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定位 谋求新发展

2018-05-30陈晓军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区级长三角标准化

文/ 陈晓军 陶 城

1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上海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既是上海积极贯彻落实《标准化法》新要求、强化法制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对上海在地方标准管理方面的探索创新所取得成果的提炼和固化。同时,结合上海面向未来的全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国家对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在新《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和区域化的工作要求,为本市地方标准工作提供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

在地方标准管理实践中,上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重点推进:

明确标准定位提升地方标准供给质量

作为政府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标准主要定位于满足各政府部门履职过程中对于标准的需求。基于此,在地方标准立项环节上海就明确:必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提出单位提出立项申请。同时,作为保证地方标准质量的重要支撑,上海强化了对本地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坚持年度检查评估,持续提升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质量。此外,在地方标准管理过程中,创设地方标准审评制度,成立地方标准审评中心,构建了地方标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保障机制。

创新标准形式启动区级标准试点

为更好激发和调动各区政府在地方标准化工作中的积极性,发挥标准化在支撑区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2018年2月,上海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区级标准工作指引(试行)》,并在上海自贸区先试先行发布《社会治理指数评价体系》《“家门口”服务规范》2项区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将试点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区级标准作为本市标准化改革创新的经验被吸纳,并作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写入新《管理办法》,赋予了明确的法律地位。目前,本市已正式批复浦东新区、嘉定、徐汇、黄浦等9个区开展区级标准试点,先后发布区级标准近40项。

推进标准协同深化长三角区域标准合作

在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作中,积极协调兄弟省市质监部门与本市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长三角标准化建设。通过共同努力,长三角区域协同标准体系建设已纳入三省一市共同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会同三省一市质监和旅游部门完成长三角区域标准《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 第1部分:会议服务机构》,并同步发布国内首个英文版地方标准,促进上海会议服务行业更好地接轨国际。会同三省一市食药监、环保和质监部门共同研究在长三角范围内共同实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地方标准和区域环保标准统一工作方案。

突出关键标准有力支撑重点工作

1.全力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及时组织制定一批保障进博会的地方标准,如《绿色展览会运营导则》《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等。同时,在地方标准修订中纳入绿色办展要求,《展览经营与服务规范 第1部分:展览主(承)办机构》等6个地方标准均提出绿色办展的具体要求。此外,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组织市环保局、市住建委等部门共同指导有关单位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发布团体标准T/SHHJ 012-2018《外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有害物质限量》,并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将此团体标准应用于进博会周边综合整治有关项目外墙涂料的选用上。

2.加快构建“一网通办”标准体系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合力推进“一网通办”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构建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内的近80项标准组成的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一网通办”业务规范等8项重点地方标准制定任务,其中2项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

深化工作改革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为配合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下阶段,上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地方标准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强化地方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协同

从政府标准和市场标准两端发力,深入推进标准化供给侧改革,提升标准实施成效。进一步提升政府标准质量,激发市场标准活力,构建政府标准和市场标准协同互补的新型标准供给格局。在明确地方标准定位、提升政府标准质量的同时,积极推动区级标准等标准创新载体,调动各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性,共同推进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构建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创新应用场景,形成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加大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力度,围绕新兴领域、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市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应用,会同民政局、社团局等相关部门共同规范引导团体标准的健康发展。

2.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

依托上海市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结合“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会同电子政务办、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继续深入推进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同时结合在城市运行安全、城市综合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领域不断对标国际先进,完善上海城市管理标准体系。

3.打响“上海标准”品牌

以“上海标准”第三方评价为载体,有力支撑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定位,开展“上海标准”第三方评价试点及配套制度建设工作。对《CCP12量化披露实务标准》《监护型救护车配置规范》《绿色展览会运营导则》《眼镜验配企业服务质量要求》等标准启动“上海标准”第三方评价试点。逐步完善“上海品牌”认证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上海标准”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努力通过“上海标准”第三方评价,集聚一批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标准”,打响“上海标准”品牌。

猜你喜欢

区级长三角标准化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标准化简述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移动互联的县区级数字交通综合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