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8-05-26彭昌金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定额精细化工程造价

彭昌金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但挑战与行业竞争也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企业能够降低成本,使自身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实力。一项工程,在施工前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进行核算,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这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然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相对大量使用BIM技术的先进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难以满足现下行业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进行工程造价时,数据不够精细化和信息化,以致出现误差,除此之外,工作效率也不高,这使得我国在行业的综合实力难以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BIM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 造价模式 定价方法 BIM技术

一、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造价模式、定价方法、管理模式、造价数据几个方面。

(一)造价模式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经济活动由国家统一调控。改革开放后,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这种管理方式,也普遍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一般称这种管理方式为动静态结合的管理方式。先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平均工程预算成本制定出一个预算成本单价,再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计算出一个价格指导系数,最终确定出现行的工程造价。事实上,这种定价方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最初阶段,起了相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由转型所带来的对工程造价工作的冲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这种方式日渐陈旧,已经不再符合现下工程造价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整个造价行业的发展。

(二)定价方法与管理模式

我们在行业中,计算直接成本时,通常会直接将代入工程预算定额,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直接成本,推算出间接成本、整体成本等其他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定额值是有较大误差的,因为它主要是通过工程量定额乘以人工、材料等成本投入所得出的。而在进行计算时,所采用的定额单价并不是当前的市场价格,这就导致预算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另一方面,在计算中间消费的取费标准时,所采用的定值,也是通过过往的统计经验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实际的级别来确定的,以致无法真实反映不同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三)造價数据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采用的是定额计价,而这种模式所采用的价格数据更新滞后,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市场发展。我国的定额加个更新周期是五年,五年中,还会进行一到二次的动态调价。然而现今的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五年的更新周期已不能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实在不相符合。而同时,在这其中出现的两次动态调价也给工程造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当动态调价更新以后,一些在建以及预建的工程的造假也要随之进行调整,重新核算,这就额外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工作量,增加了时间成本和计算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BIM技术的定义及优势

(一)BIM技术的定义

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我国一般译为“信息模型”。它的实质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拥有许多可以共享的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资源,以这些信息数据为基础,仿真模拟出物的真实信息,并以三维模型呈现,从而为整个周期的所有问题给出有效参考意见。同时,BIM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以对BIM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提取、更新或共享,以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为形成最终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1、方便集中统一管理

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工程管理造价的动态化、精细化和实时化。这使得由于传统分类管理造成的信息共享滞后问题得到极大解决,使得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得到加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透明化。

2、有效提升工程量计算的效率

在 BIM 基础上所研发的专业算量软件中加入了国家相关规范及计算标准,利用 3D 布尔运算及实体扣减,得出的工程量计算精度比传统的人工计算要高很多,且计算结果还能够自主生成电子文档,以供相关工作员进行信息共享。此外,不同的专业也无需重复录入数据和建模,只要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对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无疑加强了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和融合,极大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

3、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

BIM的三维模型,在通过与时间、成本维度进行结合后,可转变为5D模型。利用 5D 模型,可对工程管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获取任何时间,任何项目的施工信息,并能采用这些信息核算出相应时段的工程造价,以便在制定派工和资金计划时做到保证准确度,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精细化。

三、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数据库和决策两方面的支持。

(一)数据库支持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在BIM系统中设定造价数据和参数,这些数据和参数一般是根据实际施工实际情况而来。一旦工作人员想要调取这些信息时,在数据库中即可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此外,由于BIM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做到即及时更新,因而,当市场价格出现变动或施工出现更变,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及时进行调整,并共享。另外,BIM系统中还可储存某一项目的所有造价数据,如项目策划、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等。

(二)决策功能支持

1、提供数据依据

BIM技术具有可视、模拟施工等功能,通过这一功能,相关工作人员可从BIM数据库中调取与即将施工项目相类似的工程造价数据,对这些数据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价格进行分析,以计算出工程单方的造价,并估算即将施工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投资。这就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2、控制工程价格

施工项目的各种信息由于时间的不同会有变动,因此,事先在BIM数据库中录入设计图纸的内容,那么这些信息就可以分部分项工程的方式输出,从而在设计阶段即能按照造价限额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控制工程价格。

3、控制施工成本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成员可以通过BIM技术,随时调用数据信息,以计算出各项子工程项目的资源消耗量。对这些子工程资源消耗量信息进行汇总并输出,即可实现限额领料,以便于控制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汤建勇.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6(03).

[2]单明荟.基于BIM的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5(10).

猜你喜欢

定额精细化工程造价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