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8年度冬季水热条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8-05-22吴门新赵秀兰

中国农业气象 2018年5期
关键词:雨雪大部水热

吴门新,赵秀兰,刘 维,张 蕾,何 亮



2017/2018年度冬季水热条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吴门新,赵秀兰,刘 维,张 蕾,何 亮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17/2018年度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北方大部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分蘖和安全越冬。南方大部地区初冬和冬季后期光热充足,利于小麦、油菜等作物生长。1月中旬东部地区遭受3次较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月上旬再次出现阶段低温,南方部分地区油菜、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遭受冻害和寒害。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持续偏低,为1981年以来第6低值,严寒天气使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华北东部冬季降水持续偏少,为2000年以来最少,麦田表层墒情持续下降,部分地区不利冬小麦返青。

冬季气候;水热条件;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1 冬季水热条件特征分析

2017/2018年度冬季(2017年12月−2018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3.8℃,与常年同期(−3.9℃)基本持平。由图1a(气温距平分布)可见,大部分地区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青藏高原、川滇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3mm,较常年同期(40mm)偏少7mm,其中华北、东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青海西部、黄淮东部、江南南部、西南地区大部、两广南部等地降水偏少30%以上,东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东部、江汉北部等地降水偏多30%以上(图1b)。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504h,接近常年同期(505h),大部地区与常年同期持平,仅四川盆地较常年同期偏多30%以上(图1c)。

2 冬季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

2.1 北方大部地区水热条件有利于小麦冬前分蘖和安全越冬

总体上,北方冬麦区大部冬季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墒情较适宜,水热条件总体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2017年12月,西北、华北、黄淮东部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黄淮西部和南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分蘖和越冬;据农业气象观测站信息,北方冬小麦整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累计占比达98%。2018年1月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并伴随较强降温,由于北方大部冬小麦已进入越冬期,降温对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且积雪覆盖利于麦田增墒保温,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雨雪降温过程还利于减少农区病虫基数,降低春季病虫害暴发风险。2018年2月上半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低1~4℃,由于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低温天气对大部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低温天气对杀灭越冬病虫菌源、减轻春季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比较有利。2月下半月气温逐步回升,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华北西南部出现降雪或雨夹雪天气,降水量普遍有1~5mm,部分地区有5~10mm,利于冬小麦越冬和返青生长。截至2月下旬,北方大部冬小麦进入返青期,整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累计占比达97%。

图1 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水热条件(缺港澳台数据)

2.2 南方大部冬季初、后期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2017年12月,南方大部多晴好天气,土壤湿度适宜,利于秋播作物生长。江淮、江汉、江南大部时段多晴好天气,利于土壤过湿农田排湿降渍;水热条件适宜,利于油菜及冬小麦生长。西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日照正常;其中西南地区东北部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多30%~200%,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分蘖生长和油菜移栽活棵。2月中旬,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4℃,日照偏多30%以上,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利于大部地区油菜、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等作物生长。2月下旬南方大部地区气温继续回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50%~100%,其中江南中西部日照偏多100%~200%;降水量有15~30mm,接近常年同期;光温水条件总体利于冬小麦返青起身、油菜现蕾抽薹以及经济林果生长,降水也利于库塘蓄水和春季农业生产用水。

3 冬季水热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3.1 隆冬低温雨雪造成南方部分作物遭受不同程度寒冻害

2017/2018年隆冬季节,中东部出现多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其中,1月出现时段分别为1月2−4日、5−8日、24−28日。雨雪天气过程具有范围广、区域重叠、降温幅度大等特点。江西、湖南、湖北南部、四川等地部分已现蕾抽薹的油菜,四川、贵州等地部分已拔节的冬小麦和湖北、安徽的晚弱苗遭受轻度、部分地区中度冻害,叶片和地上植株受冻。同时,露地蔬菜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冻害。湖北、安徽、湖南、浙江等地低温雨雪时间较长、积雪过厚,部分设施温棚棚膜撕裂、棚体垮塌损毁,特别是连栋大棚大量坍塌,棚内作物、蔬菜瓜果受冻。加之日照不足,棚内温度较低,透光性差,影响了大棚蔬菜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另外,持续性的低温也大大增加设施农业的增温、保暖成本。1月上旬和下旬,最低气温0℃线两次南压至福建北部、广东北部至广西北部一线,低温使幼龄果树受灾较重,香蕉、木瓜、枇杷等处于成熟期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遭受寒冻害,影响品质。雨雪也导致浙江、江西等地树木倒伏、断裂现象较严重,尤其是山区成片的毛竹出现压弯、断裂和倒伏。

2月上旬,南方大部再次出现阶段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低6~8℃,广西东部、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浙江、云南北部和东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作物遭受轻度冻害或寒害。

3.2 东北气温持续偏低造成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

从北方地区整体来看,隆冬季节北方地区气温具有显著偏低的特点。其中,1月下旬−2月上半月,“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区域平均气温为1981年以来第3低值,仅高于1984(最低)、2008年(次低)同期(图2)。从冬季整体来看,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为1981年以来第6低值(图3),严寒天气明显增加了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成本。

图2 1981−2018年历年1月21日−2月14日“三北”地区区域平均气温统计

图3 1981−2018年历年冬季(12月1日−2月28日)东北地区区域平均气温统计

3.3 华北等地降水持续偏少造成部分麦田表层缺墒

华北大部、黄淮东北部部分地区冬季持续无降水,尤其是华北东部冬季区域平均降水量仅2.54mm,为2000年以来最少(图4);降水偏少使表层墒情持续下降,不利于京津冀等地冬小麦返青。

图4 2000−2018年历年冬季(12月1日−2月28日)华北东部区域平均累计降水量统计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5.007

吴门新,赵秀兰,刘维,等.2017/2018年度冬季水热条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8,39(5):354-356

2018−03−22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

吴门新(1976−),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业务与科研工作。E-mail:wumx@cma.gov.cn

猜你喜欢

雨雪大部水热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水热条件下火山灰基模拟137Cs地质聚合物固化体的结构与固化性能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道岔外锁闭装置防雨雪冰冻技术研究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秸秆水热生物炭燃烧特性评价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水热还是空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