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丙细乳液的制备及其用于自泳漆的探究

2018-06-05谢德明杨珊珊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上海涂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乳胶漆膜乳化剂

谢德明,杨珊珊,陈 晨 (浙江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0 引言

自泳漆是一种新型的特殊乳胶涂料,其基本原理是依靠整个成膜体系与被涂物表面产生脱稳定作用,从而在金属表面快速凝结出成膜物而形成涂层[1]。自泳漆使用时不仅涂装工艺简单、无边缘效应和泳透力问题,具有成本低、污染小(不存在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等特点,而且涂层均匀致密、硬度高、结合力和延展性好,防腐蚀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然而关于自泳漆的公开研究报道极少,在很多方面仍有待研究。

乳液是自泳漆的主要成分,其性能好坏对于最后的漆膜性能有重要影响。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耐水性、耐候性、耐碱性、耐氧性、耐光性佳和臭味少等特点,它与颜料的黏合力高[3],在自泳漆中的应用很广,本研究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丙细乳液,并探究了其在自泳漆中的应用。

1 试验部分

1.1 乳液合成

将装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回流装置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置于水浴锅中,按照以下比例配制混合单体:苯乙烯18.18 g,丙烯酸丁酯15.45 g,丙烯酸羟丙酯3.36 g,甲基丙烯酸1.82 g。用0.18 g过硫酸铵作引发剂,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的水溶液。在四口烧瓶中加入1.55 g乳化剂、0.77 g聚乙烯醇和59.46 g蒸馏水的混合溶液,再加入20%的上述混合单体,在50 ℃下机械搅拌预乳化1 h。升温至一定温度,加入一半上述已配好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引发反应,当液面开始有微弱的淡蓝色并且回流减少时,开始滴加剩余的单体和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温反应40 min,至无回流为止,即得白色苯丙细乳液。

1.2 自泳漆的配制

按照以下比例配制自泳漆:

原漆比例(体积分数):乳液86.70%,炭黑浆8.20%,去离子水5.10%。

自泳漆比例(体积分数):原漆33.76%,去离子水62.00%,过氧化氢1.90%,柠檬酸(5%质量分数)0.34%,冰乙酸2.00%。

1.3 漆膜的制备

配制的自泳漆分别在放置1 d、5 d、14 d后进行涂膜,具体过程是将冷轧钢板除锈除油后,浸入自泳漆中并缓缓摆动,3 min后取出,在空气中停留1 min后,放入烘箱中于80 ℃烘烤30 min,再在180 ℃下烘烤30 min。

1.4 乳液性能测试

红外光谱:将制备的乳液破乳提纯后用Nicolet 670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固含量:分别取3 g乳液置于两个烘至恒重的玻璃表面皿上(平行试验),称量,得干燥前样品重,然后于120 ℃烘箱中烘干,烘烤2 h后称量第1次,此后每隔0.5 h称量1次,直至与前一次称量的质量差≤0.01 g时,取做最后一次测量值,作为干燥后样品重,按下式计算固含量:

稳定性:将乳液静置,观察其表面结皮和沉降情况。用玻璃棒轻触乳液表面,判断表面结皮情况;缓慢搅拌乳液,观察乳液上下部分的流动状态及色泽,判断乳液流线是否均匀一致,是否含有异物,颗粒是否均匀,以确定其沉降情况[4]。

黏度:用旋转黏度计在室温下测量乳液的黏度。

1.5 漆膜性能检测

用测厚仪测量漆膜的厚度;用铅笔硬度法测量漆膜的硬度;用划格法测量漆膜的附着力;用冲击法测量漆膜的耐冲击性能;采用荷兰Ivium电化学工作站测电化学阻抗来研究漆膜的耐腐蚀性能,配制3.5%(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浸泡30 min,95 min,180 min,330 min,17 h,50 h后测量漆膜的阻抗。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图

乳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乳液的红外光谱图Figure 1 The infrared spectra of emulsion

由图1可见,3 000~3 100 cm-1处是苯环上的—CH的伸缩振动峰,1 600 cm-1处是苯环骨架的振动峰,1 450~1 600 cm-1处是—CH、—CH2的弯曲振动峰,840 cm-1处是苯环上两个相邻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峰,700 cm-1、760 cm-1处是苯环上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峰,以上对应苯乙烯链段。2 800~3 000 cm-1处是饱和—CH、—CH2的伸缩振动叠加在一起出现的多重峰,1 726 cm-1处是C=O的伸缩振动峰,1 378 cm-1处是—CH3的伸缩振动峰,1 157 cm-1处是C—O—C的伸缩振动峰,1 028 cm-1处是—COO的伸缩振动峰,以上对应丙烯酸丁酯链段。1 064 cm-1处是间同立构峰,3 400 cm-1处是端羟基的伸缩振动峰,由红外光谱可以确定该聚合物乳液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

2.2 搅拌速度对乳液的影响

搅拌速度对乳胶粒的直径、聚合反应速率和乳胶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5]。搅拌速度太快,单体被分散成更小的单体液滴,表面积变大,在单体珠滴表面上吸附的乳化剂量增多,致使单位体积水中胶束数目减少,直接结果是乳胶粒数目减少,导致反应中心减少,进而导致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另一方面,搅拌速度太快时,体系中的空气增多,对反应有阻聚作用,也使反应速率降低[6]。过快的搅拌速度还会增大乳胶粒的动能,超过乳胶粒之间的斥力或空间位阻时就会产生凝胶,甚至发生破乳[7]。搅拌速度的影响见表1。

表1 搅拌速度的影响*Table 1 The effect of stirring speed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300 r/min的低搅拌速度能很好地将单体与乳化剂、引发剂混合均匀,形成良好的反应环境,有利于聚合物的合成,最后得到黏度适宜和较高固含量的乳液。

2.3 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乳化剂的种类、用量对乳胶粒的形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反应速率,以及聚合物乳液的黏度、固含量及稳定性等均有重要影响。非离子型乳化剂对pH变化不敏感,较稳定,但乳化能力不如阴离子型乳化剂,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阴离子型乳化剂合用,两者合理拼用,可使两种乳化剂分子交替吸附在乳胶粒的表面,降低同一胶粒上离子间的静电斥力,增强乳化剂在胶粒上的吸附牢度,降低乳胶粒表面的电荷密度,使带负电的自由基更易进入乳胶粒中,提高乳液聚合的速度[5],乳化剂用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 of emulsifier amount

由表2可见,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拼用,聚合更彻底,乳液固含量更高。

2.4 细乳化对乳液的影响

细乳化聚合是通过均质化设备将单体分散成微小的液滴,此时,单体的亚微米液滴成为引发聚合和粒子成核的主要场所[8]。乳胶粒从单体液滴直接转化而来[9],这种成核机理使得乳胶粒直径与初始单体液滴直径一致。当转速较低时,单体液滴粒径较大,乳液体系既不会发生聚并也不会发生破裂;增大转速,在某一区域破裂和聚并能同时存在并达到动力学平衡,从而液滴也能稳定存在[10]。选择转速20 000 r/min,时间2 min,进行有细乳化过程和无细乳化过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见表3。表3表明,相比无细乳化乳液,有细乳化过程的乳液没有泡沫,固含量差别不大却有更低的黏度。

表3 细乳化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fine emulsification

2.5 乳化剂种类对漆膜的影响

单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配制成的自泳漆,漆膜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附着在钢板上,自来水冲洗易脱落;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按质量比1∶1复配制备的乳液配制成的自泳漆,能较好地成膜。

2.6 自泳漆漆膜性能分析

2.6.1 自泳漆漆膜的表面形貌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自泳漆漆膜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照片见图2。

图 2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自泳漆漆膜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照片(放大100倍)Figure 2 The optical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autophoresis paint film under different prepared conditions(×100 times)

由图2可见,自泳漆放置1 d后成膜的漆膜缺陷比较明显,无细乳化的漆膜存在大小不一的孔洞,有细乳化的漆膜凹凸不平,这是由于此时自泳漆中的乳胶粒,颜料以及酸、氧化剂、活性剂等还未充分融合,导致漆膜较粗糙。自泳漆放置5 d后,所有的成分充分融合,漆膜表面平整,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乳液慢慢脱稳,漆膜性能变差,放置14 d后,无细乳化的自泳漆已无法成膜,有细乳化的自泳漆还可以涂膜,但漆膜表面粗糙不平。由图2还可知,有细乳化的自泳漆的稳定性和漆膜性能明显比无细乳化的自泳漆好。

2.6.2 自泳漆漆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自泳漆漆膜的力学性能见表4。

表 4 自泳漆漆膜的力学性能Table 4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utophoresis paint film

由表4可见,随着自泳漆放置时间的延长,漆膜厚度降低,硬度下降,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变好。有细乳化的漆膜厚度高于无细乳化的漆膜,且漆膜硬度和附着力亦优于无细乳化的漆膜。

2.6.3 自泳漆漆膜的防腐蚀性能

无细乳化的自泳漆放置5 d后,制备的漆膜浸泡不同时间后的电化学阻抗图见图3。由图3可见,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在Bode图中,lglZl对lgf的曲线朝低频方向移动,相位角曲线下降,180 min后,开始有显示2个时间常数的趋势,到最后,阻抗谱曲线在高频端重叠在一起,这显示了漆膜的失效过程。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漆膜浸泡95 min后的电化学阻抗图见图4。由图4可见,对比低频下的阻抗模值,没有细乳化过程的自泳漆放置1 d与放置5 d后,漆膜的防腐蚀性能差别不大。有细乳化过程的自泳漆放置5 d后,漆膜的防腐蚀性能明显好于其他条件下制备的漆膜,放置14 d后,所得漆膜的防腐性能有所下降。

图 3 无细乳化的自泳漆放置5 d所得漆膜浸泡不同时间的电化学阻抗图Figure 3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of self-propelled paint film immersed for different time without fine emulsification after 5 d

图 4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漆膜浸泡95 min的电化学阻抗图Figure 4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of paint film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fter immersion 95 min

3 结语

搅拌速度选择300 r/min,阴/非离子乳化剂按质量比1∶1复配制备的乳液,配制成自泳漆可以较好地涂膜。

自泳漆放置一段时间后,乳胶粒、颜料、酸,氧化剂和活化剂等能够更好地融合,所得漆膜外观更加平整均匀,也有利于提高漆膜的防腐蚀性能;放置时间过长,漆膜的外观和防腐蚀性能又有所下降。

细乳化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减缓乳液的并聚,并且其漆膜外观和防腐蚀性能明显优于无细乳化过程的自泳漆。

[1] 周永阳.新型自动沉积涂装汽车底漆的制备及涂装工艺条件的研究[D].四川成都:四川大学,2005.

[2] 赵兴建,孔德炳,赵照军.自泳涂装工艺及应用[J].材料保护,2005,38(3):67-68.

[3] 张红素.新型丙烯酸汽车底漆自动沉积涂料的制备及无铬涂装工艺条件的研究[D].四川成都:四川大学,2007.

[4] 张宇.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西安:长安大学,2011.

[5] 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62-364.

[6] 陈立军.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D]. 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6.

[7] 李忠铭,涂飞,方涛.乳液聚合反应体系稳定性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1,18(6):21-22.

[8] Wang S,Schork F J.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Acetate with Nonionic Surfactant[J]. J Appl. Polym. Sci.,1994,54(13):2 157-2 164.

[9] Candau F. Polymerizable Microemulsions :Some Criteria to Achieve an Optim al Formulation[J]. Collid Surf A :Physicochem Engng Asp,1999(153):47-59.

[10] 刘一凡.高剪切乳化法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细乳液共聚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乳胶漆膜乳化剂
洗乳胶枕 先浸泡后按压
复合乳化剂对草鱼生长及脂代谢的影响
四步挑选乳胶枕
汽车重涂漆膜质量的检验方法
一种超级流平的PE白底的配方设计
润滑油漆膜的成因及其消除方法
稳定漆膜厚度与降低电泳漆消耗的关系研究
如何选购保养乳胶枕
一种新型酚化木质素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3种微生物脱硫废乳胶及其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