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8-05-18吕鹤楠

考试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阶段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渗透心理教育的可行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策略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包括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语文也是培养人的情感,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要注重人文和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将健康教育运用于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健康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 教育方面

语文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方面,语文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语文受到当下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和学生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将来步入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 实践方面

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以后的学习阶段,语文都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教育把语文课程安排在首要的位置,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语文课程的意义,并且能够体会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汉语教学的实践来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做到游刃有余。

(三) 内容方面

语文与文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语文的内容充满着活力,也蕴含着魅力,一些蕴含深意的文章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感,甚至净化人的心灵。语文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些语文资源去引导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同样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华丽的词藻修饰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自己的心理,充分感受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二、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一) 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

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都是以友爱为基础进行贯穿的。教师应该利用教材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爱”的意识,这样的“爱”包括爱国、爱家、爱家人、爱朋友等等。友爱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被爱的感觉。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课文中细腻的情感。同时也能理解教材传达的信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二) 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

当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时,神经就会形成兴奋中枢,对知识的获取就更容易。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体来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所以老师应该公平、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提高学生的个性。

(三)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你可以让学生试着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意义。教师运用创新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惊喜,可以使学生不再枯燥乏味。然后让每个学生与其他学生交换意见,最后根据学生的意思做出评价,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说,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实践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对书本学习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教师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巩固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加深他们对汉语的理解。经过课堂上的学习以后,实践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 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应及时、合理地评价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应该适当地鼓励学生,并以积极的话语来评价学生。教师应该理性对待不同的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处境。教师要运用心理学,理解学生心理,不能认为所教育对象都是一样的。他们应该给每一个同学不同的建议,这样他们就可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要能把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灵活教学。在教学上教师要做出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

(二) 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投入到教学当中。学生从教师的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多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把情感发挥到课堂中,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情感就会从中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谢谢习惯。所以说,教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并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记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关系上应该是平等的,尽管他们的角色不同。教师应在保证正常教学和学习的前提下,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关心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现代的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长期的影响。语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文中,笔者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为构建良好的课堂结构,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帮助。通过研究渗透心理教育在小学教育上的可行性,如使用教材、改善课堂气氛、优化课程内容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等等方面做出应对策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超.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6(10).

[2]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吕鹤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策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