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新生心理适应分析及家教对策探析

2018-06-05黎琼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黎琼珠

摘 要 对于刚刚踏入小学生活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都面临着各种的困难,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困难,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障碍。本文主要探讨小学入学新生容易产生的学校适应障碍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

关键词 新生适应 适应障碍 家教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当孩子告别了幼儿园,背上书包,怀着紧张、高兴而好奇的心情跨进了小学校门时,崭新的生活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将开始参加学校集体生活,进行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父母,心情也一定异常的兴奋,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担忧:小家伙能适应学校生活吗?他会处理好跟小朋友的关系吗?老师是不是会喜欢他?孩子学习将会怎样?

的确,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这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的活动方式、生活规律、周围环境与过去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都使儿童感到不适应:有的身体明显地消瘦;有的因完不成作业而忧心忡忡;有的因不熟悉新伙伴而感到孤独;个别孩子甚至产生“恐学心理”。 而这些不适应会直接影响新生对新环境的认可,对自我的肯定,对新的学习生活的信心。作为孩子的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使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一转折期。

小学入学新生适应不良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学习上的不适应

很多孩子开始对学习充满热情、充满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并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不再愿意学习,不愿意做作业等等。

原因:他们不明确学习的目的,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他们只是受学习活动本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如新书包、新课本、新教室、新老师等这些事物的吸引而对学习感兴趣。但是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当他们对这些事物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随之减退。加上教学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每天要完成定量的作业,错了必须改正,学校还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有的学生就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因而对学习表示厌烦和不耐心,甚至厌学或害怕学习。

2生活上的不适应

部分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理能力,依赖性强,往往没有大人在身边就显得不知所措。例如:扫地的时候,扫了半天都没有把垃圾扫到垃圾铲里,经常漏了作业没有完成,书本经常乱塞到书包里。而住宿的学生还要面对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等等困难。有个别学生连什么时候上厕所都没有把握好,还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这些学生由于对学校生活制度不适应,又受到学校庄严气氛的影响,所以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或者出现压抑、拘束、无所适从等心理。

原因:由于部分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如妈妈帮孩子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甚至帮他穿衣服、穿鞋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依赖的性格。到了学校凡事都要学会独立完成,当没有大人在他们身边帮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焦虑不安的情绪。

3交往上的不适应

一方面,是儿童与老师交往产生困难,总觉得老师不如家长那么宽容,那么亲切,在心理上与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老师一起感到拘谨、畏缩,不像与家长在一起时那样坦然、放松。平时有话也不敢向老师诉说,沉默寡言。来到学校,内心有一种失去温暖的冷漠感。另一方面,是儿童与新同学间的交往产生困难。他们与幼儿园的好朋友分开之后,各自来到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面对的是陌生的新同学,在没有与新同学建立友谊之前,他们不免有孤独寂寞之感,虽然他们心里很想结识新同学,但又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内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另外他们在交往活动时很容易产生磨擦,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互相吵闹、打架。这种低水平的人际交往显然影响了新生对学校生活的悦纳。而一些性格内向、动作、反应相对迟缓或口吃、发音含糊不清、讲话带口头语(如“这个,这个”)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排斥或欺负,产生人际适应障碍。

原因:在交往方面遇到困难的入学新生多半是由于自身的个性气质的影响。这部分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内向、自卑,不善于表现自己,也不善于主动与同学交往,因此他们在交朋友方面就比较困难。另外是由于自身的某些缺点的影响如动作迟缓、口吃、发音不清等。

家教策略:

(1)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有一个家长希望从小就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把孩子的周末都安排得满满的,如在家里练书法、弹琴、阅读……很少带孩子到公园玩,去探访亲戚朋友,也不欢迎其他孩子到家里玩,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或者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虽然他的孩子成绩还是不错,但性格就特别内向,也不善于与人交往,朋友很少,经常郁郁寡欢。对于刚入学的新生,父母不宜过早的扼杀了他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应多带他们去玩,多接触陌生人,鼓励他们多交谈,多欢迎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这对于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2)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他们一般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细心的家长能从孩子的表情动作里知道孩子的心情变化,成功的家长能用同理心来对待孩子(同理心是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并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如生气、伤心、害怕。如果家长能對孩子的情绪加以有效辅导,能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和长大后成为更成功、更快乐的人。例如在放学的路上或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请孩子叙述一下入学第一天的情景,或者引导孩子说说老师和同学,说说遇到的有趣的事情等等,家长的关心能坚定孩子走向新生活的信心。

4学校恐怖症

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平时身体很好,可是每到上学的时候,不是头疼就是肚子难受。开始家长以为孩子身体不舒服,就答应他在家里休息。后来家长发现,只要允许他不去上学,他的病就立刻好了。于是家长不再理会他的要求,该上学的时候就催促他上学。但是他去了学校就经常躲在厕所或其他地方不去上课,家长用大骂、哄劝都没有用。

原因:一个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是对学校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造成;也有可能是学习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家长老师要求过于严格造成;另外有可能是在学校里有过创伤性的经历,或受过恐怖的刺激,对学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后也有可能是自身有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如口吃的同学害怕老师提问、成绩不好的同学害怕考试,腿有毛病的同学害怕上体育课等等。

家教对策:

(1)及早发现,给予及时的帮助与矫治。矫治不能采用简单的威逼和恐吓的办法,这会加重儿童精神负担,使恐惧症更加严重,俗话说:“心病需要心药医”采用心理疗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对他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他进行心理治疗。

(2)家庭学校密切配合,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害怕上学的原因。如果孩子是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家长老师要求过于严格造成,那就应适当的减轻他的学习负担,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标准,努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如果是由于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那就需要在儿童入学之后,多给儿童一些过渡的时间,让他们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对于某些有缺陷的学生,要给予特殊的照顾,既要理解这些儿童的特殊心理,又要鼓励他们发挥其他方面的特长,努力进取,取长补短,并且让老师教育其他学生不能歧视和嘲笑有缺陷的同学,鼓励同学间要团结友爱。

(3)使用药物暗示疗法。对于极少数一上学就会身体不舒服的学生,可以用药物暗示疗法,如给蒸馏水说是补脑汁,这样会有缓解作用,能有效消除心理障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因此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让自己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参考文献

[1] 司锡龄,杨良志.给小学生家长的100条建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谭欣.知心术:面對上小学的孩子[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M].花城出版社.

[4] 郑海媚.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7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