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

2018-06-05马琳玲

神州·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文物保护

摘要: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如何妥当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

關键词:文物保护;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在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文化建设已经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的文物保护,亟待引起重视。

一、保护文物古迹可促进文化发展

(一)保护文物古迹就是拓展文化传承的显示环境,保护民族的基本文化习性与民族精神的传承环境,揭示人类文明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特色,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使民族文化传统与人类现代文明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保护文物古迹,推进文化传承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不竭的源泉。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保护好利用好它,使其尽量完好无损的展现在游客面前,从而吸引公众游览参观,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三)文物古迹是推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保护文物古迹,实施文物古迹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原始风貌,以及通过技术水平与保护手段的结合,使文物古迹本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相适应,推进人文环境的改善,使各级政府、企业、群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利益相一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文物古迹的保护

正因为文物古迹在思想文化发展、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又由于文物古迹是历史上造就的,一经破坏就不可能再得,所以需要我们进行补救保护。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文物呢?

(一)应当充分认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的“建设性”破坏行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二)狠抓文物法规宣传和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本来有法可依,但目前肆无忌惮地破坏却又无法控制,究其原因,文物法宣传力度不够,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对破坏者的惩处力度不足,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群众的文物意识相对较弱,所以以各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在社会上形成“保护文物光荣,破坏文物可耻”的风尚。同时,通过在各个文物点、寺院现场讲解的形式,让广大群众和僧人充分理解文物的涵义,认识文物工作的重要性。每年定期举办“文物宣传月”“文物宣传周”、“国家文化遗产日”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政策。加强文物宣传工作,坚持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网站等新媒体并用,开展深入细致,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三)对文物的保护体现了民众的觉悟和责任感,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大张旗鼓的给予奖励。重奖有功单位和个人,营造良好的保护文物的社会氛围,可以设立业余文保员,制定安全预警,加强安全巡逻。对那些破坏,盗窃文物古迹者给予重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作为文化建设应每年有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有必要设立“文物保护基金”,吸纳社会、群众、企业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加强人才培养和文物研究工作。

三、发展经济建设可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各地方文物古迹众多,而政府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于众多的文物古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文物藏品和古迹因无经费进行维修与保护而损毁甚至消失。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恰当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首先,两者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和挖掘旅游资源时,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对文物古迹过度开发,加之保护的意识和力度不够,使它们承受了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应对文物古迹进行适度的开发、最大限度延长它的寿命,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蕴含的价值,推动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而把它封存起来,和人世隔离,为保护而保护,这样就使文物失去了意义,进而影响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

另外,经济发展了我们不能忘记文物古迹的功劳,应该加大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使其成为一棵常青树,不断的为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发挥其独特作用。否则的话,一旦文物古迹受到破坏甚至毁灭,则经济建设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总之,发展经济建设与重视文物保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只有平衡协调好发展经济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重视文物保护,才可能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反之经济发展了我们才能具备充分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

参考文献:

[1]《文物保护管理概要》李晓东文物出版社

[2]《考古文物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3]《怎样识别和保管文物》赵全古

作者简介:马琳玲(1979.11)民族:傈僳族,籍贯: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职务:地上文物调查员,职称:馆员,学历:本科,单位: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文体广电和新闻出版局。

猜你喜欢

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