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8-05-23张冬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效果

张冬红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小切口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参与研究,采用抽签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髋动力螺钉(DHS)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小切口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效果优,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小切口PFNA治疗;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0.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0-0052-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多发的一类骨折,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当前由于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程度越来越深,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1]。机体股骨粗隆部具有非常丰富的血运,骨折愈合难度较小,不过有髋内翻出现的可能,另外老年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长,可能由此出现多种并发症[2]。手术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法,不管选择哪种手术,治疗的目的都是提升内固定的稳定性,降低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促进术后功能锻炼,减少残疾率及死亡率[3]。本研究具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小切口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治疗及髋动力螺钉(DHS)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抽签将其平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1例,女13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70.2±3.3)岁;依据Evans-Jenson骨折分型,24例患者中Ⅰ型有4例,Ⅱ型有6例,Ⅲ型有9例,Ⅳ型有5例。对照组男9例,女15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70.5±3.5)岁;依据Evans-Jenson骨折分型,24例患者中Ⅰ型有5例,Ⅱ型有5例,Ⅲ型有10例,Ⅳ型有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良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开始手术前都接受伤肢胫骨结节骨牵引或皮肤牵引,并且要完成术前各项基本检查,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稳定,帮助心功能得到改善。手术开始前半小时选择抗生素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1)对照组:实施髋动力螺钉(DHS)手术治疗,首先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据常规方法完成消毒,选择伤侧粗隆定点向下与股骨干外侧纵轴平行位置作为手术切口,一层层将骨折暴露出来,借助导向定位器将一根导针置于股骨粗隆下方2 cm的位置,确定好导针位置之后实施内固定,将1枚松质骨螺钉经滑动螺钉的上方旋入并实施固定,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内固定位置,确定无误之后缝合并包扎好切口。(2)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据常规方法完成消毒,先对患者实施牵引床内收中立位牵引,等到骨折牵引复位完好之后,选择髓内导针于伤侧大粗隆顶点上方5 cm位置直接刺入到皮肤中,顺着股骨纵轴方向进行穿刺,一直刺入到股骨粗隆顶点,进入到髓腔中,借助C型臂X线机引导将带有螺旋刀片的螺旋导针置入,对螺旋刀片的长度进行测量,最后将螺旋刀片置入,对螺钉进行锁定,并锁入到尾帽中,最后处理好伤口后实施缝合处理。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接受相同的康复及处理,进行术后正位、蛙位髋关节X线片,手术结束后2周进行正位X线片复查,之后间隔1个月复查一次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内选择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治疗,做好患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处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一天后指导患者坐起,协助患者翻身,進行双上肢扩胸练习,帮助心肺功能得以改善,进行小腿肌肉及股四头肌的锻炼。术后1周进行髋关节锻炼,指导进行伸屈练习;术后2周指导患者坐在床边,两小腿保持自然下垂;术后3周指导患者扶拐下床慢慢接受负重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借助Harris评分量表完成,评估包括活动、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3项指标,结果为百分制,70分以下为差,70~79分为中,80~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67%(22/24),对照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4.17%(13/24),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其中1例为骨不连,1例为内固定松动;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其中3例为骨不连,3例为内固定松动,3例为髋内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是于伽马钉的前提下设计得到的改良产品,其主要优点包括钉力臂短、抗拉、弯距小、防旋、滑动加压、抗压等[4],同时PFNA也是PFN的改良产物,是一类股骨近端髓内钉,不但具备了PFN的优点,同时规避了其不足[5]。于微小PFNA手术中打入一枚螺旋刀片,其作用能够等同于PFN术中打入一枚防旋的螺旋钉和一枚承重的螺旋钉,并且也使得手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更加简便[6]。PFNA螺旋刀片的作用主要是加压及抗螺旋,手术不需要钻孔,因此松质骨不会发生丢失,出血量也能明显下降[7]。另外螺旋刀片的应用能够增加股骨头颈固定性,因此基本不会有松动情况出现[8]。

DHS的滑动加压螺钉能够发挥术中加压效果,PFNA的螺旋刀片打入并锁紧期间无法产生压力给骨折断端[9]。但是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利用PFNA治疗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20±2.12)周,应用DHS治疗的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9.86±2.2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是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附近软组织呈现丰富附着,具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因此只要患者的颈干角和力线得以恢复,将骨折断端间隙缩短,创造给骨折良好的环境,通常都可以痊愈,不需要实施解剖复位,或者加压骨折断端[10]。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67%(22/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P<0.05)。主要是由于DHS固定股骨头劲具有较长力矩,与髓内固定比较,该固定的稳定性不佳[11]。由于临床建议骨折愈合之前不能负重行走,所以对照组下地行走时间要晚于观察组,分别为(8.55±1.24)周、(6.32±1.3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应用的方法在床上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及被动功能锻炼,术后下地时间及负重程度都必须按照患者的体质、骨折类型、手术时内固定牢固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决定,不然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12]。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P<0.05)。

综上所述,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能够提高固定稳固性,促进患者更快痊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尚红涛.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6):61-65.

[2]张庆猛,李明,刘培来,等.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1):69-71.

[3]侯国进,周方,张志山,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38-741.

[4]史庆轩,胡宏伟,宁廷民,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4):1262-1265.

[5]许小志,谢学文,曾文磊,等.骨九方配合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6):799-804.

[6]谢伟勇,蒲志超,王延斌,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第三代Gamma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628-3630.

[7]袁晓明,姚琦,倪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36-839.

[8]关长勇,常青,彭伟,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2):110-112.

[9]于承海.人工髋关节置换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720-4721.

[10]谢逸波,李泽龙,徐慰凯,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3):2019-2021.

[11]李意.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10):1172-1175.

[12]张庆猛,李明,刘培来,等.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1):69-71.

(收稿日期:2017-09-07)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