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18-05-19田灿

读天下 2017年1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摘要:我国富源辽阔、历史悠久,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作、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了第32届会议,中明确了“非遗”的范围,包括各种语言、口头文学(民间文学)、风俗习惯、民间音乐舞蹈、礼仪习俗、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等。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将指导方针、工作原则、保护范围等逐一明确。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从法律层面对非遗保护提出依据。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按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为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年来,民族“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宝贵的“非遗”项目入选世界级和国家级保护名录。目前,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有1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219项,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也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行政优势上,在政策、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帮助与扶持,建立保护机制,改善传承条件,搭建创新平台。通过主导作用的发挥,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据统计,截至今年,在全国6000多家基金会中,文化遗产领域的基金会只有50家,而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分布不均,急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

各级政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组织宣传活动,对社会公众进行非物质文化普及教育,从而培养社会公众的传承保护意识。公众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成为了文化自觉,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被唤起,他们对文化保护的热情被调动,进而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健康有序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现代化,是当代“非遗”融入社會的必然选择。而“非遗”项目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化,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就一定要在生产和销售模式上进行创新。从宏观产业结构上来看,要想实现创新,就必须为传统“非遗”行业补齐各种缺失的产业链环节,让更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进入“非遗”行业,与传承人携手解决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升级的问题。例如,天津市某面塑艺术工作室与当地的广告公司合作开发的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就实现了“非遗”视角下多专业背景人才的整合,由专业的幼童心理教师负责故事策划,由面塑艺人负责“非遗”项目制作与教学,由广告公司进行全程的宣传推广,实现了儿童绘本知识普及与面塑手工制作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完善了当代“非遗”进校园模式,助力了“非遗”在低龄化人群中的传承。

此外,让“非遗”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还需要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探寻出一条产业化模式之路。对“非遗”的发掘要在尊重其原有历史、基因的前提下进行,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开展对其自身资源价值的深入挖掘。从古老的技艺中挖掘出时尚元素,并将其酝酿在现代潮流的技法中,经过与当下文明的融合,把“非遗”制成的产品推向市场和社会。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艺术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文化脱贫,兼具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对数字化技术,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研发,建立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首先以科学手段论证和提炼可以永久传承和坚守的文化遗产基因信息的核心元素,如文化遗产的图形符号、典型纹样、时代特征、色彩体系等民族文化基因,以保证民族文化DNA的正确传播与传承,利用图形特征或语义特征创建一种准确、快速的图形图像检索方法,来达到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准确检索、高效调用的目的。其次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对储存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开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数字化领域的信息共享和更准确的搜索定位。最后建立规范的采集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录入上,保障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积极参考国外先进规范的录入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历史文化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体系。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录入和采集时,对应该保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保护,防止其数据泄露。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在实施数字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保护单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相关信息的泄露和扩散,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三、 结语

综合上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逆转的过程,从而方便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日后保护意识的不断健全,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利推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土珍.浅谈中师历史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J].教师,2015(35):80-81.

[2]刘婷婷,杨璐,红丽.内蒙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困境及出路研究——以蒙古包文化为例[J].语文学刊,2015(15):75-76.

作者简介:

田灿,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