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对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

2018-06-05周慧慧

关键词:粘胶口诀医用

周慧慧, 于 莉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江苏 盐城, 224000)

医用胶粘剂目前已在我国医疗机构中获广泛使用,但该医用物品所致的皮肤损伤却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与重视。新生儿受皮肤发育不成熟影响,皮肤柔嫩,角质层较薄,摩擦、牵拉等均易致该类护理对象皮肤受损[1],而医用粘胶是新生儿皮损首要引发因素[2],住院儿童病例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发生率高达17.00%[3]。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使患儿备受疼痛和感染的折磨[4],延长住院时间并加重家庭经济负荷[5],是护患纠纷的隐患因素。因此探讨适用于新生儿群体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防治护理模式势在必行。本研究尝试采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开展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护理活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160例,纳入标准:入院时日龄<24 h,住院时使用医用粘胶产品。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皮肤系统病种者,家长不同意者。将2017年1月—6月收治的新生儿80例设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日龄(14.23±7.68)h。将2017年7月—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平均日龄(15.14±7.02)h。2组新生儿性别、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共14名,全年未发生职称、学历、人员等变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评估损伤程度、类型,改善皮肤营养,建立皮肤屏障,选择适合的敷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的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2.1 关键护理点口诀形成过程: 护士长组织护理全员就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护理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包括危险因素、临表、危害性、皮肤评估方式、预防与治疗等,提高护理全员对该护理问题的重视度,并将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的关键护理点设计成简单达意、易诵易记的口诀形式,每日晨会时随机抽取一人背诵口诀,口诀电子版设为电脑屏保,纸质版置于护士站玻璃板下,帮助护理人员反复重复学习记忆并应用于护理实践之中。

1.2.2 关键护理点口诀的内容: 口诀共包含三个大的关键护理点,各大关键护理点下又细分为数目不同的二级关键护理点。①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母乳喂养为优先,特殊儿(禁食、胃肠喂养不耐受儿)加强营养;中性剂来少洗澡,极低儿只用水洗;润肤膏定时使用,消毒剂冲洗干净;温湿度维持适宜,必要时使用暖箱;原发病积极治疗,多措并举强屏障。②有效皮肤评估。入院时全面评估,后续时各班评估;有风险重点交接,皮肤检查要全面;色质外观都要看,注意均匀与完整;过敏、皮炎史是重点,必要时可行皮肤过敏性实验。③正确使用医用胶粘剂。规格品种个性化,选择使用多考虑;平行张贴要小心,顺着裂线最适宜;必要时用保护剂,限制/避免增粘剂;清洁干燥再粘贴,避免张力拉伸长;边缘留角利移除,平整粘贴不留隙;活动时用弹性贴,温和牢固不易脱;小心揭起缓移除,审慎使用除胶剂;封闭保存防污染,专人专用密封包。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前后14名护理人员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的认知与预防评分,观察2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效果。参考赵慧函等[6]研究,自行编制护理人员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认知与预防调查表,认知部分含概念与机制、风险因素与类型、好发人群与部位等,合计条目14个,1~5分分别为完全不了解至非常熟悉,总分14~70分;预防部分含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评估、医用胶粘剂正确使用三项各占10分,合计30分。分值越高提示该护理人员相关认知度与预防能力越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评定标准[7]:医用粘胶剂揭去后,新生儿皮肤出现红斑/其它皮肤异常,其它皮肤异常 大疱、水疱、浸渍、撕裂等,上述情况持续30 min或以上者。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的认知与预防评分

实施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后护理人员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认知与预防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2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效果

观察组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3例,发生率3.75%(3/80)。对照组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11例,发生率13.75%(11/80)。观察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的认知与预防评分±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4名护理人员在采用了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开展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护理活动后,其对该护理问题的认知度及相应预防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虽在新生儿中发生率较高且伤害性较大,但其较高的可预防性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护理拓展空间。护理人员是医用粘胶的最主要使用者和最直接观察者,故而提高护理人员医用粘胶产品正确使用意识与能力对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之预防极具积极意义。梅思娟等[8]研究者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意识与行为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现状需求,亟需以有效方式加以提高。本研究采用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开展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护理活动,通过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全员对该护理问题的重视度,同时考虑到该护理问题的预防策略涉及内容较多且复杂,本研究特别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工作内容进行了关键护理点提炼,并将之设计成简单达意、易诵易记的口诀形式,每日晨会背诵反复声传,再加上电脑屏保与纸质版时刻进行目视化提醒,使全体护理人员长期反复置身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信息渗透之中,从而切实获得了相关认知度与预防能力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干预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的应用具备较好的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效果,分析原因为下述两点:①护理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了解了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对新生儿的严重伤害性,同时知晓了可通过自身的护理行为来对之加以有效预防,护理预防行为价值极高,故而形成了较强的主动预防意识。②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简单实用的预防护理思维工具,改变了过去护士面对繁复的预防策略思维混乱、无从下手的困境,可以口诀为指引有条不紊、系统规范、重点突出地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关键预防护理点狠抓落实,全面改善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动态持续性实施有效皮肤评估,早期识别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风险因素,合理选择医用胶粘剂规格品种,科学张贴,审慎使用各类辅助剂型,预留边角以利移除,小心谨慎缓慢移除,正确保存严防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与消除各类可致新生儿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的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关键护理点口诀处理法在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预防护理活动中的实践应用,有利于护理人员在高度主动预防意识的推动下,全面到位地落实各项高水准的预防行为,对降低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损发生率有积极效果。

[1] 谭永娟, 黄宇霞, 房惠惠, 等.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4): 599-602.

[2] KELLEHER M M, O′CARROLL M, GALLAGHER A, et al. Newborn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values:a reference dataset[J]. PediatrDermatol, 2013, 30(6): 712-716.

[3] Mcnichol L, Lund C, Rosen T, et al. Medical adhesives and patient safety: state of the science: consensus state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esive-related skin injuries[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3, 32(5): 267-281.

[4] 桂园园, 于新颖, 范玲. NICU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5): 365-368.

[5] 李璐, 刘晓丹, 刘凌云, 等.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24): 46-49.

[6] 赵慧函, 韦琴, 李高叶, 等. 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认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5): 4-7.

[7] 陈琛, 陆巍, 吴玲, 等. 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文献的系统性回顾[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20): 99-103.

[8] 梅思娟, 余娟, 张欣, 等. 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预防知识和行为调查[J]. 护理学报, 2016, 23(17): 54-57.

猜你喜欢

粘胶口诀医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口诀与加法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意外用处的便条纸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