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7年沈阳市某医院确诊学生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2018-05-30王亚男张博雯马强胡清海耿文清姜拥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艾滋病科室

王亚男,张博雯,马强,胡清海,耿文清,姜拥军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01;2.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0)

近年来我国学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人数上升趋势明显,2015年上半年新报告学生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较2014年同期增长了约35%[1-2]。然而,在大型医院确诊的学生HIV/AIDS患者变化趋势及其特征尚缺乏报道。本研究对沈阳市某大型医院2010年至2017年确诊的学生HIV/AIDS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掌握学生HIV/AIDS患者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对学生HIV/AIDS患者的医疗关怀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现场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0年至2017年该院确诊的HIV/AIDS患者中按下述标准筛选研究对象:(1) 年龄15~30岁;(2) 职业为学生;(3) HIV感染途径排除母婴传播方式;(4)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年龄低于18岁者由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通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HIV确诊时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出生日期、户籍、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诊科室) 、HIV感染方式和既往性病感染史。HIV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HIV抗体初筛、复检和确证实验,均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完成检测。初筛和复检采用雅培化学发光法 (雅培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美国雅培公司) 。HIV确证实验采用免疫印迹实验 (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 。上述实验按照《全国艾滋病检验技术规范》 (2009年版) 及试剂说明书操作和执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采用Cochran-Armitage trend test分析不同年份学生HIV/AIDS患者占全部确证阳性患者的比例变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确诊学生HIV/AIDS患者情况

2010年至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有HIV确证阳性患者763例,随时间推移确证阳性数逐年升高,由2010年的44例上升至2015年的231例;HIV确证阳性患者中职业为学生的60例,由2010年的2例上升至2015年的11例;学生HIV/AIDS患者占全部确证阳性患者的比例为5.2%,历年比例介于3.5%~7.7%之间 (趋势性χ2检验Z=1.00,P = 0.318) 。

2.2 学生HIV/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

图1 2010-2017年诊断学生HIV/AIDS患者数及其变化趋势

学生HIV/AIDS患者首诊时平均年龄 (21.0±2.8)岁,其中18~24岁年龄组占73.3%;全部为男性;全部未婚;户籍所在地为本市者占65.0%;汉族占86.7%;文化程度为高中者占20.0%,大学本科占61.7%。经男男性行为传播占96.7%,平均性伴数为 (4.9±6.8)个;经异性性传播占3.3%,平均性伴数为 (1.5±0.7)个。8人自报有性病感染史。见表1。

2.3 学生HIV/AIDS患者就诊科室分布

2010年至2017年确诊的学生HIV/AIDS患者主要来自皮肤科 (32例,53.3%) 、内科 (14例,23.4%) 、外科 (9例,15.0%) 和急诊 (4例,6.7%)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学生HIV/AIDS患者报告数量逐年上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HIV/AIDS患者绝对数逐年增加,确诊的学生HIV/AIDS患者占该院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 (5.2%) 高于辽宁省2011年至2015年全省青年学生占全部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 (4.3%)[3],亦高于2002年至2012年广州市和2002年至2015年福建省学生占全部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4-5]。可能的原因是学生人群害怕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状况[6],主动到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检测HIV的比例较低。浙江省535名大学生中超过70%愿意接受HIV检测,但只有4.3%的研究对象曾经检测过HIV[7]。如何促进学生人群尽早进行HIV检测,已成为学生艾滋病防控的难题之一。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合理设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此外,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发现HIV/AIDS中起的作用逐渐凸显[8-9]。提示应向学生群体提供多种HIV检测方式,重视医疗机构在HIV检测中的作用,及早发现学生中的HIV感染者,向其提供关怀治疗服务,以遏制HIV在学生中的继续传播。

表1 学生HIV/AIDS患者基本特征

表2 学生HIV/AIDS患者就诊科室分布

在本研究中,男男性行为途径是学生感染HIV的主要方式 (96.7%) ,显著高于广西省 (62.5%)[10]、广州市 (72.6%)[4]和南京市 (90.2%)[11]学生中男男性行为者的比例。提示沈阳地区亟需在校园广泛开展HIV/AIDS的宣传教育工作。本研究确诊的学生HIV/AIDS患者主要来自皮肤科、感染科及急诊科,但内科发现患者数超过外科。因此,建议综合性医院将皮肤科和感染科等作为HIV筛查重点科室,同时提示上述科室医护人员需加强防范意识,避免职业暴露。前期研究发现该院15~30岁学生HIV/AIDS患者HIV延迟诊断率 (诊断时CD4+T淋巴细胞≤350/mL)高达52.7%[12],因此,亟需在综合性医院扩大HIV检测范围,以保证HIV/AIDS尽早发现。

综上所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HIV/AIDS患者绝对数逐年增加,其中学生病例的比例较高;学生HIV/AIDS患者大多通过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就诊科室主要来自皮肤科、肛肠科及急诊等科室。提示亟需在校园开展预防HIV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HIV检测中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阻止HIV在学生人群中的继续传播。

[1] 吴尊友. 中国防治艾滋病30年主要成就与挑战[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 (12):1329-1331.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5.12.001.

[2] 吴尊友. 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 (11):1604-1605.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5.11.004.

[3] 周金玲,王莉,吴少慧,等. 辽宁省2011-2015年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 (5):782-784.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7.05.043.

[4] 樊莉蕊,步犁,秦发举,等. 2002-2012年广州市学生HIV/AIDS流行情况[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 (3):194-196,199. DOI:10.13419/j.cnki.aids.2015.03.06.

[5] 陈亮,张明雅. 福建省学生HIV/AIDS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6,22 (6):1-3,79.

[6] 马迎华. 青少年与艾滋病[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48(3):385-388. 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6.03.001.

[7] 蒋均,潘晓红,杨介者,等. 浙江省535名有性行为的大学生HIV检测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 (10):1356-1360.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10.008.

[8] 宋晓璟,邱志峰,曹玮,等. 2003-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患者HIV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 (1):81-85.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7.01.016.

[9] 金霞,熊燃,王丽艳,等. 2010-2014年我国HIV感染病例的晚发现情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 (2):218-221.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2.014.

[10]孟琴,沈智勇,周信娟,等. 2010-2014年广西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 (6):458-459,467. DOI:10.13419/j.cnki.aids.2016.06.17.

[11] 徐园园,朱正平,吴苏姝,等. 南京市2002-2014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特征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 (10):893-894.DOI:10.13419/j.cnki.aids.2015.10.19.

[12]胡清海,丁海波,虞炎秋,等. 沈阳市15~30岁学生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 (8):1078-1782.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7.08.016.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艾滋病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 世界艾滋病日》
更 正
沉痛悼念、永远缅怀
——陈谅教授生平简介
爱紧张的猫大夫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毛泽东七次到访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