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

2018-05-30王天琪闫海峰

中医药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组方风热连翘

王天琪,陈 婷,闫海峰,王 怡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

感冒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多种病原体侵袭机体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感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发热、咳嗽等,应用西药抗感冒药物(百服宁、白加黑、感康胶囊和新康泰克)进行治疗,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如:嗜睡、眼内压升高、尿潴留、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药物热、荨麻疹、湿疹、皮疹等[2]。因此,治疗感冒且不良反应较小的中药逐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长期的临床实践显示中药对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均有良好疗效,选用相应中药可对感冒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现有治疗感冒作用的中成药已用于临床,如:感冒清热颗粒[3]、感冒软胶囊[4]、双黄连片、银翘解毒片[5]、藿香正气液[6]等。其不良反应较小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国家专利网以治疗风热感冒为关键词搜索、筛选出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164首,采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2.5)对其用药频次、组方规律、新方组合进行分析,为临床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提供用药参考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1.1 组方来源 国家专利网搜集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组方方剂。

1.2 组方筛选 以风热感冒药为关键词,在国家专利网进行搜索,筛选出符合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组方164首,搜集过程中剔除重复中成药及中药组方的方剂,组方中出现的别名及以炮制、产地命名的中药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7]中正名为主,比如广陈皮为陈皮,川黄连为黄连,当归尾、全当归为当归,姜半夏为半夏,紫参为拳参,七叶一枝花为重楼。

1.3 组方录入与核对 将所搜集的164首组方中药逐个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在录入过程中由双人对每个组方中药逐个核对,以免出现重复录入情况。

1.4 组方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频次统计、新方分析、组方规律(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络展示可视化等)分析164首组方,统计分析方法包含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8]等。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对符合条件的164首治疗风热感冒的246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分析,按照药物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取频次大于10的有51味中药,见表 1。排前 5 位的是甘草(69)、防风(53)、连翘(52)、薄荷(49)、金银花(46),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主要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还可配合宣肺止咳的药物增强对风热感冒的治疗作用。

2.2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用药规律分析 根据药物的统计及支持度个数、置信度的限制,支持度个数、置信度过高时,则出现的统计数据较少甚至无法显示统计结果,因此,“支持度个数”(表示164首组方药物中同时出现的次数)设置为15,“置信度”设置为0.6,将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从高到低排序,根据频次的高低可以看出,排在前5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连翘-甘草(30)、甘草-桔梗(28)、甘草-防风(27)、防风-桔梗(24)、金银花-连翘(24),并取频次大于15以上的药物组合,见表2,其网络展示可视化图见图1。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

表1 用药频次大于10次以上的药物

表2 治疗风热感冒组方中出现频次15次以上的药物组合

图1 支持度为15,置信度为0.6的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组合网络可视化图

方剂“规则分析”中可得药对的用药规则,“关联规则”的含义为:当出现“->”的左侧药物时,其右侧药物出现的概率,见表3。

表3 治疗风热感冒组方中所用药物频次15次以上的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

2.3 基于熵方法用药规律分析

2.3.1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药物间关联度分析根据中成药及中药组方的数量,结合用药、药物组合的频次及药味数量,设置相关度为10,惩罚度为5,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治疗风热感冒的246味中药之间药对的关联度,取其中关联系数在0.02以上的27个药对列表如下,见表4。

表4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2.3.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在药物之间关联度的分析基础上,以相关度为10,惩罚度为5,可以演化出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共70个,见表5~6。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风热感冒以发散表邪、滋阴、清热解毒为主,其中发散表邪组合最为多见。

2.3.3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点击系统中“提取组合”按钮,通过无监督熵层次的聚类算法,可得到24个核心组合,见表7,网络展示可视化见图2,进一步聚类可形成治疗风热感冒的新方12个,见表8,网络展示可视化见图3。

3 讨论

临床中常用治疗感冒的药物较多,其在治疗感冒的同时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布洛芬、尼美舒利等在缓解感冒症状的同时会造成药源性肾损害[9];阿司匹林会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源性水肿等过敏反应,刺激呼吸和呕吐中枢,引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症状[9]。因此临床中对具有改善或治疗感冒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的中药单体及复方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证型,以风寒和风热两种证型较为多见[10]。由于临床中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及中成药较多,本文通过国家专利局网搜索主要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组方,并分析其用药频次、药对频次及新的配伍组合,为临床治疗风热感冒提供用药参考。

表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治疗风热感冒3味药的核心组合

表6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治疗风热感冒4味药的核心组合

表7 治疗风热感冒的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图2 新方的核心组合药物网络可视化图

表8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风热感冒新处方

图3 治疗风热感冒新方药物网络可视化图

通过对164首组方分析可知,选取用药频次大于10以上的中药,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甘草(69)、防风(53)、连翘(52)、薄荷(49)、金银花(46),由此可见治疗风热感冒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且已有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11]。由于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对复方及单味中药的组分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12]和甘草甜素[13-14],防风中的色原酮类成分[15],连翘中有效成分连翘苷[16],薄荷中有效成分薄荷多糖[17],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18],咖啡酷奎宁酸类物质[19-20]均有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这可能是上述5味中药发挥治疗感冒作用的基础。

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国家专利网中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组方进行分析,从中可以演化出3~4味治疗风热感冒药物的核心组合以及新方的核心组合、新处方,其结果表明治疗风热感冒主要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从药物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甘草频次第1位,其能防止清热解毒治疗时伤及脾胃,这符合中医上未病先防理论。综上所述,治疗风热感冒,在选用具有发散表邪、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时,也可参考中药所含抗呼吸道感染的成分相互配合使用,这将对风热感冒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为抗感冒药物的开发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赵秀芳.对西药抗感冒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J].临床学,2015,13(19):203-204.

[2]张 敏.感冒的症状及合理用药[J].科技视界,2014,12(15):335.

[3]邸金红.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277.

[4]赵铁良.感冒软胶囊治疗风寒感冒临床验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52-53.

[5]邹继文,宋 洋.双黄连片治疗感冒(风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1,24(4):543-546.

[6]伍韶荣.藿香正气液治疗小儿胃肠型感冒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3):89.

[7]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8]苏 娜,贾 萍,徐 珽,等.408例药源性肾损害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9):41.

[9]都军平.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816-3817.

[10]王淑梅,李凌霞,吕增禄.中药治疗风热感冒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6):1075-1077.

[11]邢世华,李晓波.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4):464-468.

[12]Pompei R,Pghi L,Ingianni A,et al.Glycyrrhizicacid inhibits influenza virus growth in embryonatedeggs[J].Microbiologica,1983,6(3):247-250.

[13]Utsunomiya T,Kobayashi M,Pollard RB,et al.Glycyrrnizin,an active component of licorice roots,re-duce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mice infected with le-thal doses of influenza virus[J].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1997,41(3):551-556.

[14]Moisy D,Avilov SV,Jacob Y,et al.HMGB1 proteinbinds and promotes vi-ral replication[J].J Virol,2012,86(17):9112-9113.

[15]郭晓颖,马新换.防风感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科技,2014,27(7):16-18.

[16]段林建,张 清,王农荣,等.连翘苷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2082-2084.

[17]李佩佩,杨子君,陈 荫,等.薄荷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抗病毒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4,39(12):192-201.

[18]沈 霞,罗 腺,李 娜.金银花抗流感病毒H5N1的分子机理研究[J].陕西中医,2012,22(9):1247-1248.

[19]马双成,毕培犧,黄荣春,等.金银花药材中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咖啡醜奎宁酸类成分的定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7):751-755.

[20]刘 佳.金银花与山银花抗流感病毒作用差异及功效成分的普效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组方风热连翘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刘军平:连翘叶“炒”出致富路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