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探究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案例研究

2018-05-29褚君

学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日本情境

褚君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生熟悉的“日本元素”为探究对象,设计探究活动,探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活动;地理实践力;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0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36

地理实践力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由于对“真实的情境”的认知偏差,地理实践力常被狭隘地理解为地理实践或户外实践。实际上,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情境和以科学的图表、资料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情境也都是“真实的情境”。

地理实践力培养与探究性学习在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力目标的培养、目标达成的途径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以“真实的学习情境”为背景,以探究活动为途径,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目标,将两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探究活动的真实情境创设

以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为例。对大多数初中生而言,日本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说熟悉,是因为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学生有太多的途径可以了解日本,身边有太多来自日本的事物。说陌生,是因为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事物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是脱节的。如何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地理环境建立联系,是本节课情境创设的出发点。

【情景创设】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特别值得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从搜集身边的“日本元素”着手,通过分析、探究,从侧面勾画出这位“邻居的样子”。

【设计意图】按照人本主义理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安排学生搜集身边的“日本元素”,就是为了构建一个由他们自己身边事物组建的亲切的学习环境。

【教师准备】1.收集带有“日本元素”的相关事物并拍摄照片,制作汇报材料(ppt);2.开展本班学生家庭用车品牌调查。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究活动过程

(一)探究活动一:探秘海味浓郁的日本寿司

你热爱的“寿司”里为什么写满了日本人的喜和忧?请根据日本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分析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中海产品比重高的原因。

活动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渗入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以人类活动为探究对象,可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环境特点。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深受其海陆位置、地形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平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迫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同时,又为造船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探究活动二:探秘享誉世界的日本汽车

你知道为什么你家的日本品牌的汽车是中国制造吗?

材料:2015年,日本全国汽车的销售量是504万辆,比2014年减少了9%。而2015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是2500万辆,是日本的5倍,保持7%的增长。

活动分析:“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是《课标》的具体要求,也是本节难点。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尽管生活在工业产品的包围中,但工业生产已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如何将日本的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中日合资的汽车在我校学生的家庭用车中占比高达21%(根据调查表得出),值得学生探究并为本次探究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通过探究活动发现,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严重是日本发展工业限制性因素。多优良港口,开放的国际经济形势又为日本工业的发展打开了窗口。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日本做了最好的示范。

(三)探究活动三:探秘独树一帜的日本漫画

你喜欢的日本漫画里有哪些中国的印记,又有哪些是自然环境的烙印?

活动分析:考虑到初中生对文化的认知多着眼于表象,因此,本次探究活动以画面和故事情节为对象,重点分析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体会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浅层关联为目标。调查发现,本校学生对日本漫画的熟悉和喜爱高居榜首。日本漫画是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带有非常强烈的日本特色。对日本漫画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的发展历史,感受日本文化的地域特性,有利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三、基于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探究活动教学反思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學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是如何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真实的情境”,如何让探究活动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如何让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帮助。本节课的三个探究活动设计,都是以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为探究对象,分析他们熟悉却又忽略的事物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在探究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地理图表、生活经验等,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提升了自身的地理实践力,真正践行了“地理立人”的学科理念。

2.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个突出特点,也是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的不同之处。区域地理与探究活动的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本节课第一个探究活动,就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帮助学生理解日本饮食结构的形成过程,体会和谐人地关系的重要性,锻炼综合思维能力。第二个探究活动,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人类如何在现有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制定策略,实现自身发展为思路,通过图表、资料的判读,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掌握区域特点。事实证明,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参考文献:

[1] 郭庆云. 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案例研究——以“畅游迪士尼”为例[J]. 地理教学, 2017(6).

[2] 魏学峰,魏金星.刍议提升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J].现代教育,2016(6).

猜你喜欢

初中生日本情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日本元旦是新年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黄金时代》日本版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