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8-06-04唐升燕杨兴建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唐升燕 杨兴建

【摘 要】目的:探讨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方法:本次特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未实施预防对策,观察组患者进行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后,给予预防对策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12.00%,明显优于对照组(26.00%),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血透室护理中的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干预后,可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防对策;血透室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1-03-0-01

血透室是医院较为重要的部门,属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的场所[1]。由于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专业性较强、操作复杂,且具有技术性含量高等特点[2]。因此,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挑战性较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严格。本次研究中,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预防对策,可有效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本次研究中。

在观察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32、18例;年龄在29岁~8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6.71±13.69)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4.81±1.71)年。

在对照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31、19例;年龄在28岁~85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6.31±13.39)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4.15±1.29)年。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当中,性别、年龄、病程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两者可进行科学性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血透室护理,未进行预防对策干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血透室巡视、查看患者体征变化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记录,并给予患者预防对策干预,其中内容包括完善血透室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护患沟通。

1.3 观察指标、评分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3.2 判定标准

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可将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种。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表示两组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并用卡方进行检验。若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存在差异,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情况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12.00%(6/50),而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26.00%(13/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其中非常满意36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由于血透室属于较为特殊的治疗场所,其护理工作同样较为复杂和困难。患者较多,且专业性强,使护理人员的负担不断加重[3]。为减少血透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预防对策干预,以此减少护理差错出现。具体如下:

(1)完善血透室的规章制度:血透室中仪器的类型多种多样,需要派遣专人进行专门看管和整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及时填补,以确保护理工作和正常进行。另外,应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监督[4]。保证仪器放置和保养的合格化,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规程,提高护理操作的标准化。

(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找出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工作时间不满1周年的护士,应着重培训,对于高年资的护士,应鼓励其向低年资的护士传授护理经验和心得。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以维护自身权利[5]。

(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科室的特点,结合护理人员的年资、能力、职称以及学历等实际情况,分层次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优点,弹性排班,激发其积极性,发挥其最大潜能。同时应实行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做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4)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关心患者,了解其基本情况,给予其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教。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同时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强其对未来美好生活中的向往。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不安全预防对策后,血透室护理中跌倒发生率为4.00%、自行拔针发生率为2.00%、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00%,不安全因素发生率共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P<0.05。该结果可说明,在血透室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不安全预防对策的效果显著,可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同时可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80.00%),P<0.05,该结果可充分证明以上观点,进一步肯定预防对策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總而言之,针对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使用合理的预防对策干预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秦雪媛.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8):1497-1497.

孙惠玲.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8):1252-1253.

周霞.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103-104.

朱巧敏.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今日健康,2014,13(4):354-354.

顾丽艳.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8):435-435.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探讨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浅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