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抑肥降脂作用比较研究

2018-06-05熊昌云彭远菊何普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普洱665000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0058

西南农业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降脂普洱普洱茶

熊昌云,杨 彬,彭远菊,闫 刚,何普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0058)

【研究意义】肥胖症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典型病症,当人体摄入热量远远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主要以脂肪形式存储于人体的脂肪组织、肝脏、腹部等器官或部位,引起肥胖症的发生,一般在缺乏运动的职业群体中比较常见。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还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并且它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血管栓塞等代谢类疾病;严重时还会成为导致呼吸暂停综合症及部分癌症发病的罪魁祸首[1-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日益丰富,人们日常摄入的营养过剩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身体锻炼,导致体内脂肪类物质的蓄积,从而引起肥胖症的发生和发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肥胖症发病率日益上升,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普通健康问题[3-4]。【前人研究进展】普洱茶按照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不同可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普洱生茶是指以云南省地理保护标志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日光晒干等工艺制成的晒青毛茶,经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后包装而成;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适度潮水渥堆发酵形成半成品茶后筛分形成不同级号散茶,再经蒸压形成砖、饼、沱等成型茶[5-6]。研究认为,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功效主要是因为普洱茶中的有效成分(如EGCG)能影响试验动物对食物的摄取量及食物的利用效率,改善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瘦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能够通过加速脂肪氧化,增加脂肪排泄及促进机体能量消耗来抑制体重的增加[7-9];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抑制[10];通过下调大鼠肝脏细胞中PI3K/AKt和JNK信号通路来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来抑制大鼠体重,TC和TG的增加[11];对HepG2细胞中胆固醇合成能力的抑制作用[12]。这些研究大部分以普洱茶的减肥效果为主,对抑制肥胖的研究不多,且都停留在数据推测或体外细胞试验的基础上,而对于利用普洱茶产品直接作为饲料作用于试验动物研究其抑肥降脂作用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切入点】本研究以造模成功的营养性肥胖大鼠为试验对象,研究喂饲含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饲料后,与未喂饲含茶饲料的营养肥胖性大鼠在体重增长及血清、肝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普洱生茶和熟茶抑制肥胖及降低血脂的作用。【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比较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的抑肥降脂作用,并简要分析其作用机理,对合理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普洱茶新产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1.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同一产地不同生产日期的普洱茶,包括2年普洱生茶(2015年生产)、7年普洱生茶和7年普洱熟茶(2010年同一原料生产),3种茶样均来源于云南省普洱市同一片茶园的鲜叶原料加工。干茶茶叶粉碎后过40目筛,与营养饲料混合搅拌均匀制成含茶5 %的供试茶叶饲料。

1.1.2 试验设备及试剂 BECKMAN高速冷冻离心机,HH-6 数显恒温水浴锅,DY 89-Ⅱ型电动玻璃匀浆机,UV757CRT紫外分光光度计,DW-86-L596超低温冰箱,电子分析天平、医用解剖设备等。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指标采用试剂盒测定。

1.2 动物试验方法

1.2.1 试验动物 50只清洁级SD(Sprague-Dawley) 雄性大鼠,实验前体重范围(84±8)g。

1.2.2 饲料的配比 动物基础饲料主要成分:大麦粉20 %、脱水菜(苜蓿粉)20 %、麸皮16 %、玉米粉16 %、鱼粉10 %、豆粉10 %、骨粉5 %、食盐2 %、酵母1 %[4]。高脂营养饲料配方:基础饲料80 %、蛋黄粉10 %、猪油10 %。 试验用高脂营养饲料按营养饲料(95 %),2年普洱生茶粉碎样(5 %)、7年普洱生茶粉碎样(5 %)、7年普洱熟茶(5 %)分别配制,搅拌机拌匀后冷藏备用(0~4 ℃)。

1.2.3 试验方法 供试SD大鼠造模,适应试验环境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对照组(Normal group,NG)8只选用基础饲料喂饲,其余用于造模组(Fat molding group,FMG)喂饲配好的高脂营养饲料,以周围单位记录大鼠的体重变化。造模成功后,按大鼠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Modal group,MG),7年普洱生茶组(7 year pu-er raw tea group,7PRG),7年普洱熟茶组(7 year pu-er ripe tea group,7PEG)和2年普洱生茶组(2 year pu-er raw tea group,2PRG)等试验组。试验期间隔天记录大鼠体重1次,计算每组动物的食物消耗量及利用率。试验结束禁食12 h后断头取血,利用低温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条件为转速2000 r/min,4 ℃下离心15 min,分离出的血清在超低温冷冻冰箱中冷冻保存;用医用剪刀小心剪取试验大鼠肝脏,睾丸及肾周脂肪,称重后冷冻保存,同时对比观察各试验组大鼠体内肝、肾、脾等主要脏器形态特征,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大鼠体能主要脏器的变化情况[13]。

1.3 相关指标的测定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等采用试剂盒法测定;肝脏指标按文献的方法测定;脂肪系数)、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食物利用率按常规方法测定[13-15]。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造模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造模试验中大鼠体重增加明显,造模组(FMG)大鼠平均体重与空白组(NG)大鼠平均体重差异达到了极显著(P≤0.01)。虽然造模组大鼠总的摄食量有明显下降,但食物利用率则显著增加,表明所配置的高脂营养饲料对促进大鼠肥胖有明显作用,造模成功(表1)。

2.2 大鼠体重、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变化分析

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具有抑肥效果可以通过试验大鼠体重的减轻或其对体重增速的抑制来分析[4,16]。本试验中,2PRG、7PRG和7PEG大鼠体重的增重趋势及最终体重与MG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图1,表2),其中7PEG大鼠最终体重最轻,增重趋势最缓,且7PRG和7PEG大鼠体重与N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的结果说明3种普洱茶原料均有显著抑肥降脂效果,其中贮藏时间较长的普洱生(熟)茶(7PRG、7PEG)抑肥效果均优于贮藏时间较短的普洱生茶(2PRG)。

表1 试验造模大鼠体重变化Table 1 Body weight of experiment molding rats

注:“**”表示在差异极显著(P<0.01)。

Note: **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P<0.01.

大鼠体重变化也可以从期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等方面来分析。从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在摄食量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处理大鼠在试验期间对食物的利用率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模型组大鼠对食物的利用率最高达到了9.50 %,平均体重增加最多,而普洱生茶组(7PRG)和普洱熟茶组(7PEG)大鼠对食物的利用率则显著下降,试验大鼠体重的减轻与是否减少摄食量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主要是受食物利用率的影响(表2)。

图1 试验大鼠体重变化趋势 Fig.1 Body weight of experiment rats

表2 试验期间大鼠体重、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比较 Table 2 Body weight, food intake and food utilizing rate of rats during experiment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表示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下同。

Note:*P<0.05, **P<0.01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modal group; #P<0.05,##P<0.01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normal group. The same as below.

表3 试验大鼠脂肪重和脂肪系数分析Table 3 Analysis on fat weight and fat coefficient of experiment rats

表4 试验大鼠血脂指标分析Table 4 Analysis on serum level index of experiment rats

表5 试验大鼠肝脏血脂指标分析Table 5 Analysis on liver lipid level of experiment rats

2.3 大鼠脂肪相关指标分析

模型组大鼠体内总脂肪重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喂饲高脂营养饲料对大鼠体内脂肪堆积有显著作用,而在高脂营养饲料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普洱茶粉后则能有效改善大鼠体内的脂肪指标。与模型组相比,7PRG和7PEG组大鼠体内总脂肪重明显减少,与空白组大鼠体内总脂肪重无明显差异,表明普洱生茶、熟茶均对大鼠有显著的抑肥效果。另一方面,大鼠体内脂肪的多少及大鼠肥胖程度也可以用脂肪系数来判定,表3的数据表明,喂饲含有普洱茶粉高脂饲料的大鼠脂肪系数都低于模型组大鼠,基本接近于空白组的水平,表明普洱茶能较好的调节脂肪指标水平。

2.4 大鼠血清、肝脏指标分析

一般情况下,血脂水平升高是肥胖症患者的典型特征。表4的实验数据表明,模型组大鼠TC总含量增加明显,与空白组相比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同时TG含量也有明显的升高;而HDL-C含量则有一定的下降,表明大鼠营养性肥胖与喂饲高脂营养饲料有直接对应关系。而在喂饲的高脂饲料中加入一定含量普洱茶粉之后,试验大鼠的TC、TG含量增长趋势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甚至其血脂指标水平还好于空白组,而且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普洱茶减低大鼠体内TG含量的效果要优于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被业内人士称为人体内的“好胆固醇”,它通过将血管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代谢并排除体外,从而防止血管壁上胆固醇的沉积,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与之对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则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HDL-C 和LDL-C含量比例一般用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来表示,可以用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4,6]。实验数据(表4)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喂饲含普洱茶粉的大鼠HDL-C含量提高明显,LDL-C含量则显著下降,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尤其是7PEG组大鼠LDL-C含量指标已优于空白组。此外,模型组大鼠的AI值(2.02)已超过正常组AI值(0.49)的4倍,说明长期喂饲高脂饲料会增加大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几率;而喂饲添加普洱茶粉的试验大鼠AI值则明显降低,表明普洱茶能提高大鼠HDL-C含量水平,改善AI指标,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试验大鼠肝脏指标(表5)的试验结果与血清指标基本一致,表明普洱茶可以通过提高大鼠体内HDL-C含量,同时降低TC、TG、LDL-C含量来改善大鼠的血清、肝脏血脂等指标比例,达到抑制大鼠肥胖的目的。

3 讨 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目前市场流行的各类减肥药也由于其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受到广泛的质疑,开发新型无毒无副作用的减肥产品将是大势所趋。普洱茶作为一种天然饮品,其独特的抑肥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及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Kuan-Li Kuo. et al(2005)[8]、Wang B. et al (2008)[9]、Hou Y. et al (2009)[10]等学者先后研究了普洱茶的降脂减肥效果,认为普洱茶能通过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减低总胆固醇(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从而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减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其中普洱熟茶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降血脂药、乌龙茶和未发酵的绿茶。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的普洱茶中,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抑肥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要优于同种原料加工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的作用效果要优于普洱生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关于茶叶的抑肥降脂作用机理研究中,Chiang C. et al在2006年的研究认为普洱茶的降脂减肥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调大鼠肝脏细胞中PI3K/AKt和JNK信号通路来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大鼠体重,TC和TG的增加[11]。Lu CH. et al 在2008年的研究则认为普洱茶多酚类物质量对HepG2细胞中胆固醇合成能力有抑制作用,认为在B环上有没食子酰基结构的儿茶素有更强的抑制胆固醇合成的能力[12],普洱茶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来达到降脂减肥的目的。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数据推测或体外细胞试验的基础上,关于普洱茶对动物体内脂肪代谢及其抑肥降脂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结 论

普洱茶生茶、熟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抑肥降脂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其综合作用效果顺序为7年普洱熟茶>7年普洱生茶>2年普洱生茶。

参考文献:

[1]Labib M.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J]. J Clin Pathol, 2003, 56(1): 17-25.

[2]熊昌云,彭远菊,王兴华,等.普洱茶不同溶剂提取组分降脂减肥作用的比较研究[J].茶叶科学,2012,32(6): 543-551.

[3]Grundy S M. Multifactorial causation of obesity: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J]. Am J Clin Nutr, 1998, 67 (suppl 3): 563S-572S.

[4]熊昌云.普洱茶降脂减肥功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48-5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6]秦廷发,邵宛芳, 肖 蓉,等. 普洱茶对Wistar大鼠骨代谢化指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3): 1273-1277.

[7]Kao Y H, Chang H H, Lee M J, et al. Tea, obesity and diabetes [J]. Mol Nutr Food Res, 2006, 50(2): 188-210.

[8]Kuan L K, Meng S W, Chun T C,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hypolipidemic and growth suppressive effects of oolong, black, pu-er, and green tea leaves in ra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2): 480-489.

[9]Wang B, Yu H M, Chang L,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pu-er tea on LDL oxidation and nitric oxide generation in macrophage cells [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02(1): 351-360.

[10]Hou Y, Shao W F, Xiao R, et al. Pu-er tea aqueous extracts lower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 in a rat hyperlipidemia model [J].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09, 37(4): 429-434.

[11]Chiang C, Weng M, Lin S S, et al. Pu-er tea supplementation suppresses fatty acid syntheses expression in the rat liver through down regulating Akt and JNK signaling as demonstrated in human hepatoma HepG2 cells[J]. Oncology Research, 2006, 16(3): 119-128.

[12]Lu C H, Wang L S. Polyphenol contents of pu-er teas and their abilities to inhibit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in HepG2 cell line [J]. Food Chemistry, 2008, 1216(15): 3223-3231.

[13]曾 涛,谢克勤,张翠丽,等. 氯仿/甲醇匀浆测定肝脏甘油三酯含量[J]. 卫生研究, 2008,5(37): 550-551.

[14]熊昌云,屠幼英,欧阳梅,等.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降脂减肥作用研究[J]. 菌物学报, 2011, 30(2): 349-354.

[15]马向华,戈敏娟. 肥胖类型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 156-157.

[16]赵亚华,桑守强,余 霜,等. 普洱茶水溶性茶色素降脂减肥作用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 1256-1259.

猜你喜欢

降脂普洱普洱茶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普洱茶怎么泡
没食子酸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降脂颗粒中5种成分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