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5-31许桂花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初中语文作文

许桂花

【摘 要】

写作兴趣的培养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来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入手,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鼓励和赞扬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培养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输出,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测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兴趣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有句话叫做:“文学来源于生活”,那写作作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更离不开生活这个源泉了。可目前,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整天“两点一线”,根本没有素材可写。但是,同样面对枯燥的学习生活,鲁迅先生却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此,笔者认为,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 基于此,老师在写作教学方向上应该多加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例如,在写作《我最敬佩的人》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的支柱——父亲,观察父亲对家庭的付出以及为家庭所做的种种事情,或者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人有哪些令人敬佩之处,并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和语文知识相结合,最后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源源不断的,但是需要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进而发现生活的乐趣,这样从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写作素材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作文写作当中。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后,对写作的兴趣也相应提升了很多。所以,老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春风秋雨、名胜古迹等,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

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害怕作文,对于这一类学生,他们是越不会写便越不想学,逐渐的就对作文课以及写作文产生厌倦心理。针对学生对写作的这种抵触心理,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可以先抛开乏味枯燥的课本知识,以亲切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们介绍一些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趣味性强的课外知识,进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社会现象的视频,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体会社会并融入社会,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大有裨益。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老师可以趁热打铁请学生从视频中提取写作素材,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灵活运用素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鼓励和赞扬学生

处于初中这一阶段的群体,很多时候有逆反心理,他们爱面子,并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非常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时,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会逐渐树立起来,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例如:教师在写作课上将学生们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诵,并对文章进行中肯的评价,表扬文章字迹工整,语言流畅等;其次,为学生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或者其他礼品作为一个小小的奖励,随后将文章展示在光荣榜区域,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励他们用心创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十分有利。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一位学生如果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那么他这门科目的成绩就相对较高。这个现象说明:师生关系,是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一定的关联的。那么,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以体现文学素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这种和谐的关系不仅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在写作教学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良好的课堂环境,以便于学生顺畅地输出知识并应用于作文写作中。教师还可以以朋友、同学间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交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尽可能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想法和心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创作,不要让他们束手束脚。

五、利用阅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可以巩固学生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中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生活经验匮乏,所以他们在写作时,经常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基于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告诉学生这些读物对于他们积累作文素材非常有益,能够给作文增加得分亮点,增加文化内涵,使作文内容充实而不空洞,由此激发学生想要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例如,在写作《母亲》时,老师就可以先通过《平凡的母亲》以及《母亲的书》给学生讲述作者心目中的母亲,给学生一个思路上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可以将书中的故事穿插到作文写作中。且借此机会给学生推荐这本课外读物;其次,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母亲,回想母亲在生活的方面方面为自己所做的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经过老师细心的思维点拨,学生写作也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路,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也逐渐就被调动起来。同时,老师还可以相应的以每位学生的兴趣喜好为落脚点,为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课外读物,長此如此,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有助益。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阐述了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和策略。笔者认为,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偏好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且长此以往,那么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一定会大有进步,进而促进语文写作教学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熊风齐.巧激学生的写作兴趣【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2)【C】,2015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初中语文作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