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文化的生活德育智慧

2018-05-30赵丽娟

关键词:实施途径

赵丽娟

摘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构成了生活德育的两极。生活德育是一种生活与德育高度融合的德育形式,是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生活场景、生活片段、生活活动等)出发,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内化、外化和发展的德育实践过程。内容丰富的春节源于日常生活,又因其物质和文化内涵而高于生活,从而春节就有了进行生活德育的理由和依据。因此,在春节期间可通过“说教”教育、实践教育、感染教育来实施生活德育。

关键词:春节文化;生活德育;实施途径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融合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其持久的时间,丰富的内容,隆重的仪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并最终融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探索春节文化的生活意义,进而找到实施生活德育的有效方法,必然对于提高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两个相反又相成的命题道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方可寓德育于生活,于生活寻德育,以实现生活德育。

(一)杜威:教育即生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hon Dwey)针对美国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课堂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脱离、呆板腐化的灌输式教学等弊端,提出并倡导“教育即生活”的命题。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就源于生活。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在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来传授书本知识,如果不是以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则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一方面造成“教育与生活相脱离”,另一方面使学校成为“不是儿童生活的地方”。因此,杜威认为“学校必需出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具体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学校教育应具有生活的意义。即学校本身就应该是一种社会生活,应具有全部社会生活的意义。杜威指出:“青少年在连续性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生,它要通过环境(在这里,“环境”即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中介发生。”在此基础上,杜威建立起完整的“经验课程范式”,强调“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此,学校教育不能独立于个体日常生活实践之外,而应该关注和联系个体日常生活,使之具有日常生活的意义。

2.通过教育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教育需要构建个体的美好生活。杜威要求,“教育应该成为达到并延续美好生活的手段,这种美好生活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充分的、优雅的和豐富的。”这里,杜威在强调教育具有生活意义的基础上,对教育的生活意义进行拔高,认为学校教育不是被动的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在适应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改造社会生活,“目的是在于加深和扩大社会接触和交往以及共同生活的范围,使学校成员有所准备,让他们将来的社会关系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因此,学校教育应该起源于生活,形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更新和延续。

(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1936年,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乡村教师》(第九期)发表了《生活即教育》一文,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命题。“‘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面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这样整个的教育便根本的变了一个方向……分析开来:健康的生活便是健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便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便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社会革命的教育。”从而陶行知推出四个结论:(1)是生活便是教育;(2)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3)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4)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即未必是教育。

具体而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命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

1.全部社会生活均具有教育意义。即“是生活便是教育,”社会生活本身就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这样,该命题将教育的内容扩大到了整个生活领域,从而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范畴。至于“生活”的含义,陶行知认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他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发芽、抽条、开花,从动的方面看起来,好像晓庄剧社在舞台演戏一样。”由此可见,陶行知所理解的生活便是生生不已的生命,即日常生活、实际生活,“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窝窝头和破棉袄。”也就是说,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实际本身就是教育。

2.生活决定教育。生活的变化决定教育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那么生活何以决定教育呢?陶行知指出:“生活和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到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到了教育。”即人们以一定的行动参与或改变生活(生活与生活的摩擦)便导致了生活的变化。对于参与人而言,便是有了教育的作用(生活的变化引起了教育的变化),因而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进而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另外,生活的关键是“参与”,即不实际参与生活,只是形式上接受教育,也算不得真正的教育。“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

(三)生活德育:生活与教育的融合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尽管两者在时代背景、所解决问题、哲学基础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两者均把关注的目光指向生活与教育的联系之上。同理,德育作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的活动过程”,也是源于生活、形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并融于生活的。脱离生活的德育,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无从把握,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性无从调动,从而其道德的内化、外化及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生活德育便是一种生活与德育高度融合的德育形式,是教育者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之中完成内化、外化和发展的德育实践过程。生活德育的实践过程,也就是生活与德育高度融合的过程。

二、春节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大节,是集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做年画、除尘、守岁、祭祀、拜年等多个民俗环节连缀而成的复合体,并由此形成内容丰富的春节文化,从而成为展示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窗口。

(一)春节之物质文化:源于生活

春节作为沿袭传统农耕生活的节日,其最原始的意义是在岁末年初之时,将经过一年辛勤农业劳动收获的物品祭祀众神及祖先,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渴望新的一年生活幸福、吉祥。因此,春节本身就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产物,理应以物质文化生活为基础。

有歌谣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春节的幕布正式拉开。祭灶时家家户户都要献麻糖:一方面用贿赂的手段甜了灶王爷的嘴,另一方面粘住灶王爷嘴使其只能“上天言好事。”腊月最后一天(除夕日),则是展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喷火口:红红火火的窗花、剪纸、春联,叱咤威武的门神画像,迎接诸神的神像、焚香、祭品、鞭炮,全家团聚的饺子、金鱼、花糕、公鸡,为初一准备的红包、糖果、点心、新衣服等等悉数登场。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春节狂欢的最后时刻:喧天的锣鼓、绚丽的烟花、高悬的灯笼、香甜的汤圆,渲染着热闹的节日氛围,自此春节行至尾声。

总之,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期,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集中地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物质生活世界的集中反映。

(二)春节之精神文化:高于生活

“新年到,人欢笑,贴春联,蒸豆包,接财神,放鞭炮,磕响头,岁钱要,拜大年,收红包,走亲戚,把嗑唠,扭秧歌,唱小调,男女老少看春晚,全家来把春意闹。”过春节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现人们日常物质生活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呈现人们精神生活的独特窗口。

春节的序曲腊八粥源于古代的腊祭。《礼记·郊特牲》载:“天子大腊八,伊耆氏始为腊。腊者也,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物质生活的丰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神灵在农事上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对于平衡人、神、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祭灶所用麻糖也是与天神沟通的物质手段:灶王爷是来往于天界和人间的使者,人们利用麻糖祭灶是向灶神寄托“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对灶王爷既尊重又戏谑的心态。春联、年画本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的习俗,但现在更多的表达人们喜庆吉祥的美好愿景。特别是春节文化底蕴的重要表征——春联,总是更多的表现为积极意义的祝贺:“添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爆竹声声除旧岁,桃花点点报新春”,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深切希望,也是人们发展积极向上精神的动力场。形如弯月的饺子一方面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好吃不过饺子”,春节时吃上饺子,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另一方面“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至于大红灯笼、烟花爆竹、锣鼓舞狮等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红红火火、万众共享的欢乐、吉祥、充满希望的节日氛围,又可以激起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和激情。

总之,春节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人们精神生活的有效载体,亲情伦理的传承、安定团圆的企盼、神灵祖先的崇拜、对真善美的向往,都在这样一个祥和、安宁、喜庆的春节文化氛围中得到淋漓的宣泄和释放,从而超过了现实生活的原本意义。

(三)春节之仪式文化:融于生活

春节的进程是遵循农历时间概念而展开的,从腊月初八腊八节拉开春节序幕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都属于春节的时间范围。在这期间几乎每一天都有特定的习俗内容和庆祝方式,形成内涵丰富的仪式文化,融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开始,春节的仪式(主要是祭祀礼仪)正式拉开序幕。“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在二十三祭灶日,家家户户靠近灶台的墙壁上都要设好神龛,并请来灶王爷的神像,晚上送灶王爷上天时,还要摆上香、黄裱、芝麻糖等祭祀用品,磕头跪拜,嘴里念叨着“二十三,爷上天,说好事,道好言”。通过祭祀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庇佑和保護,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而到了除夕,尤为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请神回家。各家各户都要请出供奉神像和祖先牌位,焚香、献祭、放鞭炮,全体成员一个不少,团聚一处,共迎诸神和祖先回家过年。正月初一早晨为正祭,“祖先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出自同一祖先的家族成员共聚一堂,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摆好贡品,共同祭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共祭同祀,表达了对诸神和祖先的怀念和尊重,另一方面老少团聚,强化了家族伦理关系,这样尊重长辈、教育晚辈的伦理意义便在祭祀礼仪之中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仪式力量。

总之,春节从掀开序幕直至尾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整个节日期间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活动自然而然的铺展开来,从而使节期生活延伸至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并引导人们新的生活轮回。

三、德育实践:一半是生活,一半是教育

春节文化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场景,又因倾注了巨大的物质、精神文化内涵而高于生活,从而春节就有了进行生活德育的理由和依据。具体而言,从春节文化中把握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主要包括:

(一)言谈教育

言谈教育即教育者借助语言载体对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开放、自然、高效、方便,目的在于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善的“我与你”对话关系,使教育对象自然而然的受到启迪和熏陶。因此,在春节期间,可以也应该使用言谈教育方式。例如,除夕合家守岁之时,老少共聚一堂,叙旧话新,祖父母、父母们回忆过去的事情,讲述民间故事、传闻,叮嘱各种节日里的规矩和禁忌;孩子们则一边感悟长辈幼时生活状态,一边在长辈的教导下回忆和总结一年以来得失。这样寓德育于老少彼此交流之中,既有忆苦思甜教育,又有自我反思和总结,还能使彼此感情得以加强,从而使这种自然、生动的教育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又如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动,也是极为典型的交往性言谈教育。晚辈向长辈道新春祝福,既表现深深祝福之情,又表达对长辈的尊重;长辈回礼、发红包时往往会带有支持、鼓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通过互送祝福可完成一次生动的鼓励教育。

(二)行动教育

行动教育即“通过参与在行动中学习”,每个人都参与在各个有教育功能的节日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教育。如果说“教育”和“生活”是“生活德育”的两极,则连接两者的桥梁便是“参与”。春节通过向每个人展现原汁原味的生活,并给与每个人以“参与者”的身份,从而提供一个使行动教育得以实施的平台。例如,从春节的序曲腊月初八到大年三十,大家都围绕着“春节”这个主题而忙碌着:扫庭院、剪窗花、换神像、设神龛、献祭品、备美食等,而年前准备往往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其中,有分工有合作,齐心协力,共迎新年。因此,这种忙碌的场景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教育对象通过亲自参与到各种年忙实践之中,不仅学会了各种劳动技能,而且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劳动之后的喜悦感、满足感和幸福感,通过参与理解合作与分工的深层含义,其教育效果自然比空洞、枯燥的说教好。

(三)感染教育

感染教育即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思想感情的教育方法。生活德育可以通过春节节日氛围的感染作用实施。例如春节的标志性符號春联,以其有章有法的书写、对仗工整的文字、协调押韵的平仄、火红鲜亮的颜色,不仅制造出欢乐喜庆和欣欣向荣的节日氛围,更以其言志教民的内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从而成为春节喜庆表达和渲染的文字符号;又如烟花爆竹的燃放,不仅增加了春节辞旧迎新、闹春接福、欢乐喜庆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兴高采烈、心花怒放的内心感受。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通过热闹的节日狂欢使人们进行精神调节与休整,以积蓄未来生活和发展的心理能量;再如春节民俗的主题一祭祀,也是通过感染教育法进行生活德育的天然场景。正月初一早上全族正祭,人们身着新衣,在打扫一新的公共祠堂中聚集,神像、牌位、焚香、黄裱、贡品等共同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秘的氛围,无形中给与参与祭祀的每一个成员以无形的精神约束力。全族跪拜诸神,共拜祖先,不仅实现了自然、祖先、诸神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使全族成员在祭拜祖先的过程中巩固和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同宗共祖的认知和共同的情感认同,从而祭祀活动也有了整合情感的现实教育意义。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
浅议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
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