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探析

2018-06-02易忠奇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导师毕业设计选题

易忠奇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湖南省教育厅自2014年开始,对全省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主要存在选题、指导、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在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进行了“双导师”制探索,力争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一种机制与渠道,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毕业设计工作指导的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以在校教师的指导为主,因此就表现出如下弊端:一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与实际生产联系不够紧密,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岗位差异较大;二是学生到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只能是“远程管理”,会有不到位的情况,最终导致毕业设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专、不新、太大、太小、太难、太易和任务书要求不明确等,有的教师可能设计了本科难度的毕业设计题目,部分工科类专业把毕业设计做成了毕业论文,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专业吻合度不高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所致。

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内涵与意义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是以毕业设计题目为纽带,由学校与企业两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一种机制。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将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三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全面的指导,企业专家能更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在校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况,还可以与企业专家结成对子,围绕毕业设计题目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交流与合作,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与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双导师”制至少具有以下三点积极作用。

(一)“双导师”制可有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方面,“双导师”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是完全可行的。

(二)“双导师”制可使校内教師与企业专家零对接

据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近年来,虽然通过送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多种措施,不少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没有形成全面、稳定、长期的机制,教师企业实践结束后可能与企业又失去了联系,教师参与实际生产、解决企业现场真实问题的主动性不高,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双导师”可结合岗位需求选择毕业设计课题,也可鼓励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就业)的实际项目进行选题,这样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任务,还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检验,是真实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好的锻炼。

三、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以毕业设计题目为纽带,让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三方加强沟通与协作,具体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毕业设计选题的确定

在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岗位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选题要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尽量做到毕业设计选题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学校要建立毕业设计选题评选机制,教师要结合实训资源开发选题,建立毕业设计选题库。

(二)企业指导教师的确定

在实施“双导师”制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指导教师,选择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善于交流与沟通的技术骨干为指导教师,要让其了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等,提高他们对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做好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管理

在确定好毕业设计选题后,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需要密切沟通,做好分工与合作,明确责任与要求,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放任不管的现象。具体的毕业设计成果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企业(行业)调查报告、岗位(业务工作)分析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技术分析报告、产品工艺改进或创意规划书、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案设计等,学生的作品可通过展板、实物、录像或照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需要组织开展多方评价的毕业设计答辩,学校最后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评定成绩。

四、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

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校企共同制订实施规则,明确责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在毕业设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应是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行为,而不单是指导教师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对话,没有制度保障的合作是不牢固不稳定的。

(二)服务保障

学校要对第一次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企业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培训,不能直接将一个指导任务交给他们就不管不问了,学校要为企业指导教师提供《毕业设计答辩评分参考标准》等操作性指导文件。同时,还需要为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方法讲座,允许学生跨专业选题,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提前为学生开设毕业设计写作类的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写作训练。

(三)经费保障

对于完成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企业指导教师,学校要给予相应的报酬以及出差补助等,同时也要加强考核,实现高标准要求。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综合检验,毕业设计选题的确定、指导的效果与形式都会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的探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深化。

(责编 黄紫娟)

猜你喜欢

双导师毕业设计选题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年刊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选题有误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