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进步为标准评价学生

2018-06-02田连治

教师·中 2018年4期
关键词:进步评价标准学生发展

摘 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用考分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其实否定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全面体现学生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评价缺乏客观全面性和科学性,使得学生被动学习。而以学生的进步作为标准评价学生是客观科学的标准,有利于树立学生信心,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进步;评价标准;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4

作者简介:田连治(1978—),男,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清市姚世雄中学教师,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教师们清楚地意识到教学评价不仅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这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多层次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差异,这就要求评价的方式方法应是形式多样的,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发展。

一、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理念的确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性措施,其内容既要有真情实感,又要不乏启迪性,不能只强调对与语文考试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评定;既要注重结果,又不能忽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因为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诸要素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互动活动。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与教师同时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二、以进步为标准评价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的倡导下,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热闹非凡,但仔细审视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诸多的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评价出现了许多空洞和无效性,也使教学评价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无效性的教学评价不仅使学生无法确定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规范对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教师应关注教学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我们期望能够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能够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符合学生期望,在不以牺牲学生成绩的前提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进步为标准评价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总是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学生时代是奠定人生基础的重要阶段,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在学生成长进程中不断促进学生进步。教育成败的评价标准应是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步与否和进步大小,所以以进步为标准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是客观科学的标准。

(1)学生学习目的、人生理想的进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学习目的、人生理想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受时间、环境、天质等影响。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定下的目标和理想超脱现实等。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确立明确的目标,树立高尚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人生理想就是进步,教师在评价上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沿着实现理想的目标前进。

(2)学习态度的进步。学习态度决定学习的行为,学习的行为决定学习的效果。在非重点中小学校存在相当数量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转变这些学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教师在工作中应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认识,改变观念,用心学习,当他们的态度发生改变有进步时要给予肯定评价,让他们在老师的肯定评价中感到进步的快乐,从而不断改变、不断进步。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课堂,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课堂激励性评价机制。如在字词教学中,教师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后,让他们分组进行探究,再提出各自的讨论结果,得出谁掌握得更好,优点有哪些,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进行引导性梳理归类。学生在这种互动的探究中得到提升,而教师在深化自我中实现评价目的。

(3)学生方法的进步。学生在有明确学习目标、良好学习态度的前提下,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方法是否到位。学生往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学生如果能不断去注重学习方法的选取,用最好的学习方法去学,就是在学习方法上的进步。

(4)学习效果的进步。学生的进步最终都要落实到效果上,学生学习的效果可通过自身体验、老师观察等方面体现出来,当然也通过考试或考核体现出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让学生在进步评价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对学生不能肯定过多,以免造成表扬“泛滥成灾”、表扬贬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构建融洽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5)技能的进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劳动、生活等的技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方面。在应试教育中,许多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父母望子成龙思想迫切的家庭为了让孩子考高分,限制孩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许做,最后导致孩子虽年龄达到法律上的完全责任能力阶段,但却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能培养这种没有任何技能被称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学生了,我们要培养出能掌握多种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技能的学生。故此教师在评价中要积极关注学生技能的进步。

(6)创新能力的进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创新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逐渐形成的,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幼到稚到成熟的不断进步进程。

(7)行为习惯的进步。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是最根本的进步,我们在评价中要给予其相当的地位。同时,文明和谐的当代社会要求民众具有优良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习惯。而习惯是从一件件小事,一天天培养形成的,許多学生的不良习惯成了阻碍其发展的墙。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是其素质不断提高的表现之一。

四、结语

教师以进步为标准评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的教育目的确定评价的目的。但不管当时的评价目的是什么,只要教师是以进步为标准就会感到一个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因他们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进步。同时用这一标准评价学生,学生得到肯定评价远远多于否定评价,在不断的观察和肯定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信心越足,学习的动力就越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偱环,促使学生积小进步为大进步,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庄文苑.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7):260.

猜你喜欢

进步评价标准学生发展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