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2018-05-30齐秀春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勇读书班级

齐秀春

一个追赶蝴蝶的人

西西弗斯被天神惩罚,循环不止地推巨石上高山,然后巨石从山顶滚落到山下,他便重新开始艰难的推石工作,苦役永无终结。人们都会以为西西弗斯一定为他悲惨的命运愁苦不堪,甚至沮丧到了极点,可是大家看到的却是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路上还逮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然后他又走向巨石,开始又一轮新的劳作。多么枯燥、永无尽头的苦役,西西弗斯却能在短暂的时刻发现值得让他快乐的东西。

有人把教学工作看成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自然也就享受不到教育的乐趣与幸福。我说:“作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石头,不是无边的黑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充满了灵性的美丽灵魂。这乐趣与幸福不在于付出是否得到回报,不在于是否得到名利地位,而是在生命与生命的对接过程中闪烁出智慧之光、悄然绽放爱的花朵,那是生命浸润生命的过程。虽然辛苦,但路边的野草、绚丽的花朵,还有翩翩飞舞的彩蝶是对他们最好的馈赠。我希望自己做追赶蝴蝶的人!”

在十八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担任语文学科教学。我用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成为追赶蝴蝶的人!

对于学生,我是老师,是友人,也是母亲。我总是激情澎湃地去赴一场又一场与学生们的“约会”。作为教育人,我深知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得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径。我在班里身先士卒,号召学生海量阅读,并带着学生海量阅读。在阅读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方法,并带着学生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共同提升师生素养。

我在教育的羊肠小道上追逐蝴蝶之所得,享受着与学生最美好的相遇,享受着在与年轻生命碰撞中的幸福!

愿做一支快乐的“红烛”

我从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敏感,每次考试轻轻松松就能居于班级的前列。可是作文,着实给我的童年带来很多不愉快,每次作文都是硬着头皮完成,东抄抄西凑凑。往事不堪回首。直到进入初中,一位个子高挑、走路一阵风的语文老师——黄老师,改变了我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每天上课,黄老师都穿着一身洗得略显褪色的藍色运动服,总是提前来到班级门口,她讲课的声音忽而轻柔,忽而有力,虽然声音优美,但仍不能提高我对语文的兴趣。最让我头疼的是每节课黄老师都要让我读课文,无论长短,读后她总会把我读得不如意的段落,自己再陶醉地读上一遍。时间久了,不知不觉我也爱听自己的朗读了。就这样,三年的初中时光,黄老师默默指导,不仅使我喜欢上语文,更让我爱上阅读。这让我在懵懂的少年时,阅读了一些古典小说、杂志,为我打下一定的文字基础。因为这段学习生活,我发自内心地钦佩黄老师,更让我暗暗觉得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从而为我埋下了一颗报考师范院校的种子。

当我迈入师范院校,毅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时,很多熟悉的同学都感到匪夷所思。与同系的同学说起读书,我有些自卑,因为读得太少,每次读书都是紧跟在寝室姐妹的后面,踉踉跄跄地读完一本又一本著作。正是阅读,一次次把我推到新的起点,让我一路走到语文教师的岗位。

就这样,我有幸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带着理想和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儿童世界。

趣味课堂 师生做主

“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是我初登讲台时教书育人的准则。跟所有年轻教师一样,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迷茫过,深陷于一本本教参、练习册和试卷中不能自拔。作为年轻教师,学校领导经常会来听课,每次都会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改进建议。看到领导们所提供的各种问题,有时真觉得自己不是块教书的料。没办法,我只能每天在家备课,父母和爱人则成了我的“第一听众”。每一个把握不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问题,我都要先给家人讲一遍,然后再根据他们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出调整。有时候,整个双休日我连门都不出,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一遍遍磨,反复读课文,反复修改教学预设。自从有了女儿,我更是有了最忠实的听众。女儿的反馈更贴近学生的反应,能让我换位思考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这使我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女儿喜欢看轻松愉快的少儿节目,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试着把小游戏、小故事,还有学生喜欢的话题,引入课堂。我发现,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听得认真,印象深刻。此后,我每节课都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我也在实际教学中渐渐走出了初为人师的困惑,越来越感到教书育人的快乐。

激励学生 分享快乐

十八年来,我和学生们共同品尝着喜怒哀乐,其中的快乐、酸楚,让我领悟到生活的意义。我看到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奖状,不禁回忆起奖状背后,师生携手努力的足迹。

班级里有个叫小楠的女生,比男生还调皮、淘气。有次小楠把一只青蛙带进教室,青蛙的叫声引起了波动。我发现后,并没有训斥她,而是先赞赏小楠关爱小动物,又建议小楠把青蛙养在班级里。后来其他同学也跟着乐此不疲地观察,我趁机提出说:“既然同学们都这么喜欢观察青蛙,我们就连载写一写你们所观察到的青蛙。”这样不但平息了风波,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推荐学生读《昆虫记》,共同感受昆虫学家法

布尔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精灵。而小楠不仅在这次观察活动中日渐提高了习作水平,同时也渐渐改正了之前很多的不良

习惯。

班里转来一名新生小勇,第二天就没来上学。当我将情况告诉给小勇的母亲时,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惊讶,反而说:“以前他就总逃学,在外面玩够了就会回来的。”这样的母亲却是我很少见的。后来才了解到,小勇的父母离异,孩子不定期在奶奶或母亲家住。长此以往,小勇便养成了逃学的恶习,成绩自然也很不理想。根据这种情况,我又找来小勇的奶奶,建议他的奶奶、妈妈和我一起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从那以后,小勇渐渐有了固定的生活安排,虽然偶尔也会逃学,但每一次我都会耐心地跟他讲道理,语文课上也总是适时地表扬他、鼓励他,并送给他《汤姆·索亚历险记》。三个月后,小勇再没有逃学,并表示虽然自己跟汤姆一样淘气调皮,但也要做他那样善良正直的人。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他的语文成绩提高了40多分。

师生共读 漫游书海

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很难带出爱读书的学生。读书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事,很多时候,我也是疲惫、懈怠。但为了带出爱读书的学生,也只能和学生一起展开阅读。美其名曰指导学生,其实我们是互相制约、互相鼓舞的共同体。

学校每天半小时的读书课,为我们师生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利用这个时间,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展示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同时,学生的努力也让我震惊,绝对不能输给这些孩子们。为了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不但减轻学生的作业数量,还在班级中成立图书角。在每天读书课上让学生自由阅读,营造读书氛围,把阅读课外书变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时间久了,单一的阅读形式也会使人乏味。在学生的建议下,语文课上开展一些展示阅读知识的小竞赛,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办课外书阅读知识手抄报;寒暑假,学生互相推荐一些喜爱的课外书,开学时由同学们策划举办阅读交流会。他们的作品精彩纷呈,他们的水平不容小觑。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自然也要更为努力。

到了四年级,我发现学生已经开始把自己家的书与班内同学共享了。这时,恰逢来了一名实习老师,几个学生就围着问:“老师,你家有什么书,能借给我们看看吗?”我才发觉,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读书资源了。

正好我们市里的新图书馆向市民开放,我便去图书馆把借阅书籍的流程一一记录下来,并发到班级群里,这既解决了买书贵的问题,又满足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每到课间同学谈论的是“你这周又借什么书了,怎么样?”,读书填满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我的班级管理也轻松多了。

虚心学习 成为骨干

每一次听课学习,对于一线教师都是吸收能量的好机会。汲取名家、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都是老前辈的宝贵财富。但学了以后怎么在一节语文随堂课上实现呢?迷茫,没有方向,不断尝试、实践,虽有收获,但困惑不亚于收获。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反思,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偷师,还经常潜伏在市教研论坛和新浪UC小语房间中,学习市內外老师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能力,在磨练中渐渐摸到语文教学的门。从一名再普通不过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市级语文骨干教师。《生命 生命》一课,是我第一次面对百人以上的公开课,忐忑与喜悦在内心交织。最终,我凭着这一课,在全市“课内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了语文组金奖。

一次次教研活动磨砺了我,一节节公开课成了我幸福成长的助推器。每一节公开课都凝聚着个人和集体的智慧,都是个人和团队多次实践反复打磨的结晶,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者,都能从中汲取营养。仔细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最难以忘怀的是2012年6月,我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东北三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第三届年会”,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我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宿,或查阅资料,或修改教案,或制作课件。白天,一完成毕业班的正常教学任务,就在办公室里潜心钻研课标,用心揣摩教材。有了二十多次改稿的奠基,我才走上了千人听课的讲台,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同年12月,在全市“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会”上,我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运用“五步导学法”展开教学:老师导学—独立自学—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反思小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公开课的助推,它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骨干研修 幸福加油

2013年10月,我参加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师范大学“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这一活动催生出了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无限幸福感。与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名师的近距离接触,使我十几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倦怠感在短短几天内释放。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幽默,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经验,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引领着我。这让我深刻理解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

“研修班”每天的学习都让我的心灵震撼。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每一节课都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我不禁一次次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从专家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态度。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自己,更认真地思考今后的教学方向。

北京实验一小甄珍老师的讲座《做现代班主任》,深深地触动了我。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感染学生。虽然我与优秀的教师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我心中却播下了期待的种子,改变自己对工作的认识,今后力争做一个让自己快乐,也让学生快乐的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更加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不要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要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留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万物生长的春天到了,学生已经不安于坐在枯燥的教室里,萌发了一起出去看看的想法。正好学校允许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经过层层筛选,精心策划,我和学生们决定去本市“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和平广场”。学生不但推举出解说员,还安排了自己喜欢的放风筝比赛、跳绳比赛。在游玩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增进了同学感情,班级凝聚力也得到提升。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就是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读书是一种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名师,但只要努力,便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做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小勇读书班级
班级“四小怪”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最高山峰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我们一起读书吧
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