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师林锋为何感谢陈佩斯

2018-05-30吴燕芳

环境与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陈佩斯窗框天窗

吴燕芳

演员陈佩斯位于北京孙河的排练场“大道戏剧谷”,用回收来的红砖块建成,造型奇特而又功能齐全,靠细节实现节能环保。主设计师林锋向《环境与生活》杂志详细描述了其设计理念和实践的点点滴滴。

北京的东北角有一条河叫温榆河,它流经北五环东北角和首都机场的中心线,京密路穿河而过,路的这头是地铁孙河站,路的那头是地铁国展站(国展即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一带的温榆河成为高端楼盘、马术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的争夺之地。

十几年前的孙河,还是一片平房,有一大片露天的花卉市场,市场里卖花草石头,也卖五颜六色的风筝。近几年,露天市场消失了,商家搬进现代化的北东花卉市场,大片的防护林和绿化带取代了黄沙漫天的裸露土地,文创园也顺势而生,孙河52号院就是其中之一。

8月29日,《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来到绿荫掩映的52号院,采访了“EndlessSpace”建筑事务所设计师林锋。

愿每个项目都是地标

从孙河地铁站往北步行10分钟左右,即见一座小院,门口立着一个两米高方牌,上有数字“52”。林锋的Endless Space建筑事务所在这里,他设计的排练厅“大道戏剧谷”也在这里。在工作室外迎接记者的林锋,上着深灰T恤,下着浅灰长裤,配一双舒服的凉鞋,一副休闲打扮。“欢迎来玩!”

林锋的工作室是一层平房,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工作室躲在树荫下,人一进屋顿觉凉爽。进门后右手边有一排靠墙的矮柜,摆着一列白色模型,造型都别致,记者一眼就看到望京SOHO的3个塔楼模型和大道戏剧谷的结构模型。林锋介绍说这些3D打印的模型都是他做过的项目。“我的梦想就是这样的模型越来越多,摆满我的工作室,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地标。”林锋双手打开,划了个大大的圆弧,肢体语言传达出比话语更强烈的意愿。

回收材料成本更高

林锋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得意之作大道戏剧谷。这是一栋以回收旧砖建造的二层红砖墙建筑,大门左侧墙上以石鼓文字体书写“大道戏剧谷”5个古铜色大字。

使用旧砖是这栋建筑的特点之一,那么,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林锋介绍说,陈佩斯老师对老砖块情有独钟,而大道戏剧谷在设计风格上偏粗犷硬挺,使用经过时间沉淀的老旧材料,可以让这样的现代建筑显得有温度,有质感,不那么冷冰冰。

按惯常思维,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是为了省钱又环保。林锋却说:“旧砖的回收利用成本并不低。原本也想节约,但由于这个项目供货渠道过于单一,导致它不比普通砖块便宜;其次,实际上旧砖并非出自一处,不同地方收回来的砖,其成色、颜色是有差异的,客观上增加了砌砖的难度。挑选、清理砖也需要时间,需要工人更耐心,耗费更多工时,所以成本并不低。”

记者靠近砖墙,触摸到墙的粗线条,确实可以轻易分辨出砖的差异,有些砖甚至连厚度都不同。

歪门斜线凹造型

该怎么形容记者看到的大门呢?大家眼中的大门,要么是四四方方,要么是上圆下方,要么是圆的,总之是规规矩矩,至少是对称的。可这个大门是斜着的异形门,斜着的红砖墙是用砖一块块垒起,“凹”出斜角造型,没有承重水泥柱,看起来让人惊心动魄。门的右侧紧随着一溜异形窗户,与大门连成一片,从远处看,像一只棱角分明的烟斗,也像一把步枪。

建筑主体运用大量斜线和大片异型墙面,让本应呆笨厚重的红砖建筑,既保留了适当的厚重感,又不乏灵动婀娜。这么爱凹造型,这么奇特的线条,一般人在没看到实物之前很难接受。林锋笑着说,他非常感谢陈佩斯老师对他设计的尊重。

优化细节促节能

步入大厅,大片的阳光从头顶洒下,混凝土梁、柱就那么裸露着。林锋说:“几乎没有内部装修,浇筑后是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确实,屋顶除了几个黑色圆形射灯,别无他物。走过大厅西侧环状沙发休息区,往里是6个不同面积的排练厅,满足规模不同的剧组排练需求。排练厅内简单到令人难以想像,除了墙上挂着几块吸音板和落地窗帘,木地板,个别排练厅有整墙的大镜子,满足舞蹈排练之需外,便什么都没有了。

建筑垃圾处理是每个工地都要面对的问题,绿色建筑也不例外。大道戏剧谷怎么处理建筑垃圾?

林锋说:“这里几乎没有内装,也就相对少了很多装修垃圾。建筑设计时运用了很多异形的设计,比如斜线,使得各种规格各种形状的砖头都可利用,几乎把材料能用都用上了。”

林锋认为,少用建筑材料或运用充分,也能节能环保;很多建筑在设计之初不一定单纯追求环保节能,但巧妙的设计可以在细节中实现这个目标。如窗户的设计。

林锋示意记者观察窗户开启扇和不可开启扇的区别,并解释道:“窗户开启扇因为构造上的需求,一般比不可开启扇要宽很多、厚很多,费材料,而且直接影响采光面积和保温性能,从视觉上由于不够纤细,也使建筑美感大打折扣。”林锋设计的所有项目都狠抠窗户设计这个细节,在保证室内良好通风的情况下,测算窗户配比,尽可能少用开启扇;窗框要找供应商定制,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同时力求边框的最小值,有时候还会直接把窗框嵌入墙体,使空间更加干净。他认为窗框小了,材料少了,采光多了,用电省了,在保温性能不减弱的前提下,这些都是在细节处理中使建筑最终做到节能环保。

记者注意到东面有一整面墙体设计成密肋窗,窗框比普通窗框要窄一些。林锋介绍说,如此设计是因为此墙正对着室外园林,陈佩斯要求减少外界对演员排练的干扰。林锋抚摸着窗框说:“其实这框可以再窄再干净一点的,但是供应商达不到我要求的细节。”看得出来,这个缺憾他至今耿耿于怀。

风光不与四时同

踏着钢架焊接而成的黑色楼梯来到二楼办公区。二楼大门与一楼大门相呼应,也是斜斜的异型门。

进入中央办公区,更觉豁然开朗,穹顶大片的天窗以不规则走势向里延伸,阳光肆无忌惮挥洒而下,顺着光的引导,步入办公区后方的餐厅。头顶的光如此明媚,但记者脑中浮现的却是朱白清《荷塘月色》里“曲曲折折”一般的意境美。果然,当谈到天窗时,原来还一问一答的林锋突然就显得很兴奋。林锋说在这里办公基本不用开灯。他把戏剧谷的天窗称为“动态的天窗”。他曾总结说:“如果把建筑比作身体,那么戏剧谷动态的天窗就是整栋建筑的脊椎。它引导着建筑的空间序列,一步步升华,直到高潮。”

为了做好这个设计,林锋多次看了陈佩斯导演的话剧《戏台》。看他们排练,看他们的后台,了解到吃“开口饭”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对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鼻祖总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于是在设计上把这种情绪体现在空间序列上。“人们在光的引导下经过主入口门厅傩面墙(傩戏脸谱墙),行到二楼办室入口的Logo墙,在高潮处抵达神祉的位置。而光的路径游离于人的行进路线,人在行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与光对话,两者互相错动。”林锋徐徐道来。

当然,当人们忘怀地与自然天光互动时,也早就忽略了主体结构施工时留下的瑕疵。林锋说这是“使用动态和光这两个很好的表现手段,将人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空间的感受上”。确实,春夏秋冬,四季光线不同;清晨至夜晚,日升至日落,光线时时有变。

许是对天窗的爱太执着了,林锋说,一直很想找机会也给自己的工作室开一长溜天窗,到时候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与自然天光对话,听鸟鸣和蝈蝈浅唱。

会弹吉他的建筑师在工地

第一次听说林锋,是在银河SOHO听朋友聊起,說望京SOHO的设计师团队中有一个很年轻的中国人。银河SOHO和望京SOHO其实不用介绍,很多人都知道,它们是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担纲总设计师,在北京寸土必争之地留下的体量超大的地标建筑。当时想,在这样顶级的建筑事务所任职,同时还能主力担纲设计建成望京SOHO,这样的建筑师一定是我们平常说的“中青年骨干”中的中年那一拨。

2017年春寒料峭的一个夜晚,南锣鼓巷附近的老张光阴咖啡馆,小屋内挂着摆着主人老张到处淘换来的旧物,在小小的音乐舞台上,一个年轻男子抱着一把吉他低低浅唱。朋友说,那是林锋,和职业歌手李志在东南大学时一起弹琴,会弹吉他,出过专辑,圈里人都戏称他是“建筑师里唱得最好的吉他手”。

原来音乐人林锋就是建筑师林锋。

2017年底看新闻,说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创办了大道文化公司,旗下的大道戏剧谷在孙河52号院揭幕,戏剧谷主体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回想起夏天正酷热时林锋曾发朋友圈:他正在孙河的工地跟工人师傅同吃,拿着一把大蒲扇,活脱脱一个建筑工地的民工模样。

猜你喜欢

陈佩斯窗框天窗
陈佩斯不上春晚,只为多陪陪父亲
参考答案
陈佩斯隐藏不住儿子陈大愚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基于弹簧等效的车门密封精细建模及窗框刚度研究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花甲之年陈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