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的底色,形塑大美都市

2018-05-26张小妹

现代苏州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园区规划

○记者 张小妹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前的手绘规划图与实景图高度吻合

成年人总喜欢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五年规划、十年规划,每每回过头来看时,总会被当年定的规划搞得啼笑皆非。在许多地方,城市规划也是一样,规划是一回事,建设又是一回事。

但是,苏州工业园区就不同。历经24年的发展,这里始终规划如法,多年前的规划,现在呈现出来的几乎没有一点差池。这一切,都得益于园区的超前规划,以及在不断改进中形成的一套完善体系,由于规划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显现出来。

形塑大美都市,园区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样本。第一家进入园区的外资企业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成春这样评价:“我们1994年拿到的发展蓝图与园区现在的实际模样十分接近,这在中国其他地区是罕见的!”

好印象,源于好基础

夏季的暴雨来临时,不少城市陷入了“淹城”恐慌,而苏州工业园区宛如一块“福地”。原来,早在建设之初,园区就已经引入“防洪”专项研究,由新加坡以及国内一些权威的专家学者一起研究确定方案。

首先进行大规模填土,地势达到洪水以上,利于排水,也不至于会被淹没。在用地布局上,园区参照古城区双棋盘的格局,在路边设置河道,河网密布,同时,利于排水的管道网络也同步建设到位,这样,下雨就能将路面积水通过管道及时排到河道中。

不光如此,在我们的印象中,苏州工业园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堪称国内“花园城市”的典范,其实“花园城市”不光要有优美的环境,城市的硬件设施、城市管理和当地居民素质,街道干净程度等等也都是考量标准。

而这些细致的标准背后,是城市建设初期就已经定下的条条框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高级城市规划师钱峰告诉记者:“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思想新颖、手法先进,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可以总结为三‘先’三‘后’,两个‘融合’。”

“先规划后建设”,正因为规划先行,才让建设有了依据,依靠庞大的规划体系,建设有了抓手。其中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各类规划总计300多项,同时各个规划之间还衔接,相互制约,及时补充和完善。

“先地下后地上”,我们很少看到苏州工业园区大刀阔斧地改建,是因为园区拥有超前的规划意识,在园区,一座城市的律动从地下就开启了。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在国内实行了高标准的“九通一平”,紧接着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吸引高质量的项目来园区,而高端项目的引进又为园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工业后居住再商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南北两侧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而从引进次序上,园区首先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工业,工业起步后有了需求就有了住宅的建设,有了居住人口再来开发商业配套。三大功能区分布合理,工业区运输量大,重型车辆多,交通干线就被布置在园区外围,内外交通互不干扰。

在早年开发中,园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与“多规融合”理念,重视整体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规划中坚持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相互融合的理念。

原则性与灵活性共存,园区规划中的变与不变

高起点的规划,离不开高标准的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各方面的规划都做得比一般城市的标准要深入和细致,甚至对道路的标准断面、交叉口渠化,对建筑物的有盖走廊、空中连廊、建筑贴线率、第五立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规划建设界有句行话:“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管理要以规划为依据,园区先后出台了一些基于城市规划的管理办法,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接。根据规划去审批,根据审批去建设,根据建设去验收,最后验收效果回到城市设计的最初状态,形成一套严谨的闭合循环系统。

时代在变化,我们谁都不能预测未来城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再细致的规划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二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私家车竟会成为家庭“标配”,“堵车”也成了大城市的日常。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规划技术处副处长彭文俊说:“丰富的公共交通选择,可以为市民缓解当务之急。”结合轨道交通的建设,园区先期就进行了轨道交通站点公共地下空间的规划,以及轨道换乘设施的规划。公共地下空间能够将商业、办公与轨道交通更好地融合,例如星海广场地铁站,能从地下走到环球188、华夏银行、苏州信托;时代广场地铁站直通圆融时代广场和久光;东方之门地铁站能够走到苏州中心地下。其次,居民可以通过公交车、公共自行车、非机动车进行换乘,丰富的换乘方式,可以优化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同时又注意留有余地,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土地利用上,安排了大量的预留地,以便用于目前不可预见的用途;在交通方面,预留了将来发展轨道交通的用地,在部分主干道交叉口预留了将来建设立交的余地。基础设施的标准和地下管线的铺设,都考虑了长期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这种灵活性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方便,由于早在规划中留下了余地,之后不断的改进,并没有影响园区的整体格局。

在钱峰看来,园区的规划理念非常先进,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城市规划中先进的理念。同时,园区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的发展,园区不断修正和完善规划,坚持规划“五年一检讨”,在不断的改进中提升自己。

1994年版规划中园区的定位是“工业新镇“;2001年园区规划修编时,园区提出”一体两翼中的新城区“;2007版规划中园区定位为“市域CBD”和东部新城;2012版规划中园区定位是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江苏东部商务城、苏州现代宜居新城区。当前,园区正在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研究,新的总体规划敬请期待。

智慧城市,园区未来可期

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字信息化的发展,给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波机遇。作为中国193个智慧城市试点之一,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2年就已开启数字化进程,把车流量、自然生态、病历资料等数据采集到数据库,为各有关方面提供参考服务。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入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标志着园区城市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迈入了新阶段。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社区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智慧教育枢纽平台等智慧平台陆续上线,给园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内一家注于提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的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公司董事长陈宏庆介绍称:在智能交通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盛世生活苏停车平台已投入使用,通过软件实时查询车位信息,实现无感支付,通过“互联网+”模式实现了封闭式停车场和路侧停车场的平台化及智慧化运营管理。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城市智能化需求,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智能建筑云运维管理平台已落地使用,对智能化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和保障。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崭新、现代,智能化理念贯穿于这些现代楼宇之中。一座座现代化的楼宇拔地而起,接踵而至的这些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问题。苏州东吴证券大厦智能化项目已竣工有4、5年了,业主对其停车场提出了智能化改造需求,国贸酝领责无旁贷领受这一任务,待其改造完成包括其APP功能实现后,又将为园区的智慧大厦增添一抹别样的景致。

当前,关乎居民日常出行的《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大交通规划(2015-2030年)》编制完成,园区智慧城市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智慧大交通将在原先智能交通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汇聚、集成,打造一个综合大交通决策平台,发挥交通的综合效益。

彭文俊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次‘跨政府部门、跨行业职能、跨领域’进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智能化顶层规划设计,其中规划了综合交通信息为核心、8个智慧应用子系统提供服务的“1C•8S”框架,对应园区公交、管控、停车、物流、管养等多方面的应用需求。未来,居民可以在这个系统中获取交通最优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的智慧城市发展蓝图已初具模型,但从长远来看,园区智慧城市的建设才刚刚开始。随着网络、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我们还将迎来更加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更加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你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规划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