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个+数量”结构构成和句法表现

2018-05-30付静姝

天津教育·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概数句法增量

付静姝

本文从“数量”和“个”的作用入手分析“没+个+数量”结构的句法构成,考察了“数量”的五种结构形式,分析并指出“个”是该结构中的主观量标记,具有表示主观预期,且让句子表意不完整的作用。然后通过句法表现验证这一结构的特点。

汉语中存在不少“没+个+数量”结构,如:

( 1 )现在,你们苏北人想干这一行,和我们竞争,不客气地讲一句,没个十年八年成不了。(1994 年报刊精选)

( 2 )没个 183 穿成这样像什么!(微博)

( 3 )没个十万块,还敢谈投资?(广告)

姜文振(1990)讨论了“没个+V”结构,认为“没个”是口语中常用的格式,“没”与“个”作为一个整体,“个”不能省略。王世凯、张亮(2016)认为现代汉语公式平面上的“没个”可以划分为词组“没个 1”、否定性动词“没个 2”和否定性副词“没个 3”。 “没个 2”中的“个”发生去数量范畴化,具有主观量标记功能,可以标记增量、减量和限量。这些观点很有见地。但这两篇文章并未就“没+个+数量”这一结构单独展开研究,对于“个”的定性也存在问题。本文专门讨论“没+个+数量”结构,以下对该结构的句法构成、句法表现及“个”的作用作进一步分析。

“没+ 个+ 数量” 结构的句法构成

关于“数量”

“没+个+数量”结构中的“数量”部分一般为概数。杉村博文(2006)指出,“个”能够激活由并列结构组成的概数意义,他将概数分为“数量并列式概数”(如“两趟三趟”)和“数目连用式概数”(如“两三个”两种)。本文认为,能进入“没+个+数量”结构的“数量”还存在其它形式。根据“数量”部分形式表现的不同,可以将“数量”分为以下五类。

数量并列式

即“数 1+量+数 2+量”形式。其中“数 1”和“数 2”一般为系数词,可连续,也可不连续,不连续时“数 1”和“数 2”在数量上必须邻近。

( 4 )可要是按叶美兰那个说法,没个七万八万的话费哪里打得住。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 5 )要形成经济规模,没个三年两年是不行的。(1994 年报刊精选)

数字递进式

即“数 1+数 2+量”形式。其中“数 1”和“数 2”一般为系数词,可连续,也可不连续,不连续时“数 1”和“数 2”在数量上必须邻近。

( 6 )老罗领我们在屋后田头转悠了一圈后说: “哪家没个三五堆猪牛粪的。”(《人民日报》1996 年 2 月)

( 7 )看着吧,没个四五分钟,根本关不上车门。(微博)

概数标记式

“多”“来”“把”“左右”都可以标记概数,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目,“几”有时也可表示十以内的概数。

( 8 )表示在武汉每月五千就是穷人,没个一万以上,而且还不还房贷的情况下才算过得好。(微博)

( 9 )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我看到了音响队的混音台,是露玛 9000C,DJ手的最爱啊,好想要的神器,没个一万多,想都别想。(微博)

概数短语式

这一类概述短语主要是指不是由“数+量”构成或部分由“数+量”构成短语,这一类短语多为四字格形式,常见的有“十天半月”“一年半载”“三年五载”等。再如:

( 10 )能到这里来的,在株洲地面上都是数得着的主儿,腰里没个万儿八千的,别想踏进一寸。(微博)

( 11 )“不嫌!”马拴叫道:“这有什么哩?年轻人,谁没个三曲四折?”(路遥《人生》)

( 12 )人到老年,谁也不保谁没个三病两痛哩。(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

确数概数式

宗守云(2013)在研究“V+个+概数宾语”时指出,“个”后面一般都是概数形式,即使是确数形式,也表示概数意义。如:

( 13 )市区内平常是五、六十欧元的旅馆,在此期间没个二百欧元是住不进去的。(新华社新闻报道,2004 年 7 月份)

( 14 )兜里没个 10 万,还是别进去了。(微博)

( 15 )没个 183 穿成这样像什么!(微博)

( 16 )每月没个 1GB 流量,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打个招呼都要用点流量。(微博)

关于 “个”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语言学界就对“V+个+XP”中的“个”的作用展开了讨论。吕叔湘(1944)最早指出在这样的句式中,“个”多少带了点“大约”的意思,整个句式用来说未来的或一般的事情。“没+个+数量”结构的“个”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以与其他量词共现,因而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名量词。下面我们从“个”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出发,分析“个”的语法地位。

“个”是否具有“再个体化”功能

吕叔湘(1980)指出有些口语中的常用句式,由于加了“个”而能够表达轻快、随便的预期,比如“动+个+约数”结构、“动+个+宾”结构后面加“的”或“什么的”时。杉村博文(2006)认为,“个”是为了激活由并列结构组成的概数意义,“‘轻快随便并不是直接来自‘个的初始概念,而是经由‘数量小转喻‘价值小的阶段,进一步扩展得来的”。宗守云(2013)在讨论“V+个+概数宾语”结构时发展了杉村博文的观点,他认为,“‘个尽管已经不具备量词的性质,但它仍积淀了量词‘个的个体化功能”,概数宾语是离散的。而在“V+个+概数宾语”结构中,“个”将后面概数宾语“打包为一个整体”(即“个”的“再个体化”功能),“为说话人主观限提供了条件”,说话人用这一结构表达“最多”或“至少”的限量意义,时间一长,该结构的意义由“数量小”转喻成“价值小”,“于是又出现了轻松随便的伴随性的语用色彩”。而“没+个+数量”结构可以看作是“没(有)+個+数量”的省略,也是“V+个+概数宾语”结构。如果按照这一观点,那么“没+个+数量”结构中“个”也具有这样的“再个体化”功能,“个”让“数量”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并使整个结构能够表示“至少”“最多”的主观限量意义,因而“个”在结构中不可省略。但是我们又发现,在某些语境中,省略“个”,整个结构仍能表示“至少”“最多”的主观限量意义。如:

( 17 )一个副厅级的肥缺,没十万八万功夫钱,谁敢想?(柳建伟《突出重围》)

( 18 )只听南海鳄神说道:“瞧你骨头没三两重,有什么用?”(金庸《天龙八部》)

例(17~18)中,省略了“个”,但是句中“没+数量”仍带有“至少/最多+数量”的意思。由此可见,带有主观量色彩的“至少”“最多”这一意义并不是由“个”的 “再个体化”功能实现的。

“个”是否是主观量标记

主观化理论认为,说话人会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一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标记(沈家煊,2001)。量范畴也不例外。“主观量”是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意义的量。王世凯、张亮(2016)认为“没+个”应视为一个整体,并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没个”划分为“没个 1”、否定性动词“没个 2”和否定性副词“没个 3”。其中,“没个 2”中的“个”发生去数量范畴化并后接数量成分时,具有量标记功能,可以标记主观减量、主观增量和主观限量。

张谊生(2006)认为“没”是近、现代汉语中的主观量标记,“没”用于主观减量,可以标示含有概数的表时间或度量关系的词语。王世凯、张亮(2016)指出同樣属于主观量标记,“‘没个 2标记主观量时在客观量幅、数量属性等方面的要求比‘没自由”。我们认为,将“个”当作主观量标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不能将“没”和“个”视为一个整体。在“没+个+数量”结构中,“没”是否定动词,“个”才是主观量标记。如:

( 19 )这顶轿子没个八个人怕是抬不起来吧。(微博)

( 20 )叶二娘笑道:“你也是江湖上的人物,怎地不明规矩?没八个孩儿来换,我随随便便就将你孩子还你?”(金庸《天龙八部》)

将“没+个+数量”与“没+数量”作个比较:

( 21 )没个十万块/没十万块

①你有没有个十万块去投资?/a2.你有没有十万块去投资?

②我没个十万块。/b2.我没十万块。

③我有个十万块。/c2.我有十万块。

④(投资至少要十万块,)没个十万块,还敢谈投资?/(投资要十万块,)没十万块,还敢谈投资?

上述句子中“没”所起的作用是逻辑否定,可以用“有没有”来提问。而“个”在句中除了影响句子的正确与否以外,对句子的真值并无影响,但是“个”具有对客观量的主观评价。所以在例(21①)中,加上“个”表示说话人认为投资的资金储备应该多于“十万块”,去掉“个”以后说话人可能认为十万块去投资也足够。

“个”表示主观估量,且让句子表意不完整

我们认为,“没+个+数量”中的“个”能够表示说话人对“数量”的主观估量。从实际表达功用看,“个”是表示说话人主观情感的量标记,其作用就是对客观量进行增量或减量的主观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说话人心中的背景知识和认知模式。当说话人认为某个情况的发生要超过或者不足预估的那个时间或数量时,就会在该时量或度量词语前面添上一个主观量标记“个”。“个”可以标记主观减量和主观增量。如:

( 22 )这圣人讲混元道果,她自然也来听了,毕竟这个机会不多,一万年也没个几次。(蛇吞鲸《重生成妖》)(主观减量)

( 23 )他小样这几年,哪年没个二、三亿收入。(柠檬黄《幻情惑爱》)(主观增量)

( 24 )想本官这几年杀的人,没个五六十万也有三四十万了。(破名《列强代理人》)(主观增量)

张谊生(2006)认为,虽然增量和减量具有相对的自由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客观数量的制约,客观大量较少使用减量标记,客观小量较少使用增量标记。我们赞同这一观点,“没+个+数量”结构基本受此制约。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客观大量和客观小量并不是根据数字大小来判定的,如:

( 25 )四五个人都堆在车门口,里面的人又懒得往里走。看看吧,没个四五分钟,根本关不上车门。(网络语料)

“个”作为主观量标记,既可以标记概约量,也可以标记确量。王世凯、张亮(2016)认为“没个”标记确量时都是表示主观减量,但我们认为“个”标记确量时并无此限制。如:

( 26 )此地到宛城,就算是单人独骑,来回也得七八天的时间。军队的话,没个十天绝不可能赶到!(黄初《黄粱三国》)(主观增量)

( 27 )放心。饿了也不吃你。身上的肉都剃下来也没个二两的。还真把自己当盘儿菜。(天边的彩虹《星隐》)(主观减量)

除了主观量标记功能以外,“个”还具有让句子表意不完整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由“没+个+数量”的句法表现得到验证。

“没+ 个+ 数量”的句法表现

“没+ 个+ 数量”结构的句法功能

“没+个+数量”结构在句法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充当分句;二是充当句子成分。

充当分句。例如:

( 28 )穷村基础差,距小康标准较远,没个三年五载的工夫,一下难有大的起色。(《人民日报》1995 年 5 月份)

( 29 )生人(包括虔诚的徒弟)虽然进了家门,但没个三年五载,轻易见不到庐山真面。(《人民日报》1995 年 5 月份)

紧缩式复句中的分句。如:

( 30 )一年没个百儿八十元就过不了关。(《人民日报》1994 年第 2 季度)

( 31 )心想,没个十天半月工夫怕是出不了郴州啦!(《人民日报》2000 年)

单独成句的例子较少。如:

( 32 )桂香说:“唷──,好侄子哩,你发了?四个兜兜一身平,成干部了?咋好几月都不回来?也没个几 封信?老村长早就着上了气。苦了巧巧。你该不是在外面好上人了?你可别当了陈世美!”(田岸《黄河滩》)

充当句子成分

“没个+数量”在句子中经常充当谓语,另外也可以充当主语、状语、定语。

a.作谓语。例如:

( 33 )老罗领我们在屋后田头转悠了一圈后说: “哪家没个三五堆猪牛粪的。”(《人民日报》1996 年 2 月份)

( 34 )每月没个 1GB 流量,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打个招呼都要用点流量。(微博)

( 35 )层高没个 3.5 米还真不好搞。(微博)

b.作主语。例如:

( 36 )要是打一眼机井,没个十万八万下不来。(《人民日报》1995 年 5 月份)

( 37 )市区内平常是五、六十欧元的旅馆,在此期间没个二百欧元是住不进去的。(新华社 2004 年 7 月份新闻报道)

c.作状语的例子较少。如:

( 38 )原本中午的飞机,因为安徽大雾天气要傍晚才到了,从沈阳回长沙估计没个十点到就不错了。(微博)

( 39 )一个善变滴写手,不是头像就是微博,没个几 分钟就换了或者删了。(微博)

d.作定语的例子也较少。如:

( 40 )先看作者的阅历,没个几十年的经历写不出经久不衰的观点来。(微博)

从上述各例我们可以看出,“没+个+数量”一般不能單独成句,只是作为复句中的分句存在,这反映了“个”具有让句义表达不完整的作用。句中加上“个”,表示说话人的主观预期,因为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存在,所以句中一定要有一个表示结果的分句存在才可以让句义完整。另外,“没+个+数量”结构也常常被用来作状语,这与“没”的否定动词属性是分不开的。

“没+ 个+ 数量”结构的句法限制

李宇明(1999)认为,主观量的表达可以依靠结构本身带有的主观量标记实现(即语表手段),这种标记可以是“数量词语(包括带有修饰成分的数量词语)”“充当状语的副词”“加在句末的标记词”和“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固定格式(简称‘格式)”。“没+个+数量”结构包含“数量”成分和主观量标记“个”,结构本身已能表达主观量意义,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一结构与其他主观量标记共现的问题,也即“没+个+数量”结构的句法限制问题。

“没+个+数量”结构主观量意义的表达使其在句法上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样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格式和副词的选择。

对格式的选择

“没+个+数量”表示主观增量意义时常与表示否定意义的格式共现,且这种格式位于“没+个+数量”后面。这种格式有几种表现:

a.使用否定词或格式本身具有否定性。如:

( 41 )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个七八年达不到目标。(微博)

( 42 )能到这里来的,在株洲地面上都是数得着的主儿,腰里没个万儿八千的,别想踏进一寸。

( 43 )今天出门打开谷歌地图奇迹出现了,用快半年了谷歌地图最初没个四五分钟根本不可能定位。(微博)

( 44 )自从上个星期摔破了膝盖,一直痛到了现在还在痛,姐才捡到 130 块钱。下次没个一万三姐连腰都不想要下来。(微博)

( 41~42 )中都使用否定词“不”“别”使“没+个+数量”后面的格式表示否定意义,(44)中通过“连……都不”这一格式来帮助“没+个+数量”主观增量意义的实现。

b.使用疑问词使格式具有否定意义。如:

( 45 )你不是就想知道化验结果吗?没个五天八天的上哪儿给你弄结果去?(穆宪林《桑拿之谜》)

( 46 )毕业了,在广州没钱没物,几个女的会等你熬出头来,没个十年八年怎么出人头地?(微博)

( 47 )可要是按叶美兰那个说法,没个七万八万的话费哪里打得住。(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c.使用表消极意义的形容词使格式具有否定意义,如:

( 48 )穷村基础差,距小康标准较远,没个三年五载的工夫,一下难有大的起色。(《人民日报》1995 年 1 月份)

( 49 )我知道我没个三五万字的思想汇报很难提高自己的觉悟,所以我比别人更努力。(微博)

( 48 ~ 49 )均使用“难”使格式表示否定意义。

d.使用语气词使格式具有否定意义,如:

( 50 )解放路是开始修地铁还是修管道啊,没个一两年修得好啊?(微博)

( 51 )我们有多久没见了?没个十来年也得七八年了吧。(微博)

对副词和语气词的选择

“没+个+数量”结构表示主观减量意义时的例子不多,在我们收集的语料中,与这一意义共现的副词有“才”和语气词“而已”,如:

( 52 )那奴才搔搔头发,“我是小春介绍进来的,才来没个两天而已。”(于晴《吉祥娘》)

( 53 )那天我坐面的出门,上车才没三句话,司机气就不打一处来。(1994年报刊精选)

当“没+个+数量”与副词“才”共现时,副词“才”本身既是主观量标记,又帮助了主观量意义的表达。这里的“才”用于后指时帮助表示主观减量。宗守云(2013)认为,“罢了、而已”是往小里说,是轻言义语气词。因而,在例(52),“而已”可以和主观减量共现。

结语

前人对于“没+个+数量”结构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考察了这一结构的构成,概括了数量的五种表现形式:数量并列式、数字递进式、概数标记式、概述短语式和概数确数式。分析“个”的语法地位,并指出,“个”是该结构中的主观量标记,具有表示主观估量,且让句子表意不完整的作用。“没+个+数量”结构的性质可以得到句法表现的验证。首先,因为“个”的不完全成句作用,这一结构在句中只能作为复合句的分句或是充当句子成分;其次,当这一结构表示主观增量时常与带有否定意义的格式共现,表示主观减量意义时常与副词“才”和轻言义语气词共现。

宗守云(2013)认为,“V+个+概数宾语”的语用条件可以概括为:“用于非现实事件。”他这里所指的“非现实事件”可以是未然事件、惯常事件和虚拟事件。“没+个+数量”结构因为有否定词“没”,所以不常用于惯常事件。说话人主观估量常常是还未发生或者停留在心理预期的,所以这一结构也常用于未然事件和虚拟事件。

猜你喜欢

概数句法增量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材料类科技书稿共性编校问题探索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左右”、“上下”的概数义研究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德州仪器(TI)发布了一对32位增量-累加模数转换器(ADC):ADS1262和ADS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