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缝纫机作画 缝衣针变“大杀器”

2018-05-30水木

环境与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缝纫机裁缝指尖

水木

刺绣这种传统手工艺要想迸入艺术门槛,绣者一定要有七窍玲珑心,别出心裁地让人耳目一新。印度裁缝安朗-库玛·巴贾杰剑走偏锋,用缝纫机绣出细节丰富的人物图谱;俄罗斯绣娘薇拉-斯穆尼亚则玩微型艺术,将风景画展现在手掌大小的绣布上。他们都是出色的刺绣艺水家。

裁缝的儿子也是裁缝,兼艺术家

35岁的印度裁缝安朗·库玛·巴贾杰( ArunKumar Bajaj)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一项特殊技能——用缝纫机作画,确切地说,是缝纫机刺绣。他的刺绣作品细节丰富,有的大幅宗教主题作品甚至描绘有2000个人物。作为非科班出身,巴贾杰这种剑走偏锋的艺术玩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艺术家身上总藏有对某种事物的执着,巴贾杰也一样。其实,小时候他也曾是一个美术爱好者,梦想着有一天成为著名画家。但19年前,父亲突然去世令他美梦破裂。他被迫辍学回家继承父亲的裁缝工作。然而,他并未放弃艺术追求,而是和现实达成合作,用针线作画,且没有选择手工刺绣,也许那样太耽误裁缝的工作时间了。他借助了缝纫机,费了好些功夫,终于掌握一门独特艺术。如今,他被认为是全世界唯一一位“缝纫机艺术家”。

“我的父親是一位裁缝,但他在我16岁时英年早逝。我不得不辍学接管店铺。读书期间我素描画得很好。我通过这种方法,将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我不想一辈子当裁缝。我希望出名,尽管我的执着使家庭经济有些不稳。”巴贾杰说。

缝纫机刺绣,一针都不能错

他很幸运,现实和梦想的完美结合让他终有回报,如今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原因显而易见。世界各地都有丰富的刺绣传统,我们中国也有源远流长的刺绣文化,但在人物数量和精细度等细节上,有没有人能和他匹敌?也许有,但没有人用缝纫机这种工具制作刺绣作品。因为太有难度了。“你必须非常精确,一针下去就没有反悔的余地。我也不会重复缝纫,都是单层刺绣,好让画作外观整齐。”

他曾耗费3年时间、使用约283万9000米长的线,完成一幅1.83米×1.22米的《摩诃迦罗》。另有一幅1.22米×0.61米的画作,描绘了兰奇达(锡克帝国首任君主)的法庭,上面有将近2000个人物,这幅画作耗时一年。一针都不能出错,想想这种难度,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目前,巴贾杰依然经营着裁缝生意,同时也花费大量时间继续追求艺术梦想。

萦绕指尖的风景

如果说印度的裁缝艺术家巴贾杰喜欢创作宏大叙事的大幅人物刺绣作品,那么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姑娘薇拉·斯穆尼亚(Vera Shimunia),就是在方寸之间做道场,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风景画玩弄于指尖,被称为“指尖刺绣”。她擅长的并不是细密的针脚和绣工,甚至还有人认为她绣工不够好,而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场景构思,她对审美的把握让人眼前一亮。观看薇拉的作品,就像在看一幅小型3D风景画,尤其她绣花针下的秋景,构思巧妙,配色和谐,意境悠远,将人心熨得异常妥帖。

在年轻的薇拉眼里,天空纯净,自然万物如梦似幻,天空、云彩、海洋、草地和花田,皆五彩斑斓,她想要传达这种视觉感受和美好意境。“诗歌不是单词的组合,而是营造了一种意境,刺绣作品也是如此。”薇拉说。

她也爱画画,只是她的画笔是绣花针,颜料是五颜六色的绣线,画布则是小小一方绣布。薇拉把一系列不同颜色的针线缝在一起,并把它们套在手掌大的绣花撑子里。她使用的缝线风格各异、纹理不一、粗细不同,甚至使用3D纤维。

薇拉不仅仅局限于刺绣,她还将油画、摄影与刺绣结合起来,创造出错综复杂的场景,让人分不清虚幻还是现实。

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在电商平台Etsy上买到薇拉的作品,不过要手快,10月初刚放上去的作品,很快就都被人买走了。

猜你喜欢

缝纫机裁缝指尖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猫须镇的缝纫机
燕子是个小裁缝
指尖童话
裁缝的竞争
缝纫机测振装置专用改造研究
缝纫机也玩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