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的特色与亮点

2018-05-30顾珊珊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

顾珊珊

摘 要 “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场馆资源,通过引入辅助教学实验,展示科学现象,促进科学理解,有效提高了展览对公众的科学传播效果。以上海科技馆“智慧之光”展区的“光的旅程”主题活动为例,简要剖析了“科学列车”的开展方式和特色亮点。

关键词 科技馆 科学列车 光的旅程

0 引言

上海科技馆十分重视开发基于展品的各种教育活动,谋求让观众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教育模式,逐步摸索出了诸如“科学列车”、“达人带你逛”、“STEM科技馆奇妙日”、“科学小讲台”、“科迷工作坊”等新奇、有趣的非正式教育品牌项目。这些活动以其独有的寓教于乐形式,成为场馆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下面,以“科学列车”主题活动之一“光的旅程”为例,深入解析其开展方式及特色亮点。

1 什么是“科学列车”

如图1所示,“科学列车”其实是一个移动教室,在展厅内以“列车”流动的方式,通过实验演示、互动游戏等环节,将蕴含在展品中的科学原理具象化。“科学列车”的“列车长”是上海科技馆展教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借助携带简单实验器具的“列车”,带领“乘客”深度畅游科技馆。在参观展览的同时,观众将体验不可思议的科学现象,探究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可以说,“科学列车”是深入看展品教育活动的典范。它在展区氛围中开展,以展品为出发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帮助观众对展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近来,我们重新优化了活动方案,并将列车道具全部更新升级。如图2所示,新款科学列车最大的设计亮点是:车身两侧安装了可随车轮转动的透明齿轮组。推出列车时,富有创意的转动齿轮会引起展厅内观众的好奇心,从而跟随“科学列车员”一起逛展区、聊展品。新列车、新LOGO、新服装、新方案,“四新”一体的“科学列车”将朝着专业化方向稳步迈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唤起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在体验式教学中自主探究科学原理,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活动中,“列车长”提出问题引发“乘客”思考,继而借助展区展品来寻找答案,当答案浮现在“乘客”的眼前之后,“列车”的终点站也就到了。当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还会停靠很多“小站”,“列车长”将根据互动情况,不断地向“乘客”发问,并在实验演示过程中进行解答。因此,展教工作人员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鼓励者和引导者,站在与观众同等的地位,以相互探讨的方式,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而观众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动手,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将大大加深,科普教育的目的也就顺利达到了。

2 以“光的旅程”为例看“科学列车”的实施

自2015年至今,“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共开发30余个原创方案,实施活动4 000余场,受众超过60 000人次。其中,“光的旅程”主题活动基于上海科技馆“智慧之光”展区中的丰富展品,采用提问、游戏、实验等方法,引导观众感受光的神奇,并激发观众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进而揭示折射、反射、全反射现象的原理。

2.1 活动准备

(1)目标人群:“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将目标人群定位为全年龄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授课。其中,“光的旅程”主题活动主要针对9~12岁的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在课堂中对光学的基本常识有所接触。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加深理解,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2)展区环境:上海科技馆“智慧之光”展区以大量的互动展品为展示手段,演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经典现象,揭示其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培养参观者的動手能力,在体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其中,包含了多个关于光的特性的展品,向观众呈现了一个光与影的世界。在这里开展“光的旅程”主题活动,不仅有利于观众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能够激发观众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兴趣。

(3)材料准备: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光的旅程”主题活动选取了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激光笔、水、玻璃杯、亚克力棒、光纤等材料。这些小道具既便于购买、价格低廉,又易于操作、安全性高,体现了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特点。

2.2 活动开展

(1)谈话导入,揭示主题。随着“科学列车”被推入展厅,不少观众聚集在“列车”前,于是“光的旅程”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列车长”提出问题:什么东西见者有份?当然,观众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由于身处“智慧之光”展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观众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光”。于是活动主题被引出,而观众被巧妙地带入了教学情境中。

(2)实验激趣,初探特性。在引入活动主题后,“列车长”通过设置“光在旅程中遇到了障碍物”这样一个情境,向观众提出“光的行进路线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的问题。接着,他拿出一块凸透镜、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平面镜,现场演示光穿过三种介质所呈现的不同路径,揭示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同时,与“聚光取火”、“渔夫叉鱼”、“误撞玻璃门”等事例进行联系,引导观众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探究科学原理。让观众懂得科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合理利用科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提供便利,无形中拉近了观众与科学的距离。

(3)深入思考,探索奥秘。下面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继续探究何为光的全反射。从易到难,从普通到特殊,使得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层次感。“列车长”通过手中的激光笔照射盛满水的玻璃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时候,光在分界面上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水中,而另一部分则进入空气发生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达到某个值时(还未到90°),折射角就已经达到90°,这时没有折射光,光全部被反射回水里,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这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如图3,光从水里射向水和空气的分界面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全部反射回水里。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列车长”可以结合图片因材施教,适时关注观众的反应。最后,通过光被困在亚克力棒中的全反射实验,进而推广到生活中光纤的应用,引导观众在积极思考中大胆猜想,互动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

(4)动手制作,巩固知识。最后,“列车长”指导现场观众制作简易的光纤工艺品。这样既是给观众留作纪念,满足“将科技馆带回家”的愿望,同时也是对科技馆活动的二次宣传。

3 特色与亮点

3.1 占地小

“科学列车”深度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看似是个庞大的教育活动体系,但是其所有活动的开展,均在“列车长”与“列车”间合计不足1 m2的空间中。这1 m2的区域,囊括了所有的实验道具、工作人员以及互动演示的全过程。

3.2 功能全

“科学列车”虽小,但功能齐全。在拥挤的展厅中,科技馆工作人员利用课桌大小的可移动小推车,将实验道具带到相关展品旁,在10~20 min的过程中,以科学实验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引导观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3.3 灵活性

本活动无需预约且能够在多个展区同时进行多个项目,也可以一天中多次“发车”,让不同观众在不同时间段“上车”。可谓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提高了科技馆对公众的科学传播效果。

4 结语

“科学列车”深入看展品系列教育活动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科普作用。它就像一个流动的科技馆,为观众提供了体验科学的情境,引导他们探究科学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最终将理论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科学。

参考文献

[1]王蕓瑛.从口语传播要件探讨博物馆科学演示活动[J].科技博物,2001(5):65-83.

[2]陈秋民.从演示教学经验谈新时代学生之生活科学素养[J].物理与工程,2008(4):10-11.

[3]苏芳仪.博物馆科学演示活动学习成效个案分析:以“认识气候变迁”为例[J].科技博物,2013(1):61-102.

[4]孙伟强,张力巍.引导观众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操作体验展品———科技馆展品探究式辅导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6-61.

[5]常娟,霍菲菲.多感官学习在科技馆展览辅导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49-55.

[6]江菊清.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演示实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140-142.

猜你喜欢

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畅游科技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
我在四川科技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参观诚毅科技馆
湖南省科技馆举行“欢乐科学节”
科技馆文化建设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