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的研究进展

2018-05-23肖慧温贤秀苟莉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护士

肖慧 温贤秀 苟莉

[摘要]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学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其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保证不仅在于有效的培训过程,而且在于科学地进行考核评价。目前,我国对于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在考核指标、考核的方式方法以及考核的模式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规范统一的考评体系。而培训考核又是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将通过对国内外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体系的启示,以期能在《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的指导下规范培训考核,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3(c)-0026-05

[Abstract] Nurses standardized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in qualified clinical nursing talents.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the guarantee of training effect lie not only in the effective training process, but also in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n nurse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in terms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ways and means of assessment and assessment models, and yet no standard assessment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training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urses standardized train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skills and overall quality of new nurses. Therefore, the author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of newly recruited nurs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structing the standardized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nurses so as to guide the new recruiting nurse training outline (Trial) document Under the normative training assessmen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urs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Nurses; Standardized training; Assessment; Effect evaluation

當前,随着医改的深化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符合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需求。然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国外早在19世纪晚期就已经开展了护士培训,目前已发展较为成熟[1-2],其相关研究证明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护士理论知识的更新、职业生涯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医院临床竞争力的提升等[3]。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4],里面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开展五大护士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并指出到2020年,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的要求[5],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的比例应达到90%,其他医疗机构也应当有一定比例的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4]。在《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正式颁发之前,全国大多数医院已经构建了自己医院的新护士培训体系,但在培训的具体时间、内容和形式上,均缺乏统一的规范,绝大部分医院的培训研究多停留在探索层面,培训效果并不明显[6]。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到,对于培训考核各医院也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无统一的机构和标准,缺乏同级别同类医院统一使用的、综合的、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7],使得各地区、各医院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培训质量的提高。而考核评价又是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8]。因此本文将对国内外护士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能为我国构建系统综合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1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士在学校完成基础教育毕业后,进入临床岗位初期接受的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培训,以便新护士能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提高工作能力、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障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9]。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10-11],是落实国家新医改政策,夯实卫生服务能力的一项系统化人才建设工程,是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12],对于提高护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培训考核的重要性

Sofarelli等[13]研究指出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是国际旅游门诊成功运转的保障,同理,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有利于保障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培训目标的实现与否需要对新护士进行考核,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有效培训的保证[14]。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已开展新护士培训的医院所采取的考核评价方法各不相同,缺乏综合的量化的考评体系,对新护士的考核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差异。对新护士的培训效果采取科学规范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综合能力,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3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护士的培训起步较早,在培训与考核评价等方面均已发展较为成熟,并逐渐成为其医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为例,其中,美国由于其国家结构的独特性,对新护士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国家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其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估其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15];在英国,对新护士的培训主要是从熟悉临床环境、提高实践技能和胜任临床工作三个方面进行,其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使用护理观察能力和临床技能两个方面的量表在不同阶段对护士培训的技能进行考察,以此来评估新护士是否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16];在澳大利亚,新护士培训分为基础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培训[17],其培训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18],培训的重点在于学习多元文化的护理、老年患者的护理以及澳大利亚的基本医疗制度,学习内容设置上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将针对性的评估、操作培训以及和患者的沟通交流相结合,培训效果主要是通过分阶段组织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进行评价;而在日本,对新护士的培训采取的则是由培训管理部门集体培训与临床轮转科室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培训的效果评价由培训管理部门统一制订评价表进行,主要考核的是新护士在学校学过的基本技术,现场培训的效果评价根据临床各科室业务特点的不同,由各科室制订专科护理技术水平评价表,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护士的各项技能进行评价,培训第1年结束,将集体培训与现场培训的评价结果结合起来,综合反映新护士的总体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制订下一年度的培训方案。通过这种培训、评价、再培训的循环培训方式,不仅可以使新护士们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而且便于护理管理者根据过程考核的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有利于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的提高[19]。

4 国内研究现状

4.1 香港

香港非常重视护士的继续教育,设有专业发展部负责护士的培训和发展。对于新入职的护士,香港医院管理局制订了统一的培训计划,主要是让新护士熟悉工作环境,巩固临床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室,向专科方向发展[20]。主要的培训计划有玛嘉烈医院采取的SPRING项目[21]和以伊丽莎白医院为首的注册护士能力增强项目(简称“KCC项目”)[22]。其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工作压力的缓解方法、心理辅导等。培训和评价方法多样,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外,还设有个案研究和成组计划的撰写,以此评价护士信息采集、归纳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4.2 台湾

台湾医院于1992年由台湾护理学会启动推出了医院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制度[23]。将护士分为N1~N4四个层级,N1层级即为新聘入医院第1年的护士,其培训的重点在于常见疾病的治疗、检查和护理;常见药物的使用;常用护理技术以及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培训评估主要包括6大方面,即患者护理、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协调沟通、管理领导和科研创新。此种能力进阶的制度可以反映出与职称相应的工作职责,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也采用此种培训方法[24-25]。

4.3 大陆

在国家正式颁布《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之前,全国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符合自己医院实际情况的新护士培训体系。对于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考核,在具体的量化的考核指标方面,国内部分学者已从理论与实践出发,构建了符合自己医院实际情况的考核评价指标,如张翠娣等[26]将培训考核分阶段进行,考核新护士的知识水平、实践操作、业务能力以及科研写作能力等;蔡虻等[27]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执行能力、工作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武倩[28]对新毕业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实践,将培训考核分为公共理论知识考核、轮转考核和终末考核三部分,公共理論知识考核主要由培训管理部门统一实施,考核内容包括公共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知识;轮转考核包括月考核和出科考核,主要由科室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实施,考核内容包括劳动纪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将新护士在轮转期间的分管床位数、护理操作、小讲课、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量化的指标以及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能力、医德医风的评价等也纳入到轮转考核中。公共理论知识考核和轮转考核合格是参加终末考核的前提条件,终末考核一般由所在地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实施,这与2016年国家颁发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的培训考核要求基本一致。而在考核方式方法和考核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经验也均有所不同,现总结如下:

4.3.1 考核方式方法

目前国内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的评价主要为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等。科学的评价培训效果,不仅需要考核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考核新护士的医德医风、心理护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临床护理服务能力等。

4.3.1.1 360度评估反馈法 此考核评价方法较为全面,可以使培训管理部门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动态监管,使培训规范化、有计划的进行,其评估内容包括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申瑶等[29]按照此评价方法制订了《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在培训期间,由护士本人在手册上记录学习笔记,在培训完成时,由考核人员完成其余内容的记录。通过护士自我评价、患者评价、理论考核和年终考核四个方面360度综合考评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取得了良好效果。

4.3.1.2 自制量表考核法 此种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德尔菲法建立考核表进行,如蔡丽等[30]编制的《N1级护士培训考核手册》,徐翠荣等[31]设计的《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廖晓骏等[32]设计的《考核记录单》以及陈美榕[33]制定的《六维度量表》等。这些考核表一般分为培训和考核两个方面,实时记录护士们的培训、轮转及考核信息。在考核方面将职业道德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相结合,对新护士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以及对培训的认可率、临床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评估新护士在培训前后的综合能力变化。

4.3.1.3 分阶段考核法 此考核方法主要是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分为集中培训考核和轮科培训考核两个阶段,集中培训考核主要为理论知识考核,轮科培训考核又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以及相关临床护理能力评估考核三个方面,目前国内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大多采用此方法对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所不同。

4.3.1.4 技能直接观察考核法(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 此考核方法为最初主要是为评估住院医师的诊疗操作技能设计而成,之后逐渐被用于其他医学领域[34]。罗健[35]在原有针对住院医师技能考核的11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通过专家咨询筛选最终确定了10项考核指标,然后制定了DOPS的考核评价标准,采取10分制方法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表现作出现场评价。与传统操作技能考核方法相比,此种考核方法的重点在于观察被考者的“行为与能力”。虽然在平均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能更敏感地发现新护士在“行为与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基于临床实境下多方面客观评价新护士临床技能的考核评价方法。

4.3.2 考核模式

4.3.2.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是由Harden等[36]提出的一种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方法,国内关于此种考核模式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37]。主要应用于所有培训结束后,在具体实施前一般要组织考核小组,选拔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或者是使用模型,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设置考站,分别考核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及健康宣教能力,护理查体、护理评估及书写护理文书的能力,独立操作能力以及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等。此种考核模式可以使护士提高自信心,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能力[38]。

4.3.2.2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考核模式 此考核模式是在美国内科医学会传统CEX的基础上由中国医药大学陈伟德教授翻译修定而来。刘翠等[39]通过采用此考核模式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从护理评估、护理查体、临床决策、健康宣教、人文关怀、组织管理和整体评价7个方面进行考核,由1名高年资临床带教老师担任考官,带教老师通过观察护士对患者实施的临床护理工作的7项内容进行评分,评分结束后给予实时反馈和记录。该考核模式以直接观察结合现场实践,考核项目明确,有助于新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且该模式注重护患沟通技巧的考核与培训,这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到很大作用。但Mini-CEX的评价标准比较抽象,每名考核者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对考核结果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差异,因此对考核者的业务水平和客观公正性有更高的要求。

4.3.2.3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 床边考核是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考核模式,主要考核新护士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金玉梅等[40]采用此考核模式对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术、应急能力、沟通技能、健康宣教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整个考核过程分为准备、实施、拓展、总结和效果评价5个阶段,包含汇报病史、护理评估、护理实施、健康宣教、回答问题、总结评价、评分等环节。以住院患者为考核对象,考核与临床实践同步进行,有利于锻炼新护士的心理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41];同时,该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考核评价的科学性[42]。通过床边考核,能增强新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利于了解科室健康教育知识的落实情况,提高新护士的评估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此种考核模式在实施及评价中也存在问题,例如:耗时很长、评估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差异、对考核双方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以及各种意外情況临时更换病例,使考前准备匆促,影响新护士正常水平的发挥等。

5 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外对护士的培训研究起步早,培训与考核评价均相对完善,而国内护士培训相对较晚,现存的培训考核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多比较新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43],少数医院会把新护士在培训期间的工作量、工作态度、沟通交流、人文关怀以及护士执照注册率和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等指标纳入新护士培训的考核中[44-47]。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各种考核方式方法及考核模式虽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是缺乏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使得考核评价结果存在主观性差异。而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培训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对培训过程的把控,目前我国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评价相对比较成熟。因此,要综合客观评价新护士在培训期间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需要我们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经验以及目前国内外针对新护士培训考核的优秀方法,结合《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的培训考核要求,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综合的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參考文献]

[1] Slavin SJ. Reforming higher specialist training:a view from paediatr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Med Educ,1999,33(1):6-7.

[2] Pearce C,Liaw ST,Chondros P,et al. Australian doctors and their Postgraduate qualification [J]. Aust Fam Physician,2003(32):92-94.

[3] Barriball KL,While AE,Norman IJ. Continuing professio?鄄nal education for qualified nurs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 Adv Nurs,1992,17(9):1129-114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S].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S].2016.

[6] Edwards N,Hui ZD,Xin SL.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nurs?鄄es in Tianjin Municipality,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J Contin Educ Nurs,2001,32(1):31-37.

[7] 谷水,贾明艳,骆金铠,等.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33-135.

[8] 冯帅.护理培训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M].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62-63.

[9] 张川林,牟绍玉.我国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现状及发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631-633.

[10] 李小卫,王志稳,李淑迦,等.我国新毕业护士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7-489.

[11] 姜小鹰,刘敦.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50-52.

[12] Liu CH,Lee TT,Mills ME. The experience of informatics nurses in Taiwan [J]. J Prof Nurs,2015,31(2):158-164.

[13] Sofarelli TA,Ricks JH,Anand R,et 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nurse model travel clinics [J]. J Travel Med,2011,18(1):39-43.

[14] 高爱煜,高祖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11):91-94.?

[15] Rishel C J,刘宇.美国护士毕业后教育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5-7.

[16] 吴丽华.英国护士注册后培训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8-9.

[17] 戴付敏.澳大利亚护士职业人文教育与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93.

[18] 王惠芹,邵云霞,王蕊红.澳大利亚的护理培训与护理管理[J].河北医学,2011,17(7):967-968.

[19] 毕娜,李健.日本新毕业护士院内继续教育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6):263-265.

[20] 黄金月.香港新毕业护士之培育计划[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14-15.

[21]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The SPRING Program in Pri?鄄ncess Margaret Hospital [M]. Hong Kong: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2010.

[22] Queen Elizabeth Hospital. Registered Nurse Competency Building Program [M]. Hong Kong:Queen Elizabeth Hos?鄄pital,2009.

[23] 嵇秀明,夏珊敏.我国台湾地区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概况及其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478-480.

[24] Duffield C,Baldwin R,Roche M,et al. Job enrichment:creating meaningful care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nurses [J]. J Nurs Manag,2014,22(6):697-706.

[25] Paplanus LM,Bartley-Daniele P,Mitra KS.Knowledge tran?鄄slation:A Nurse Practitioner Clinical Ladder Advancement Program in a university—affiliated,integrated medical center [J]. J Am Assoc Nurse Pract,2014,26(8):424-437.

[26] 张翠娣,鲁剑萍.大专和本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43-344.

[27] 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292.

[28] 武倩.综合医院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8):1091-1094.

[29] 申瑶,曹君玲,郭素梅,等.360度评估反馈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生,2013,15(24):124-125.

[30] 蔡丽,张研,申芳,等.N1级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和效果[J].武警医学,2016,02:116-118+122.

[31] 徐翠荣,李国宏,任璐璐,等.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43-344.

[32] 廖晓骏,刘立凡.考核记录单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8):893-895.

[33] 陈美榕.六维度量表在新进ICU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113-114.

[34] 陈倩,祝墡珠.临床操作技能评估在全科医师能力评估中应用简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1):30-31.

[35] 罗健.技能直接观察考核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75-78.

[36] Franzese CB. Pilot study of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the Six Pack”)for evaluating clinical competencies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138(2):143-148.

[37] Oranye NO,Ahmad C,Ahmad N,et al. Assessing nursing clinical skills competence through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for open distance learning students in Open university Malaysin [J]. Contemp Nurse,2012,41(2):233-241.

[38] 朱珑.3年规范化培训考核在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能力中的作用[J].中華护理杂志,2016,51(7):836-839.

[39] 刘翠,胡建,崔岩,等.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2):113-115.

[40] 金玉梅,章晓军,张华芬,等.床边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B):41-43.

[41] 林丹,陈凤翔,马金容,等.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J].福建中医药,2013,44(6):62-63.

[42] 张瑞敏,周海燕.PETA培养模式在提高新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35-37.

[43] 陈雁,陈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88-90.

[44] 赵秀芳.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及效果[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3):365-366.

[45] 王曙红,陈嘉,彭华,夏晓晨.学分制管理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效果[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9):3038-3040.

[46] 谢芸.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69-70.

[47] 李菀,张辰.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4):68-69.

(收稿日期:2018-01-04 本文编辑:任 念)

猜你喜欢

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