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国学”

2018-06-05吴乃增

神州·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重要性策略

吴乃增

摘要:中華国学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至宝,其不但是汉语国学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传统文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力量。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国学”为介绍对象,首先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中华国学”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灵活运用“中华国学”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详细策略,也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华国学;重要性;策略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们开始认识到汉语教学中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并确保汉语教学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就必须通过国学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这不但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达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关键之所在。作为我国语言、历史以及文化的结合体,“中华国学”不但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至高的精神境界,其文化价值甚至人文艺术价值更是难以预估。[1]为了进一步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灵活运用国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程。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最早起源于汉代时期,并于唐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唐朝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对于周边的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更是有许多外国留学生以及学问僧千里迢迢来唐朝学习汉字与传统文化。鸦片战争过后,一些英国人开始认识到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中文教材,并且第一次出现了中文系。新中国建立之后,除了苏联之外,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都陆续与我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同时这些国家也派来了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1980年,中泰两国也开始在教育方面取得合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截止到2015年,已经有超过200个国家与我国取得了语言上的学习与交流,更是派来了众多留学生到我国学习语言与传统文化,这也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在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中华国学”的重要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中华国学”不但是教学阶段与环节的需求,更是文化传承以及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的客观要求。为了进一步阐述“中华国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文试着以《论语》为例,简要阐述中华国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1.实现高尚人格独特的吸引力

提到《论语》,大家都难免会想到孔子,作为影响世界的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不但在当时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历史性作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艺术财富,在《论语》中,许多言论至今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韵味,值得人细细学习与揣摩。[3]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对于孔子的个性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入了解,留学生们普遍对于孔子这个人物形象的人格力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来自于孔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具有古代意识的启蒙热诚,而这些都是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所不具备的,所以可以说具有非凡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留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看法对孔子的教学理念以及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等角度进行了学习,发现了孔子独特的魅力。比如某留学生在学习论语后曾经这样说,他在中国生活过程中发现中国人很含蓄,既不愿意过分张扬自己,同时也不爱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缺点,但是孔子的言论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他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这种态度太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另外,孔子在那个时代所起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统治的作用,其更是一个时代“圣人”的象征。就像一些学生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并不认为两千年前的普通民众能够明白孔子的话语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但是他们知道,这个人是孔子,他的话有道理,得听,这就足够了。通过研究孔子,许多留学生都对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被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化创设了条件。

2.构建文化学习的桥梁

汉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语言,其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具有许多不同的表达艺术形式,这些形式或含蓄委婉,或生动形象,甚至会出现词意完全不同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独特的历史事件总结提炼出的词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传达其关键的信息,导致汉语言教学难度相较于其他的语言教学更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当前也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开始学习和研究汉文化与汉语言,他们中大多数都想通过研究这个儒道文化的风雅之国到底经历了怎么的文化转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中国,看懂现在的中国人,更好的学习汉语与汉语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学生会对孔子形成一定的个人崇拜,所以通过这种崇拜作为指引,通过孔子不同时期的理论来进行教学,从而可以引出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故事与经典典故,更可以最大程度的向学生展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生活风貌。[4]另外,类似于《论语》的中华国学当中使用了大量的文言文语句,这些语句用词精炼、考究,这对于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样具有一定的帮助。

3.更容易取得心灵上的认可

中华国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学,不是因为其精美,更不是因为其高深,却是因为这些文化在我国能够传承千年,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道理,其中“心灵上的认可”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像孔子的《论语》一样,通过丰富灵动的对话,不但形式别具一格,更是在对话中道出了很多的道理,这些道理在封建时代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所以被一直传颂到了今天,而今天这些道理同样适用,那么就会继续传承下去。相应的,在教学中这些知识展现给留学生后,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学习经验来体会论语当中的精妙之处,进而获得心灵上的认可,为奠定学习汉语言与汉文化的基础创设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参与对外汉语学习的留学生都是成年人,这些学生中更是不乏有工作多年来学习汉语的人,所以他们对于生活的艰辛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理念层次也要比我国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要高的多。换句话说,一旦突破了语言的限制,这些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领悟到孔子所说的话的“精妙”之处,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国学不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现状的,是符合发展的客观需求的。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灵活运用“中华国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

1.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我国正处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想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就必须重视“中华国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而这显然与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密不可分。笔者认为,要想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就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言文学学识。

尽管《论语》这样的国学经典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属于较为简单的类型,但是其同样要求教师要掌握较高水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否则往往难以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我国的传统教学途径中,教师可能会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听不懂的部分也大多会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解决,但是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很多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问出一些看似奇怪但是却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他们会问“我说汉语”与“吾言汉语”有什么区别的问题,[5]同时也会问什么时候会用“也”,什么时候不用的问题,更会问“尔等”与“你等”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是不会提及的,但是在留学生的文化意识背景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却是理所应当的,所以要想提升汉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学识,从而更为轻松的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问题。

其二,深厚的文学功底。

在汉语言中,语言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文学是一种对于语言的发展与提炼,所以其在文化艺术形式上往往会表现的比较的丰富,更是会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的特征。在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形式与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国学经典作品中的一些语句,不但十分的精炼更是十分的巧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数次推敲得来的,所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夫子温、良、恭、检、让以得之”,通过五个单独的字就将整个任务的形象完全表现了出来,不但有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特征,同时描绘的十分形象生动,这对于实现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于这几个字的理解不深入,往往无法实现其教学的效果,也就影响了学生对于这几个字的理解。

其三,丰富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吸引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关键,同时也是其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思想与艺术形式的关键。在应用国学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同的国学典籍的特点、优势以及其应该应用于教学的哪一个环节或者阶段,这对于提升国学教学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词,只要能够了解到这句话的本意,学生往往就可以了解其含义,但是对于曹操写下这首诗时的历史情境以及背后的情感寄托却知之甚少。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给学生来一场生动的三国演义故事会,相信一定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目光,从而激发其对于汉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更好的理解这句诗词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2.选择更加科学的教材体系

科学的教材体系体现在科学的内容上,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较强的趣味性。

教学的目的是传教、授业、解惑,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首先勾起学习者的兴趣。[6]在进行教材体系的挑选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国家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和兴趣倾向进行选择,比如针对西方国家而言,他们对于瓷器以及传统封建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而日本和韩国的留学生则对于中国的近现代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感兴趣,通过针对性选材,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有代表的故事以及历史事件来进行讲解,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

其二,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更是民族交往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在教材中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才能够展现出语言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语言的教育意义。通过突出中国文化特色,留学生们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名胜古迹,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对于宣传传统历史与文化也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三,一定的实用性。

利用国学开展教学,必须要重视“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选择了一些较为偏门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晦涩难懂同时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往往没有教学的实用价值。另外,针对学生的阶段选择合适的教材,如果过于浅显也同样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培养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冲击。

汉语作为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语言,在针对一些东方国家而言尚且还好,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无论是在发音难度、书写难度还是在辨识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我们也会称之为文化冲击。由于文化冲击的客观存在,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感受到了氛围不适应以及授课模式难以接受的情况,甚至导致厌学。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也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排解郁闷的情绪,正视文化冲击的存在并努力克服。

其二,杜绝断章取信的学习方式。

任何国家的历史都具有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坚决杜绝断章取义的情况发生,比如一些人认为“中山装”就是我国绝对的正装,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依然存在和延续等等。这些错误的判断往往都是断章取义的结果,需要在教学中予以更正。

总结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中华国学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保持国学中的优良文化对于学习者的吸引力,更是可以构建起文化交流桥梁,同时对于取得学习者在心灵上的认可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也试着从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选择更加科学的教材体系以及培养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实现“中华国学”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创设条件,为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颖.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论语》教学内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赵智广.国学思想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姜东润.孔子学院与世宗学堂的比较分析与未来发展[D].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重要性策略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