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碰撞与融合:微文化视域下高校教师精神文化的价值分析和培育探究
——以三位高校教师为个案

2018-05-22郑婷婷姚一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微信精神

郑婷婷 姚一凡

(盐城工学院 学生处,江苏 盐城 224000)

精神文化是个体内在文化体系和外在行为规范的内核,高校教师的精神文化是内存于高校教师思想中关于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品德修养、专业精神以及外显于行为中的言行规范、师德教风、组织生活等方面的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具备较强的激励引导功能,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教书育人和社会影响中都发挥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类高校都有自身发展的定位和目标,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等都关系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随着WiFi、4G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开发,“微文化”以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在生活中。高校教师是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已经完全处于一个“无微不至”的时代。在微文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怎样?如何看待微文化的存在和影响?高校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微文化在精神文化提升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个案的质性研究,结合对三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高校教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精神文化的现状和建设思路。

1 概念阐述及研究对象说明

1.1 概念界定与特征归纳

1.1.1无处不在的微文化 微文化的存在形式被绝大多数人所熟知,但目前对其概念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有研究者根据其产生背景将其总结为“一种由微博衍生而来的,暗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各种因形式微小而被冠以‘微某某’之名的微文化所共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1]83;也有学者结合微文化的特点认为“微文化是一个大的集合体,具体外显为形式微小,以微媒体为载体,以碎片化、去中心化为特征,被人们冠以‘微某某’之名的文化形态”[2]。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将微文化理解为“依托微媒体和通信技术,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碎片化、去中心化、泛生活化的社会成员即时交流共享的文化形式”。此外,微文化属于亚文化形态,借助其自身特点对主流文化进行生动化、简练化的诠释。

1.1.2具备激励作用的高校教师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行为方式和文化模式相互影响,人们稳定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内涵文化,同时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决定着人们生活方式的独特性[3]。文化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也称显性文化或物质文化)、中层文化(也称制度文化)和深层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教师精神文化的层面。这里的高校教师指在大专、本科及以上高校工作的(包含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在职教师或退休教师。高校教师精神文化是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在与同事、学生等交往过程中, 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文化积淀、自我选择, 逐渐认同和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人际关系、文化传统等[4]。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同时辅之以一定量的问卷调查。从研究范围看属于微观研究,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记录性调查;从研究方法看是质的研究,即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常态化的情况下对3位高校教师在微文化背景下知识获取形式、阅读内容和习惯、对微文化的态度、自身情感价值观等进行调查、观察和访谈,立足“扎根理论”,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同时根据对个案研究对象的考察梳理出相关问题,对某高校内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三位研究对象介绍:

A.青年教师:张老师,女,29周岁,讲师,地方本科院校任教,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QQ龄:11年;微博龄:8年;微信龄:7年。

B.中年教师:陈老师,女,55周岁,教授,综合大学任教,从事社会学专业教学。QQ龄:9年;微博龄:0年;微信龄:4年。

C.退休教师:李老师,男,62周岁,教授,退休于综合大学,原来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QQ龄:8年;微博龄:0年;微信龄:3年。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8份,其中青年教师(44周岁以下)53人,中年教师(女教师60周岁以下,男教师65周岁以下)38人,退休教师17人,收回有效问卷106份。

2 微文化在高校教师文化体系中的优势分析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28周岁的张老师接触微文化要从高中阶段算起,最早的QQ空间是微文化的集散地,在“状态”中可以随时发布或更改个人的心情、随感、摘抄等;进入大学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认识世界和扩大社交也变成一种常见的方式。微博的推广让微时代正式开启,作为新事物的初尝者,张老师非常适应微文化的传播形式,新闻、快讯、专业动向等等,都在关注的微博里及时、简练、有针对性地推送,与其他陌生微博用户的互动也能触发新的解读和讨论;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微信成为极为重要的即时通讯,除去与家人、朋友、同事联系以外,通过朋友圈的每一个简短说明,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专门用于交流分享工作心得体会。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关注学生的状态是顺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除此以外,微信中关注的教育类、学术类、文学类、新闻类等公众号是张老师随时随地开展“微学习”“微娱乐”的每日必读内容。随着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张老师着手准备考博的节奏也越发紧张,微信成为备考的重要工具。“考博微信群”中同类考生的讯息咨询和问题讨论有效便捷,英语学习公众号的日常打卡促使张老师养成自觉自律的学习习惯。

以张老师的微信为例,对其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张老师微信公众号关注分类比例

结合张老师的微文化体验和106份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将微文化视域下高校教师的精神文化特征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内容折射价值取向和专业素养。调查中有37位老师将微博作为重要的微文化体验平台,12位青年教师是知乎平台的活跃用户。他们主要关注与职业、兴趣相关的话题及用户,如一名专职辅导员关注的话题有“如何评价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大学辅导员应该怎样引导学生”;一位物理学院老师参与“当前凝聚态物理有哪些研究热点和难题”等,对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及赞同的观点能够反映个体的价值态度。

第二,文化思辨和精神对话具有先进性。高校教师精神文化的先进性绝不只是因为高学历,在“他人引导”的微文化视域中,高校教师能够保持自己立场,在有争议的事件面前更善于主动分析、提出异议,信息共享时更注重精神对话而非物质展示。

第三,精神文化构建方式多元。在微文化场域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置身其中,就会不断被动接受各类信息的冲击。一位老师表示,在微文化海洋中如何确保自己是一个“独立思辨的个体”,最好的途径就是适当地跳出微文化,回归传统的文化获得渠道,一方面筑牢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保持独立思考的空间,防止被思想洪流“吞噬”。此外,“圆桌会议”“头脑风暴”等交流形式是网络以外自我精神文化构建的良好渠道。

3 高校教师微文化活动的危机诠释

谈及微文化状态下的高校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陈老师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信息时代确实给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分享、QQ转载中能汲取新思想、新观点。例如关注的“中国教育报”“学术中国”几乎每日发布微文,可以在教学中提供支撑观点以丰富教学内容,也非常贴合学生关注的社会动态。选题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题研究出现僵局时激发新思路、提供新方法。此外,这一类优质的观点解读文章短小精悍,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这种阅读不失为一种健康文化休闲。另一方面,陈老师也逐渐理性分析了其中的弊端,除去碎片化的信息真伪难辨以外,更重要的是个体在微文化的场域中极其容易被他人的观点左右而产生主体缺场的危机感。结合访谈本文将这种主体缺场感总结为三个具体方面:第一,价值迷失。微文化场域中的个体通过一个词语、一段叙述、一部微电影可以随时传递夹带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微文化体验成为“他人引导”,受众习惯于接受而拒绝思考;第二,缺乏深度与广度。微文化凭借平民性和草根性,很快渗透到人们生活中,但受众在瞬间审美之后极容易遗忘,这是因为微文化下个体精神文化本源的贫瘠导致“复制”的盛行,很多信息内容重复相似,缺乏独到深入的分析;第三,微文化转向对自身生活的描述,远离精神、真理、价值等话题,受众虽享受着轻松的“文化按摩”,但容易陷入“经典消解化”“思维浅薄化”的文化祛魅,正如哈桑所述,“它使人在琐屑的文化环境里沉醉于形而下的卑微愉悦之中”[5],自身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容易失去根基。

4 微文化盛行的时代因素和文化逻辑

与其他两位老师接触微文化的方式不同,退休的李老师融入微文化的过程显得更被动。最初接触微文化始于学校院系、部门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动态有公示公告、校内新闻、社团创意等;中期使用和适应微文化源于对便利信息的新鲜感,为了确保自己不出现信息脱节,李老师主动点击热点话题,很多百家争鸣的观点让人拍案叫绝,这也正是微文化的魅力所在;后期李老师反思自己融入微文化的过程,逐渐意识到部分庸俗微文化背后巨大的摧毁力,纵然微文化有很多优势,但个体一旦长期依赖便遭到文化绑架。因此,将这个过程归纳为好奇摸索—习以为常—理性回归。微文化是一场盛大的集体文化狂欢,形成和存在有其合理性,本文从时代环境和文化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微文化的出现符合时代需求。微媒体与信息技术“联姻”满足了个体表达诉求的愿望,社会压力的增加使人们缺少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阅读鸿篇巨制,网络语言、段子趣缘、吐槽共鸣、圈子文化等微文化剧本,能够消解个体的社会压力,因此随手可触、易于传播、简洁精悍的微文化能满足绝大多数群体的文化参与[1]84。

第二 ,微文化的发展以后现代思潮为文化逻辑。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文化界富有争议的思潮正是影响微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去中心、多元论、想象力和解“元叙事”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表征,提倡卸除标杆的多元社会,“人人可为创作家”[6],因此微文化正是后现代思潮的现实运用。

5 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精神文化的培育与重构

Paul Lazarsfeld和R.K.Robert King Merton从传播学的角度认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总的说来,如果不加适当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7]纵使微文化内容丰富、获取便利,但也不得不正视微文化带来的文化消解、价值迷失、人格庸俗等“恶”影响,高校教师在微文化背景下要培育或者重构精神文化。

5.1 基于“文化自觉”的精神文化挖掘

“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在于人们对自己身处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起源、发展、特色和未来走向,“文化自觉”是为了加强在新环境、新时代里对文化转型和适应的自主能力[8]。“文化自觉”中个体的自觉是挖掘积极精神文化的第一步,高校教师个体的“文化自觉”能够使自身挖掘所属专业、所处环境、所在职业的文化内核,这也是高校教师在微文化大环境中掌握话语主导权的重要根基,从而强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高校教师作为高校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精神文化也正是高校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主动培植价值契合的精神文化体系

微文化的尚简崇微和主流文化的注重逻辑和整体是两种话语体系,高校教师的精神文化获取离不开两者,但其不一致会带来思想上的矛盾。要避免两者的价值冲击,高校教师就要强化自身的话语构建和信息甄别能力,主动培植与价值契合的精神文化体系内核,要在微文化环境中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一方面提升文化素养、透析问题本质、树立主导价值;另一方面端正网络态度、甄别信息真伪、尊重他人诉求,让自我在文化洪流中明确方向,做思想独立的理性人。

5.3 传承与创新:构建精神文化的微引力场

人是有需要的自然存在物,微文化时代人们的价值诉求方式由“高大上”逐渐转向“接地气”[9]。当实际参与的渠道不畅、形式单一时,社会参与感较强的高校教师在微媒体上挖掘发声口,主动搭建微平台,开辟微文化问题域,打造微文化叙事场,使用微文化表达式,通过微平台综合视听技术打造微引力场,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事焦点的评论落到生活的细微处,借助微媒体的点赞、转载等激励手段构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场域,用微文化传承主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鸿声,郭兴.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30(3):83-87.

[2] 唐平秋,李勇图.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15(5):91-97.

[3] Geertz,C.H.M.The Interpretation of Cutures[M].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470.

[4] 李清臣.教师精神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2):15-19.

[5]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3.

[6]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7.

[7] 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研究,2016(1):64-69.

[8] 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9]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2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76-178.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微信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微信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