行水彩画创作,这在透纳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以火光、月光、晨曦等营造画面意境和氛围。这样的光源始于自然,又为我们亲身经历,生动感人的画面气氛之营造应运而生,激荡我们的创作思潮。例如在他的作品《1834 年 10 月 16 日国会大厦火灾》中,以升腾着的火为光源色,橙黄色火光冲击着天空的普蓝,衬托了这场火灾的突如其来和无法抗拒的力量。湖光反照,向着观画者延展开来,加之画家有意加强表现的威思敏思特大桥,凸显了大火引发的灾难性。

(二)不同强度的光对画面意境的营造

光线的强弱对比可以产生画面空间的“不均匀”照射,强化物体的空间特征,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强弱光线的布局安排对观赏者具有一定的指引性,直接突出画眼。强弱对比中,暗部神秘,亮部欢畅。在水彩风景画中,尝试着去表现不同时间段的风光会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强度的光对画面意境的營造。在萨金特的《葫芦》中,画家借助中午明亮的光线表现了葫芦的生命力。在怀斯的作品《星期一的早晨》中,我们感受到晨曦当中一片静美的世界。同样,莫奈的组画《干草垛》和《鲁昂大教堂》,于同一地点面对同一物象分别于不同时间段进行表现,营造出了不同的画面意境和氛围。

(三)不同方向的光对画面意境的营造

光有线性特征和方向属性,通常可分为顺、逆、侧、顶、底等光。顺光时物体的投影弱化,凸显画面的平面特征;逆光中由于物体大部分处于阴影当中,所以暗部存在着微妙的色彩变化,具有含蓄的美;使用侧光时,可以更好的凸显物体的体积感,将投影巧妙组织起来,融入到画面的整体中去,使画面凝重而对比强烈……艺术源于生活,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观察不同方向光线照射下物体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在大脑中存储记忆,更需要运用规律设计不同照射方向的光,实现我们的艺术创作。

三、以透纳为代表的水彩风景画中“光”的主观性表达

威廉·透纳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早期水彩风景画中卓越的代表,擅于捕捉瞬息变幻的光与色,表现出活泼自由的画面意象以及微妙至深的情感蕴味。透纳感于自然变幻之壮美亦以自然之真物化我心,在人类风景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透纳作品中光与色的表现

光是透纳作品中的灵魂所在,《海上渔夫》:以月光为魂,天空和大海的色彩深沉却无曾凝滞。渔夫的船艇压不住大海的动荡,我为渔夫置身其中而局促不安。海纳百川,或许此刻透纳感叹:只有虚无的月光为他截取了如此动人的一幕。在《巴特米尔湖》中光又是大气之魂,整幅画中都有空气的流动,有气息才有感召的生命力。

透纳注重对画面整体氛围的表达,光在其中转化画面气息,融汇着画家对物象生命的深情表达。在作品《雨,蒸汽和速度——开往西部的铁路》当中,画家不拘泥于具体轮廓的描绘,模糊地边缘化处理,表明了朦胧有蒸汽的雨天,工业革命提升的高速无法明晰具体的轮廓,画面真实又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主观性
基于科创节平台的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语法教学的新思路
中西方社会性灾难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对比研究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