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2018-05-30石岩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大学生

石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地位不断提高。要实现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学校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

构建具有全过程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全过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够保证就业指导活动的连贯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就业的意义,明确自己的个人发展方向。在大学教育工作中,职业生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将就业理念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到学生的人生规划之中,有利于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健康化发展。

健康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落实全过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给学生时间去积累、去转化,才能让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果更科学。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前的事情,使得就业指导工作过于仓促。在学生入学之时,教师应当测评学生的就业观念与目标,开始落实职业生涯辅助工作。在第二年,引导大学生认知自己所学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了解行业内不同职位的要求,促进学生找到大概的发展方向;在下一年,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在最后一年,重视择业方式、择业技巧以及就业心理等不同方面的辅导,使学生能够在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同时付出努力,完善自我。将大学四年学习视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载体,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优化大学生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关键一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从传统的管理与控制的模式中走出来,积极探究新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与方法,是新一代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挑战。具有现代化知识结构与先进专业理念的工作人员,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文化素质高、工作方法灵活,才能胜任。

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多大学校园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落实的难题。高校管理者要关注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立,让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深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深入到用人单位之中,了解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用科学的调查研究,促进大学校园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实际性、针对性地提高。

建立一个就业指导专门机构,明确每一位人员的职责。学校党政组织要给予就业指导工作必要的支持,安排能力強的人员担当小组长。除此之外,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应当有足够的服务人员,将分散且零细的服务工作做到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

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的丰富,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于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尽了解,对就业的概念了解不够深入。在毕业之前,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着过于积极的期待,一旦现实与期待不符,便会出现心理失衡问题。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以及每一个专业的学习发展现状,开发新的就业指导内容。

在科学内容的指导下,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才能让就业指导服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日常实践走访,收集多样化的就业信息,从传统的讲座、授课形式中走出来,利用个别指导、小组指导的方式落实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建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将就业意识与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体系之中,联合各专业教师、辅导员一起推进就业指导工作,才能让当代大学生更顺利地毕业与就业。

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信息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也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优化个人实践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都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利器。就业指导工作者可以借助这两样利器,加强市内、省内,甚至加强全国各大院校间人才信息的流通。共同建立毕业生信息系统,在健全人才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帮助下一起了解与预测即将面对的就业形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统计、整理与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建立有关于用人单位及其需求的数据库。将信息平台视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媒介,让毕业生有条件了解不同地位、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去向,提高就业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帮助当代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是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积极解放思想,更新个人工作观念,利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有利于就业成果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就业率与适应能力,才能让大学教育工作得以有效改革。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