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胶体敷料在缝合伤口表皮层线结反应中的应用

2018-06-05洁,

关键词:拆线红肿胶体

唐 洁, 黄 琴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 1. 门诊部; 2. 护理部, 江苏 盱眙, 211700)

临床缝合伤口表皮层的线结反应是人体组织对缝合线的排异反应,属于Ⅳ型(细胞免疫)变态反应[1],与患者体质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伤口表皮层缝合线结周围红肿、轻微疼痛,严重的针线眼有脓性分泌物。目前对这类伤口的换药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本院门诊换药室于2013年1月起用超薄型水胶体敷料对缝合伤口表皮层线结反应拆线后进行湿性换药,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60例缝合伤口表皮层有线结反应的患者。纳入标准: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伤口愈合的基础疾病,换药拆线后达Ⅰ期愈合的伤口。排除标准: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线结反应合并感染的伤口、恶性肿瘤、糖尿病、化疗、放疗等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换药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单号患者,对照组为双号患者,各3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7~52岁;伤口分布情况:面部6例,背部16例,颈部2例,腹部6例,四肢28例,其余2例;伤口长度为1~8 cm,创面干燥。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伤口均由换药室专职护理人员进行拆线、换药、评估和记录。观察组拆线后用水胶体敷料覆盖伤口,换药流程:①消毒清洗创面(使用0.5%的碘伏无菌棉球、0.9%的生理盐水无菌棉球);②拆线;③同步骤①,消毒清洗待干;④裁剪好超薄水胶体敷料、贴在伤口上超出其周围1~2 cm为宜;⑤根据线结周围的红肿程度、渗液情况进行换药,一般1~2次。对照组常规用75%酒精湿纱布内敷切口再用无菌干纱布包扎,换药流程:①消毒清洗创面(使用0.5%的碘伏无菌棉球、0.9%的生理盐水无菌棉球);②拆线;③同步骤①,消毒清洗待干;④先使用75%的酒精浸润无菌纱布,然后内敷在伤口上,最后再用干的无菌纱布包扎;⑤根据伤口的红肿、渗液情况换药,一般1~3次。

1.3 观察指标

1.3.1 拆线换药后患者疼痛感受的评估: 按照疼痛数字评分法(NRS)[2]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在纸上画出一条长10 cm的直线,分别在线的两端标出0至10,其中“0”代表的是无痛,“10”代表最强烈的疼痛,请患者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然后在直线上做出标记。0~2分为无痛程度,3~5分为一般疼痛,>5分为明显疼痛。

1.3.2 拆线后对伤口线结周围红肿消退的评估: 伤口线结周围红肿、针眼有少量脓性渗液即为明显;伤口线结周围红肿、针线眼无渗液即为一般;伤口线结周围无红肿、针线眼无渗液则为无。

1.3.3 伤口愈合后美容效果评价: 创面无干性的痂皮残留及疤痕少的用符号“+”表示,创面有干性的痂皮残留及疤痕多的用符号“++”表示[3]。

1.3.4 换药费用及次数评估: 每组平均的换药费用=每组换药的总费用/每组的总人数; 每组的平均换药次数=每组换药的总次数/每组的总人数。

1.3.5 患者满意度: 患者拆线换药后采用满意度调查表来询问其对换药方法的满意度。敷料便于固定、换药后感觉舒适美观、创面干性痂皮全部脱落、已经沐浴的为满意,敷料便于固定、感觉美观、创面有部分干性痂皮、没有沐浴的为一般,敷料不便于固定、换药后感觉不舒服或疼痛,创面有干性痂皮、未能沐浴的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伤口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创面的疼痛NRS评分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伤口疼痛程度比较[n(%)]

2.2 2组伤口线结周围红肿情况比较

2组第1、2天伤口线结周围红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3天红肿基本消失,第4天完全消失,红肿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伤口换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伤口换药后基本都可以沐浴,沐浴次数21次,伤口愈合后美容效果评价均为“+”,平均换药次数1.1次,平均费用43.13元;对照组伤口换药后不可以沐浴,伤口愈合后美容效果评价均为“++”,平均换药次数2.3次,平均费用51.5元;观察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换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2.4 2组伤口换药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伤口换药效果满意28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伤口换药效果满意21例,一般6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伤口换药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伤口线结周围红肿情况比较[n(%)]

3 讨论

线结反应属于人体的异物反应[4],因个体的体质不同,对自身组织以外的物质敏感程度不一样,伤口缝后丝线后产生的排斥反应。伤口外缝丝线相对比较粗,体质敏感的患者更容易引起局部排斥反应。此外,引起线结反应的相关因素[5]还包括创面局部组织的血供差、切口和缝线处的污染等。对这类伤口临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用75%酒精湿纱布湿敷伤口,它的优点是能够扩张创面局部组织的小血管,加快血流,利于创面局部组织的微循环[6],缺点包括:①酒精容易挥发[7],挥发时带走敷料上的水分和创面表皮层的热量,致使创面干燥结痂,皮温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影响愈合效果;②酒精具有刺激性,75%酒精纱布湿敷在创面,刺激尚未愈合的针眼创面的末梢神经,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感;③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过敏的患者使用后容易加重创面红肿、疼痛及瘙痒等症状。

水胶体敷料是一种新型伤口湿性敷料,用于缝合伤口表皮层拆线后的线结反应创面,能消除线结周围炎症,使创面疼痛减轻。据相关研究[8-10]报道其主要作用如下:①促进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低致敏性的医用粘胶,因敷料自身的密闭性,能为伤口愈合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性环境,增加细胞的移行和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创面的微循环和愈合;②保护创面,加快炎性物质吸收,减少疼痛。水胶体敷料透气不透水,能够阻止微生物通过,保护创面免受污染,在创面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出的活性物质(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保留在伤口创面,加快炎症吸收和消退,减轻创面的疼痛,同时对血管内皮损伤减少,还有抗过敏的作用;③促进创面痂皮及疤痕的残留减少。水胶体敷料可以选择性清除伤口局部的坏死组织,吸收渗液后,从而在创面局部形成不凝胶,预防敷料和创面发生粘连,同时保持创面的湿润,减少伤口和疤痕残留;④具有顺应性、透气性。水胶体敷料粘贴创面的顺应性和通透性非常好,方便固定,换药后不会轻易卷边、脱落。

对照组30例患者拆线换药后现场访谈得知创面均有酒精烧灼的疼痛感,而观察组只有4例患者因线结反应比较重引起的炎症性疼痛;观察组伤口线结周围红肿到第3天基本全部消退,对照组却有一部分没有消退;观察组创面干性痂皮和疤痕残留较少,而对照组创面干性痂皮残留多,疤痕明显;观察组换药后患者可以沐浴,对照组因纱布敷料潮湿后会污染伤口致所有患者无法沐浴;观察组换药次数和平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水胶体敷料对缝合伤口拆线后的线结反应治疗效果明显,方便实用,易为患者所接受。

[1] 赵易丹. 儿童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修补术后的线结反应[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 16(3): 288-291.

[2] 李春蕊, 张雯, 樊碧发. 数字评分法(NRS)与口述评分法(VRS)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中的比较[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9): 683-686.

[3] 王妮, 艾鹏, 夏炜. 湿性愈合在清除小儿擦伤创面痂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7): 809-810.

[4] 彭青, 周昕, 黄秀玲, 等. 1例肺癌术后缝线排异反应180d未愈的伤口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3): 1524-1525.

[5] 刘佳, 姥义. 阑尾术后线结反应超声表现1例[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27(12): 1097-1097.

[6] 韦艳飞, 韦利菊, 覃香蓉,等. 75%酒精加云南白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2): 97-98.

[7] 宁伟, 薛永梅, 阮琼, 等. 不同赋形剂调制金黄散干预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疗效比较[J]. 护理学报, 2016, 23(15): 61-64.

[8] 胡琴燕, 孙韫, 王楠楠. 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1): 121-122.

[9] 李月华, 李芳. 德湿可水胶体伤口敷料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 12(2): 89-90.

[10] 罗超翠, 黄玉燕. 水胶体敷料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2): 97-98.

猜你喜欢

拆线红肿胶体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拆线
黄河水是胶体吗
拆线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拆线剪尖端保护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