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鸿章其实是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2018-05-29张发财关注军事科技撰写科普文章李鸿章其实是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文史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枪炮俾斯麦洋务运动

张发财《关注军事科技、撰写科普文章:李鸿章其实是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晚清战事引发了洋务运动,因而李鸿章最初关注的自然是军事科技。首先是痛定思痛,开始自主研发枪炮弹药。1865年9月,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主要任务是制造枪炮弹药。

洋务运动持续近30年,李鸿章的兴趣逐渐从军事科技转移到民用科技。1896年李鸿章访英,带回一架镀金手摇式缝纫机,作为礼物送给了慈禧。同一年,赴德访问的他与俾斯麦闲聊时说到自己的枪伤,俾斯麦说,我们的科学家伦琴发明了一种机器,能看见人骨和内脏,李鸿章对新事物兴致盎然并勇于尝试,随即去了医院,电光一闪成为第一个照X光的中国人。

李鸿章的科技素养也是引领时代的。“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拨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之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李鸿章这本《蒸汽动力运转奏折》,实际上也是中国近现代第一篇科普文章。

李鸿章的科普文章甚至广播海外,且看他1887年发表于香港英文报纸《德臣西报》的论文:“医学同化学是姊妹科学,应给以同样的重视,不但应该了解它们的组合,而且必须明了该如何分析,因为不这样,就不能在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精确的作用。”足见其超越时代的高远眼界和深刻见识。

猜你喜欢

枪炮俾斯麦洋务运动
凭吊滑铁卢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无招胜有招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洋务运动评价内容的演变
新年礼炮
文化战线上的“枪炮”
明星画报:枪炮与玫瑰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