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研究

2018-05-23何满利

读写算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策略

摘 要数学是培养人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数学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完成应用题解题的教学内容,应用题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应用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学的入门基础知识,需要开始培养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如何才能做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加以深度研究的,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工作水平,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118-01

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应用题解题练习,通过大量的应用题练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练习的现状

(一)高年级数学知识难度较大造成解题障碍

随着年级的提高,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难度也有所提高,数学的运算也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分析数学应用题,找出应用题中的所有解题条件,清晰地理清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够完成应用题的解题。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忽略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状况,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提高,进而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最终不能保证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

(二)数学应用题设置过于复杂

在进行应用题练习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设置的应用题过于复杂,就会让解题难度加大,进而需要用较多的时间去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因为教学时间有限,讲解过程占用过多时间,就会减少学生提问的时间,进而不能保证学生充分理解,也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巧,最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缺乏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题量过大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往往使用大量应用题提高对学生的练习量,虽然通过题海战术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度,但是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并且在应用题的练习中,应用题没有与现实生活真正的结合,一些应用题设定并不符合实际生活,这也加大了对应用题的理解难度。不能合理的控制应用题的题量,即便让学生之间互相协作进行解题,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成绩差的学生,因此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协作式学习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设定教学情景,在设定的情景下,设定题目。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引导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解题,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案例1:教师在进行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首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进行应用题训练。教师将课堂作为情景,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这个教室是一个厨房,需要给厨房的墙壁和地面贴瓷砖,厨房的高度为3.3m,长度为8.5m,宽度为6.5m,使用45cm×30cm的瓷砖作为墙砖,使用80cm×80cm的瓷砖作为地砖,墙砖价格为30元,地砖价格为60元,那么厨房铺设的瓷砖最少需要多少块,所需多少钱?”设定好题目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根据学生整体的解题情况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发现多数学生解题思路出现混乱,可以告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先对地面的面积进行计算,先获得地砖的使用数量和价格,再解决墙面面积,最终两者相加,得到全部瓷砖使用的钱数。这种符合实际的应用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表面积计算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让学生在面积与价钱换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最终教学目的。例如可以开展实验活动,通过教具来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水平,并且通过实验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意识。

案例2:在进行圆锥体积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开展了实验活动,在实验中,为学生提供了圆柱形容器和底部直径相同高度相同的圆锥形容器,还有量杯与沙子,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设定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圆锥体积的计算,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了圆柱体积的计算知识,那么我们天就先通过一个小实验,看一看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差別。”设定问题后,开始进行实验,首先要求学生将沙子倒满圆柱形容器,再计算出圆柱形容器的体积,然后将沙子倒满圆锥形容器,再将圆锥形容器中的沙子倒入量杯,再计算量杯中的沙子体积,通过圆柱形容器的体积与量杯中沙子体积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进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定理。通过实验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进,丰富教学手段,设定的应用题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具备较好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指导[J].成才之路,2015(02):71.

[2]薄秀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32.

作者简介:何满利(1973-),女,湖南郴州汝城人,汉族,学历:大专,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工作经历:1993年开始任教,从教27年,现任教小学阶段。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小学高年级数学错题管理应用策略的提出
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点滴体会
Passage Four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