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

2018-06-05周宏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象青少年校园

周宏萍

摘 要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女生间的欺凌现象越来越多,校园欺凌不仅给被欺凌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也会影响欺凌者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分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及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原因,提出了遏制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 欺凌 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由一个或多个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孤立、侮辱、打骂等方式来损害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身体、心理或财物的行为。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逐年增多,尤其是中小学,花样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恶劣,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1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1.1言语欺凌

这种欺凌方式被视为一种软暴力,主要表现为辱骂、羞辱、讽刺对方,故意传播谣言等。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一些同学给别人起带有讽刺意味的外号,或者取笑某一同学的缺点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把双刃剑。语言温和、用词得当会有激励的作用,污言恶语的伤害则远远超过了身体暴力。看似一句平常的玩笑话,但是却很有可能伤害了对方的人格和自信心。

1.2身体欺凌

身体欺凌就是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的暴力行为。一般来说,欺凌者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的人,对于那些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利用自身的“优势”简单粗暴地来解决。在校园里会发生身体欺凌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当同学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强势的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对弱势群体施以暴力;二是看不惯一些人的一些行为时,就可能找茬推人、打人、踢人;第三是针对弱势群体抢钱等。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身体欺凌占多数。

2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原因

2.1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的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有时需要发泄自己多余的能量,但是由于其心理上还不成熟,有时就会为了“面子”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一些较为懦弱胆小,或者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学生,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与男生顽皮好动、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直接相比,女生通常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或达到某种目的。青春期的女生敏感多疑,嫉妒心理强,情绪变化大,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心烦意乱乃至情绪失控,通过欺凌等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

2.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家长个人修养不高,有很多不良习惯和嗜好,比如打牌赌博、抽烟酗酒、欺负弱小等;还有些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因为夫妻矛盾或其他家庭冲突在孩子面前打骂,甚至有些家长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些家长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造成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攻击性强、性格野蛮粗暴等不良影响。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再重组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来说,孩子们通常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变得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和信赖感,更易受到欺凌或者去欺凌他人。

2.3学校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有许多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的校园欺凌监督机制,忽视了对师生的安全管理。校园欺凌容易发生在学校比较隐蔽的角落,这些地方很少有人经过或者有保安巡视,不易被发现。一些学生就利用学校监督不到位的漏洞来欺凌同学。许多初中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压缩或者取消诸如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课程,将这些课程的时间用来学习语数外。

3减少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对策

3.1完善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体系

这种方法是从根源上解决校园欺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校园安全保护的专项立法,明确划分各个责任主体,建立一个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防范体系。对校园欺凌者进行严惩,必要时可以降低严重犯罪的责任承担年龄;发挥信息社会的特点,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建立一个反对校园欺凌的交流平台或App来实现多方的互动交流。

3.2加强校园安保管理

学校应该建立事前预防、事后处理的预警机制,如设置校园欺凌举报信箱。在校园里开展反欺凌的宣传活动,通过讲座、教育影片等方式告知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有计划地开设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课程,宣扬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宣传榜样的事迹;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召开校园欺凌报告会等方式,讲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并带领教师学习如何预防、应对校园欺凌,激活教师的防范意识。

3.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

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欺凌他人是不道德的、不正确的行为。通过人格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会导致不少学生认为向老师报告也没用,继而在欺凌时保持沉默。因此教师也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努力和学生构建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3.4注重家庭教育

欺凌问题与家庭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父母间的交往方式、亲子间的交往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研究表明,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父母的职能发挥的不够等现象。父母不能只作为“经济提供者”,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亲子间的沟通对于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青少年来讲,必须注重保护自身的安全,遭遇欺凌时,要学会反抗,积极寻求帮助,及时告知教师、家长;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教师应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多与学生沟通;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爱.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6(03):66-68.

[2] 刘阳.初中校园欺凌现象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249+251.

[3] 徐玉斌,郭艷艳.校园欺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06):53-57.

猜你喜欢

现象青少年校园
青少年发明家
猜谜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