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诸城地区蜥脚类恐龙足迹研究

2018-06-05张琪

神州·上旬刊 2018年5期

张琪

摘要:在中生代时期,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陆地动物,在侏罗纪时期分布十分广泛,且进化发育也相对较成功。蜥脚类的足迹分布广泛,如我国的山东诸城便是重要的分布地之一。基于此,文章主要以山东诸城地区为例,对蜥脚类恐龙足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蜥脚类恐龙;山东诸城地区;棠棣戈庄;白垩纪时期;侏罗纪时期

前言:

恐龙属于大型的陆地生物,产生于三叠纪后期,并侏罗纪时期发展到鼎盛。该生物一直都是世界生物研究领域中的焦点内容,而在恐龙学研究中,恐龙足迹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同样受到了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1恐龙行迹特征探索研究

1.1黄龙沟蜥脚类恐龙足迹

在黄龙沟恐龙足迹研究点中,一共发现了蜥脚类恐龙足迹三处,研究人员对这些足迹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从试验测试结果以及现场的观察情况来看,该地区的恐龙行迹特点为:后足较大,形状类似椭圆,脚趾清晰度较低,前足类似于圆形,深度要浅于后足,在个别足迹的周边会有凸起的边缘,整体足迹较窄。

目前,保存最完好且长度最长的足迹是由25个后足和22个前足共同构成。其中,前足主要以马蹄形和圆形为主,而后足则以卵圆形为主,相比之下,后足的清晰度更高。后足整体宽度要小于长度,均长约为84.5cm,均宽约为76.05cm,而前足的均长约为50.56cm,均宽约为45.58cm。通过对现场的足迹进行观察,研究人员源可大致的推断出恐龙的臀高,如对前足足迹长度进行计算,能够得到臀高为2.05m,而对后足足迹长度进行计算,能够得到臀高为3.40m,最后得出恐龙的的体长在8.15m~13.55m之间[1]。

1.2棠棣戈庄蜥脚类恐龙足迹

在棠棣戈庄恐龙足迹研究点中,一共找到蜥脚类恐龙足迹3条,其中,有两条可判断出是小型蜥脚类恐龙留下的足迹。在一条拐弯的行迹中,能够清晰辨认的足迹一共有26个,呈明显的四足行走状态,而180°的转弯,是这条足迹最突出的特征。足迹清晰完整,以卵圆形为主,部分脚印呈前后交叠状态,但无法对足迹的宽度进行确定,因为这极有可能与蜥脚类恐龙转弯行走有关。

在此行迹中,恐龙后足的足迹以椭圆形为主,足宽要略小于足长,足均宽为25.5cm,足均长为30.4cm,前足和后足的面积比例为1:3.58。在足迹的前方,发现3个“V”型抓痕,目前保存相对完好,整个足迹向外偏转,宽度较窄。由于当时的地表较为松软,因此,恐龙脚趾的足迹出现了被周边基质包卷和拖拽的现象。结合蜥脚类恐龙前足足迹的长度,能够推断出恐龙的臀高约为0.65m,而结合蜥脚类恐龙后足的足迹长度,推算出的臀高约为0.25m,最终计算出恐龙的体长在2.58m~4.56m之间。

在其中的一条短足迹中,清晰度较高的足迹一共有9个,同时也是较为突出的四足行走状态。但这一条足迹的保存状况并不十分完好,但可分辨出恐龙前足足迹为卵圆形,且部分足迹前、后足叠加。经测量可知,该足迹宽度中等,后足长36.6cm,后足宽度为30.6cm,恐龙前足长度22.56cm,前足的宽度约为13cm,前后两足的面积之比为1:3.35。

2讨论分析

2.1蜥脚类造迹恐龙分类

对于黄龙沟恐龙研究点中的恐龙前后足面积进行分析对比可知,其中一种类型是前后足大小区别不大,面積之比为1:1.3;而另外一种则是前后足的差异较大,前后足正比分别为1:2.8和1:2.7。

同一种类型的恐龙,其行迹的宽度也基本固定,因此,在对蜥脚类恐龙足迹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一般可将其足迹的宽窄作为主要依据和参考。在恐龙异速增长的过程中,体型将直接决定了其足迹的宽窄度。基于上述,足迹越宽的恐龙,则其体型也会更加庞大。由此可推断,黄龙沟恐龙研究点中,至少存在着2种蜥脚类恐龙。而通过上述观点,也恰好验证了恐龙喜欢群居的生活习性。

在该研究点中所呈现出来的恐龙足迹,基本上都是靠近于河岸,其中,最长的足迹是垂直于河岸,但足迹的深浅变化却无规律可循。若岩层的基质成分恒定,且地势相对平坦,则越是靠近与河岸的足迹,其深浅度就会越深,这主要是因为地表含水量多的缘故。由此可推断出,恐龙足迹在形成的过程中,地表并非十分平坦,个别位置的地表基质甚至还会存在差异。

通过对山东诸城几处蜥脚类恐龙足迹研究点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发展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前后比值在1.3~4.2之间。之前有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蜥脚类恐龙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前足和后足将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各个时代恐龙足迹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侏罗纪时期蜥脚类恐龙的前后足差异要小于的白垩纪时期。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蜥脚类恐龙的前足不断变大,由此也缩短了与后足之间的差距。但在山东诸城地区,发展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却不同于上述推理[2]。

2.2白垩纪时期蜥脚类恐龙发展变化对比

通过对山东诸城蜥脚类恐龙的足迹进行对比,发现在白垩纪早期,蜥脚类恐龙体型通常较为庞大。另外,在该时期中,山东诸城在气候方面也出现了较大波动和变化,如逐渐从湿润温暖变得干燥酷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气候越来越干燥,在该气候状况之下,也对蜥脚类恐龙的生存造成了直接影响,甚至已不适合生存,如此才导致了蜥脚类恐龙物种的更替和演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以山东诸城地区为例,对恐龙行迹特征进行了探索,并讨论了蜥脚类造迹恐龙分类以及白垩纪时期蜥脚类恐龙发展变化。总之,恐龙足迹的研究是恐龙物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研究实践,可对以往研究史上的空白进行填充,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全新尝试,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早白垩世中期超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J].古地理学报,2014,1544:467-488.

[2]王宝红,柳永清,旷红伟,等.山东诸城棠棣戈庄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5,154:45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