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们缘何对金发趋之若鹜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0期
关键词:金发卢卡斯邮票

在美国打开电视或是社交軟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清一色的金发——事实上,自然产生的并不常见,全世界只有2%的人生来是一头金发。

打开美国电视或者刷一下Instagram,不难发现,无论是政治家、新闻评论员、名流,还是社交媒体红人,几乎清一色都是金发。碧昂丝、爱莉安娜·格兰德、金·卡戴珊和贾斯汀·比伯的黑发当中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金色点缀。在总统选举中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首名女性希拉里·克林顿把头发染成了金色。仅就特朗普政府团队而言,总统自己、女儿伊万卡·特朗普、特朗普的竞选经理、国土安全部长、教育部长、小企业管理局局长都是一头金发——唯有其公关总监霍普·希克斯的深色头发显得独树一帜。

金发在美国这么火,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2016年总统大选来临之际,著有《公民:一部美式抒情诗》的诗人克劳蒂亚·兰金和摄影师、电影制片人约翰·卢卡斯率先对金发缘何如此流行进行了探究——特别是刻意染的金发。一名黑人教授曾向在耶鲁大学教授诗学的兰金发问,希望知道她对黑人学生把自己头发漂白这类现象的看法。兰金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当我开始考察这一现象时,金发的风靡程度让我觉得十分有意思。”兰金告诉我,并提到了希拉里和特朗普这两个例子,“从亚裔男性到白人女性,放眼望去几乎所有人都在染发。”借助一部iPhone和录音笔,兰金和卢卡斯花了两年时间,拍摄和访问了100余名曾染过金发的人,他们来自各种各样的地方和群体——伦敦、纽约、共和党全国大会、非裔朋克、餐厅和博物馆。

这些照片和访谈在布鲁克林的先锋艺术中心新近举办的“贴上邮票”展览上展出,它属于种族想象学会为研究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之一。尽管艺术家们不会要求受访人表明其种族或族群背景,但“贴上邮票”的访谈对象的确具有丰富多元的背景。展览包括一系列的照片,其中有些经过了缩小处理,以适应邮票的篇幅,配有来自实地访谈的录音,橱窗上还相应地列出了金发染料的成分表。邮票上的影像内容是各种人工染成的金发特写,常常与染发者乌黑的发根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自然产生的金发并不常见:据估计全世界人口中只有2%是生来就有一头金发的——在美国白人当中也只有5%左右。金发是基因突变的产物,在北欧人身上较为常见,但有少量的澳洲原住民、北非人和亚洲人也会如此。

即便如此,各大陆的人们多年以来仍以柠檬汁、双氧水和指甲花染料来为自己染发。黄金时代的著名演员珍·哈露在1930年代曾被誉为拥有一头“白金般秀发”的新星,她甚至同时动用了漂白剂、双氧水、氨水和力士的肥皂渣来实现发色的渐变。1956年,伊卡璐又首次推出了家用染发套装,号称可以“提亮、染色、修护与洗发一步到位”,染金发就此进入了美国的大众生活。

就某人为何选择金发而言,可以提出一大堆理由。对“贴上邮票”里的受访者们来说,它是一种掩盖头发花白,让自己更年轻,获得更好的待遇,变得更好看,或者让人更能做自己的途径:

金发构成了一种颇为复杂的自我表达形式。

它可以标示年轻、美丽、特权与从众性。

话说回来,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兰金没有提醒的话,受访者基本不会注意到白人和金发之间的紧密关联。“我认为,身为美国人而言,一定程度上讲,白人和人民这两个词对我们来说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兰金说,“这样一来,当人们想起金发的时候,他们想到的就是‘人民的发色,亦即那些有价值的人群。但他们未能理解这种价值是跟白人联系在一起的。”

以此观之,金发就构成了一种颇为复杂的自我表达形式。它可以标示年轻、美丽、特权与从众性。但也能代表叛逆、独立以及获得关注和尊重的欲望。这一选择既有彰显个性的成分,又与社会教给人们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交织。

兰金和卢卡斯专门为此提出了一个术语:共谋性自由。

“就算你自由地选择了染金发,它仍与白人所推崇的价值……密不可分,”兰金说道,“这么一来,如果你不是白人的话,到头来就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了,受困于自我施加的压迫,而不论你认为自己是否有自由这么做。”

不过,说起非白人群体对染金发的推崇,疯狂“漂白”倒未必是对种族的拒斥:它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所有权宣示,并不真正指向任何越轨行为,而是企图拥有一些没法被拥有的东西。

“我认为,染金发起初可能是一种同化的形式。金发令人更容易被社会接纳,”一名男子在展览的访谈中对兰金说,“我觉得现在的有色人种群体不再这么考虑问题了,他们染金发只是单纯因为自己想染而已。”或者再考虑一下演员葛雷塔·李的情况,在《纽约时报》近期某篇有关亚裔女性染金发潮流的文章中,她接受了时尚作家安德莉亚·程的访谈,并表示染金发就是一种单纯的宣示:“我在这里。请关注我。看见我。”

兰金和卢卡斯表示,他们在展览中使用邮票,是希望借它来表明金发乃是某种形式的通货、一种达到某一新终点的途径——得到接纳、承认、好评和自我感。“试想,当你想把某个东西寄到某处的时候,是不是会贴上一张邮票?你想要抵达某个全新的去处。你自己又怎么看呢?你觉得自己想要去到什么地方?”卢卡斯指出,归根结底,“没贴邮票的信封是哪里都去不了的。”

兰金和卢卡斯的展览,当然不是要公开反对人们染金发或者主张人们必须因循守旧。但“贴上邮票”,的确也邀请观众展开追问:为什么金发几乎无处不在、人人趋之若鹜?它能为眼下热门的有关种族、归属和特权的广泛讨论,提供些什么启示呢?

猜你喜欢

金发卢卡斯邮票
《邮票上的西游》——邮票珍藏册
邮票被谁拿走了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邮票上的“三月三”
创意“入侵”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
Design of the Control Circuit of C523 Vertical Lathe on PLC
Fault Diagnosis of Analog Circuit Based on PSO and BP Neural Network
Research on Wind Power Prediction Modeling Based on Adaptive Feature Entropy Fuzzy Clustering
A Location-Based Clustering Topology Control Algorithm in W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