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研究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

2018-05-23李巧特杨燕青李巧尔吴婉瑜蔡伟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衰心肌

李巧特 杨燕青 李巧尔 吴婉瑜 蔡伟泽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泉州,362400)

肺炎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或者吸入羊水以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和肺部啰音等为特征[1]。小儿肺炎是幼儿时期的常见病症,也是导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幼儿体制较弱,心智尚未成熟,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改善其症状,迁延的病情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睡眠,造成生理发育缺陷,严重时还会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为此,本次研究在常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1±0.5)岁;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4±0.6)岁,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喘憋、咳嗽、呼吸急促和发热等,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儿经我院医师诊断和相关仪器检查符合我院对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纳入标准;2)所有患儿经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明显的ST-T改变、Q-T间期延长和心脏传导阻滞等特征;3)经血清学检验结果显示,MP-IgM呈现阳性,并存在一定的发热和咳嗽症状;4)患儿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儿症状为感染性、病毒性心肌炎;2)患儿存在精神、意识障碍;3)患儿对此次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史。

1.4 治疗方法 2组治疗前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和改善微循环等,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将10 g 1,6-二磷酸果糖溶于100 mL原附灭菌注射用水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4 min内滴完,2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将1 g磷酸肌酸钠溶于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2次/d,2组均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包括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肌酶谱于肌钙蛋白Ⅰ,心肌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6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治疗后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心肌酶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儿治疗后肺部啰音减少、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咳嗽、气促等正常有所改善;无效: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2组患儿睡眠质量,分值范围为0~18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9例(54.29%),有效14例(40.00%),无效2例(5.71%),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1例(44.00%),有效8例(32.00%),无效6例(24.0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224,P=0.000)(P<0.05)。

2.2 2组治疗前后临床体征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1=17.255,P=0.000;t2=4.578,P=0.000;t3=4.787,P=0.000)(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变化 2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下降程度和对照组相比(t1=3.643,P=0.001;t2=3.632,P=0.001;t3=5.613,P=0.000)(P<0.05)。

表2 2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心肌酶指标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PSQI评分为(14.1±2.6)分,治疗后PSQI评分为(8.0±1.9)分;对照组治疗前PSQI评分为(14.3±2.8)分,治疗后PSQI评分为(11.1±2.4)分;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581,P=0.000)。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包括免疫损伤、过敏、疾病微生物以及其他理化因素等[3]。据统计[4],我国儿科住院儿童中,有25%~55%的患儿为肺炎,其病死率为2.3%~7.4%,在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中占15%左右。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肺炎发病后患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风险升高,造成心肌损害与局部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更是加剧了患儿躯体不适,因此睡眠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具体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深度睡眠时间缩短等;如果临床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仅会增加其他基础疾病的发生几率,严重时还会造成患儿死亡,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发现,使用传统方式治疗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从各项临床指标和血清心肌酶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治疗方式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并不是很明显,只能轻微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磷酸肌酸钠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治疗中相较于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其中磷酸肌酸钠是一种营养心肌代谢药,在人体的肌肉收缩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实验证明,磷酸肌酸钠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各种心肌病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可以加强对心肌的保护能力,稳定纤维膜,并通过抑制苷酸的分解酶来保持细胞内的腺嘌呤核苷酸水平,同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善人体缺血部位的微循环功能。在心肌损伤中,优于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和细胞的存活以及收缩功能恢复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通过磷酸肌酸钠可以保持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水平,以此来限制新计算上,保护心脏代谢功能。此外,本研究结果中,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磷酸肌酸钠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睡眠质量,从而为其预后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将磷酸肌酸钠应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中,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心肌损伤,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血清心肌酶的水平变化,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丽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12-113.

[2]姚江丽.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22):5073-5074.

[3]高明,任章平.小儿肺炎合并心衰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4):650-651.

[4]田艳荣,党秋菊,张玉霞.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49-150.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衰心肌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