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压力调查及减压工程的探索

2018-05-23伍星伍瑛黄晓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广东省

伍星 伍瑛 黄晓梅

[摘要] 压力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研究热点。关于我国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研究的文献目前尚少,而具体对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开创性地开展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压力调查及减压工程的探索,通过四级评分法评定广东省企事业员工的心理压力等级,帮助企事业单位员工了解自身心理压力状况和原因,为压力源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并通过动态心理管理、情绪宣泄、控制情绪、减轻压力、化解危机等一系列减压工程,来帮助企事业单位员工改变“亚健康”状态,延长劳动者寿命,从而提升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压力调查;减压工程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3(c)-0158-04

[Abstract] Mental pressure is a popular research direction in current society. However, there are only a few literatures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focusing on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staff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staff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lmost blank. This paper is a pioneering explor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employee pressure and reducing pressure project in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four levels rating to evaluate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 of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staff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help employees of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staffs to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reasons,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mental disease from stress. In the meanwhile, dynamic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emotional catharsis, controlling emotions, relieving stress, resolving the crisis and other series of stress relief projects would be used to help these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workers change their sub-health condition and prolong their life-span thereby improve these employees′ health quality.

[Key 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s staffs; Pressure investigation; Reducing pressure project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1]。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分两个阶段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2]。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划,广东省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水平更加重视,2016年广州市科协专门立项研究: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本文正是广州市科协会专项经费项目“心靈氧吧——企事业单位员工减压工程”的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访谈法等对广东省部分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心理压力的调查,通过四级评分法评定广东省企事业员工的心理压力等级,帮助企事业单位员工了解自身心理压力状况和原因,有效地指导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减压工程,从而提升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水平。同时,本文也是广州市科协会专项经费项目“城镇企事业员工急性疾病防治科普教育”的阶段研究成果,针对员工压力源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

1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调查

1.1 心理压力概念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在广东省广州市、惠州市、江门市、河源市、佛山市等抽取部分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到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岗位竞争、目标绩效、职业前景、工作负荷、机器人和家庭方面上。

1.2 心理健康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判定自身和他人是否健康时,可遵从的基本原则有:心理活动与环境统一,心理活动与行为统一,心理、行为与年龄统一,个性特征稳定等原则。本文通过问卷、访谈法对广东部分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发出1000份无记名测试卷,回收有效卷956份,测试有效率95.6%。通过回收到的有效卷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评价,共分四个等级:①无压力者,占45.3%;②轻度压力者,占41.2%;③中度压力者,占11.8%;④重度压力者,占1.7%。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员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3 我国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调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在2014年12月底完成。调查显示:20~30岁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31~40岁的人群次之。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问询了包括企业员工、医疗卫生人员、教育工作者、农民、公务员等十几个职业在内的人群,最终将获得的8000余项压力数据总结归纳为具有普遍意义的10个方面,其中以社会环境压力、工作压力、个人成就压力最为突出。

2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2.1 岗位与需求

2016年秋季全国竞争指数平均38人竞争一个岗位。所以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长期以来流行的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对工作职位的担忧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员工的首要压力,威胁着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3]。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推进,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薪酬体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给职工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4]。本研究所调查的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多数为广东省二线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在工作压力、工作竞争、工作环境等方面相对广东省一线城市的企事业单位来说均较为轻松,但仍有54.7%的员工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中青年员工的压力较大,年长的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员工压力较小,甚至没有。另外,女性员工的压力也比男性员工高,这反映了女性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较为突出的是压力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冲突、职业与发展的冲突、传统角色与现代职业角色的冲突、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以及女性自身素质等。

2.2 目标与绩效

目前广东省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间紧迫,领导要求高等。形成了一级压一级的压力输送带,人人以身作则,处处承担责任。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主要压力来源于目标与绩效。虽然,目标与绩效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事业发展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也必须引起注意。员工们常常担忧任务完不成,这种压力源会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引起焦虑、抑郁、失眠、心悸、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會引发员工的离职等现象。员工心理压力和健康状况问题日益凸显,工作压力和目标与绩效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作压力不仅对个体身心带来影响、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形成紧张的组织氛围、降低组织效益[5]。因此,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压力管理与减压研究必须引起重视。

2.3 职业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创新的不断加速,现代企事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员工所受到的职业压力和挑战也会逐渐增大[6]。近年来,“北、上、广”是人才流动热土,广东省以高效、发达、多元、包容等特点,使越来越受各类人才的青睐。所以随着引进人才的深入和人才储备的充足,也给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发展带来压力,竞争激烈,晋升困难。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各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要求高质服务,广东省企事业单位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要求做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质量严格要求,对顾客投诉认真处理,对工作差错出现"零容忍";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对员工提出了一岗多能、职责转换、绩效管理等要求,来自内部管理和社会外界的双重压力,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7]。

2.4 人类与机器

在广东省一些先进的企业,生产是流水线,管理是程序化,机器是职工的纽带,程序是层级的连接,职工被机器带着走,被程序所控制,每天上班就像机器人一样机械运转,车间-食堂-宿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在工作中重复简单的机械动作,再加上基层管理人员简单粗暴的态度,使本来就枯燥无聊的工作愈发增加了压力和无奈。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机器人引入,带来了人机大战,固定程序的、可替代性的岗位均由机器人承担,如仓库自动化系统让仓库管理员们下岗,医院的看护机器人让护工失业,餐饮企业开始逐步引入现代化厨房设备,如机器人厨师、万能蒸烤箱、炸箱、急冻柜等,这些厨房高科技产品从性能、应用来说十分理想,不仅降低经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同时还彻底解决“人工荒”这个关键问题[8]。机器人的到来,使企事业单位员工产生被取代的真正压力。

2.5 工作与家庭

人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家庭,不同的家庭模式对个人会造成不同的影响[9]。非婚职工,特别是新生代职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同学和朋友,下班后没有朋友,没有伙伴,缺乏学习、活动、交流、沟通的平台,业余生活贫乏,精神乏力;已婚职工,常常是工作与家庭的“夹心饼”,感觉力不从心,精力不足,压力山大。

工作压力给个体带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其影响不可忽略。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的转型,企事业单位员工面临着多重压力,如工作与家庭就是最大的矛盾性压力源,长期的负面情绪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因员工心理抑郁造成的企业损失日益凸显。

2.6 健康与疾病

在快节奏高压力工作下生活的员工,对健康的渴求与怕患病的担忧感日益增加。企事业单位员工都希望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在环境污染未见好转、职业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影响下,担心白己健康水平下降,担心患大病的心理不断增长。

古代传统医学观点,“病由心生,养身先养心”。一般来说,人生病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中医特指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内部原因是七情困扰,喜、怒、哀、思、悲、恐、惊,情绪控制不住就会损伤机体,造成疾病。

3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减压工程的探索

3.1 心理知识普及讲座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由于长期以来心理压力不同程序的存在、缺少充分的释放和减压疏导,负面情绪的积压导致心理、生理方面都呈现出疲倦、消极、郁闷、失眠、多梦、耳鸣、头晕等症状,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且影响身心健康。同时因工作、经济、家庭等诸多原因引起生理和心理压力过重而加速机体的衰老[10]。

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企事业单位员工通过心理压力测试了解自身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标本兼治的疏导作用。

首先,向员工们普及心理压力的定义以及心理压力产生的常见原因;其次,让员工们了解心理压力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进行过程管理,以便避免负面情绪泛化而产生疾病;再次,让员工们了解心理压力的种类,传授减压秘笈、减压小验方、减压食物等心理疗法;最后,通过减压小游戏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渲泄心中积压的压力。

3.2 “呵护心灵”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的含义: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首先,让员工们了解心理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员工们当感觉心理不适时应该主动地去寻找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其次,让员工们了解心理咨询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以外,咨询师不帮助员工们解决任何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最后,心理咨询可以使员工们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促使员工们的自我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3.3 “给力心灵”户外拓展

本研究极力倡导“三走”,即走下网络、走出家庭、走向户外。结合一年四季开展形式多样的“给力心灵”户外拓展活动,特别在春、秋这两个抑郁症高发的季节。本研究着力倡导并指导各单位工会组织员工们积极开展“给力心灵”户外素质拓展活动。通过活动不仅抒发情绪,心旷神怡,而且还加强沟通,增进友情,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团队建设和企事业文化的构建。

4 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压力调查及减压工程的探索结论

4.1 倡导科学健康的竞争机制,进一步缓解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压力

提高群众整体素质、促进群众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基础性工作。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容之一,也是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借助企事業单位人事改革之机,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职工明确企业引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的意义,使其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同时,企事业单位还应通过竞争观念的教育,激励优胜者勇于开拓创新,迎接新的挑战,鼓励失败者永远不言放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重新奋起的机会,让竞争的压力尽快转化为继续学习的动力,让学、帮、赶的健康竞争机制逐渐形成,积极构建科学的内部竞争机制,促进企事业机构的整合与优化,促进企事业的健康发展[11]。

4.2 重视企业文化,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在快节奏高压力工作下生活的企事业单位员工,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在工作环境未见好转、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不断提升、社会整体生活水准上升和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大部分员工很难体验到工作及生活的幸福感。企事业单位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归属感成为提高企事业单位竞争力的重中之重[12]。

因此,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很多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上,更多注重的是利润和效益,忽视了企事业文化建设,企事业文化建设对企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事业文化是企事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成功的企事业文化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起着现实和长远的作用。企事业文化中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也十分关键,让企事业单位员工了解自身压力状况,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认识,自我减压,化解危机的方法,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提升劳动者的素质。

4.3 倡导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生活质量的反映,是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使建设健康家园的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得到突破,尤其是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号召,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14]。

企事业单位工会通过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心灵氧吧”“幸福家园”“温馨工作站”“舒缓解压站”、“员工心灵驿站”等,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向员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避免不良情绪的累积,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员工心理失衡的诱因。关心新入职员工、家庭经济困难员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员工等,及时与其进行心理预防谈心谈话,消除员工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倡导“三走”,愉悦身心,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员工身心健康,进入更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企事业单位在从传统制造环境向机器人、数字化环境转变的过程中[15],要把员工的思想引导好,把员工的积极性保护好,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好。

5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竞争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人际交往、职业倦怠等问题使得很多员工由于无法适应而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生理疾病[16]。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大力发展开放

型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广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8年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居民储蓄存款、税收、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量、科技发明专利申请量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广东企事业单位员工对广东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经济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高压态势不能忽略[17],严重影响着企事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威胁着和谐广东的构建。

智能化生产系统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影响日益明显,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18]。企事业单位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及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心理压力和健康状况问题日益凸显,而工作压力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压力管理与减压工程的探索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人才就是基石,人才就是栋梁,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19]。企事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事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20]。企事业单位应着眼于现阶段人才建设、人才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要重视企事业单位员工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源及早着手、及早行动、及早预防、让广东省企事业单位员工压力降到最低,广东的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速。

[参考文献]

[1] 袁凌,卓晓倩.挑战-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研究: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130-136.

[2] 黄心.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提出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5):750-750.

[3] 曹艳,曹必霞.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及疏导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94-195.

[4] 孙莉娟.国有企业女职工工作压力管理分析[J].企业文化旬刊,2017(2):22-23.

[5] 常涛,刘智强,王艳子.绩效薪酬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面子压力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9):171-180.

[6] 毕仲开.基于EAP的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管理研究——以江苏物流公司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5.

[7] 张坤红.开展员工压力管理 激发员工职业活力——电力企业开展“EAP员工帮助计划”探索[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9):154-154.

[8] 楊柳.机器人时代引发仓库管理的变革[J].物流技术,2014(2):50-53.

[9] 陈博.工作-家庭增益、工作满意度与心理抑郁的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10] 清廉.从中年的生理变化谈养生[J].保健与生活,2015(7):18-19.

[11] 黄伟.构建科学的内部竞争机制——电力企业综合水平提升的关键[J].价值工程,2010,29(36):18.

[12] 赵瑞雪.铁路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及疏导对策研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4):66-68.

[13] 王丽.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品牌月刊,2016(12):58.

[14] 孙国铭,曹承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27-28.

[15] 孙伊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企业平台[J].现代企业文化,2016(7):54-55.

[16] 钱晓勤.扬州市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管理模式[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4):88-90.

[17] 褚宏辚,郑莉.面对经营压力,用人还是用机器[J].中国烹饪,2012(12):52-54.

[18] 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19] 王素灶,刘友章,蓝惠玲,等.试析高校教师及机关工作人员亚健康成因与预防[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 18(4):69-71.

[20] 张剑琼.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1(11):243.

(收稿日期:2017-11-01 本文编辑:万 平)

猜你喜欢

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茶叶学会简介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茶叶学会简介
广东省茶叶学会简介
广东省粮食局 加强地方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
广东省今后5年将投7226亿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